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法自治论和司法他律论虽然相互对立、争论,但都是有关司法管理的激进之论。司法自治—他律平衡论既能解释、顺应当代中国司法的实然状态,同时又能稳健地引导司法回归其应然属性。在司法自治—他律平衡论看来,司法的自治与他律都应当是有限的,互为前提的。在设计司法管理制度时,应当处理好司法自治与党的领导、政府支持、人大监督三种制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司法公正与司法民主、司法中立与司法为民、司法廉洁与司法效率三对价值之间的关系,拓展司法信息公开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司法人员的政治、道德和业务素质,加强司法职业伦理、法治和专业信仰。  相似文献   

2.
公正是司法活动的灵魂,“效率”是司法质量的保证,权威是司法威信的体现,人民满意是检验司法效果的尺度。人民法院只有公正、高效的处理案件,树立司法权威,以人为本,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全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消除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中国司法改革面临很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审判领域或有限的司法领域:中国司法改革要以司法体制作为重点,根本目标是在全社会实现司法的公平与正义,主要内容是改革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4.
司法为民是人民法院新时期的工作思路,司法公正是司法为民的重要体现和诠释,两内涵丰富,关系复杂。笔结合司法现状,以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司法为民与司法公正的实现务件为契机,探讨践行司法为民精神,实现司法公正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司法的公正性是司法的永恒主题,也是司法的 初衷所在和社会所终极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正 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司法利益的局部化,司法独立的脆 弱性,司法体制的不科学,司法人员中的某些腐败行为 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司法的公正性.为此,本文从改 革法院管理体制,完善法官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 进行了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司法公正是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的需要,是司法主体最起码的伦理要求,是建设法制国家的迫切需要。然而现行的司法体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不能尽如人意,必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司法改革应包括司法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司法程序改革等,实现司法独立工作,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司法办案。  相似文献   

7.
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司法不独立,必须导致司法不公正,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妨碍了司法独立,从而使司法难以公正,。因此,要实现司法独立,必须改革现行的司法制度,要理顺司法与人大的关系,司法与行政的关系,司法机关内部即审判和检察的关系,并改革法官制度,提高法官素质。  相似文献   

8.
司法裁判中的常识是指社会的一般生活规律,其本质上是具备高度盖然性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规范,在司法裁判中有相应的规范应用要求。常识主义司法以司法裁判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为主要价值导向。在适用的基础上,常识以其深刻的社会性和内含的规范性与司法裁判的内在要求产生关联。在具体的实践中,常识在司法裁判过程中受到逻辑法则等的相关检验。常识主义司法既要回应人们对司法裁判确定性的要求,同时也要防止常识在司法裁判中的滥用和误用等。  相似文献   

9.
道德性司法既可以弥补目前司法中的不足,又可以使司法活动充满人性关怀。在司法活动尤其是刑事诉讼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实现公正、保障人权,因此.道德性司法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一种司法方式。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了“司法为民”的口号。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整个中国司法理念的转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以现代司法理念、司法为民为中心,通过对现代司法理念的解释,详细阐述了当代审判人员应该具有的司法理念,审判机关应该怎样去诠释“司法为民”。  相似文献   

11.
司法的公正性是司法的永恒主题,也是司法的初衷所在和社会所终极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司法利益的局部化,司法独立的脆弱性,司法体制的不科学,司法人员中的某些腐败行为等,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司法的公正性,为此,本从改革法院管理体制,完善法官制度,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了对策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司法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现阶段进行司法改革的根本目标就是建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司法文明。文章首先阐释了现代司法文明的基本理论,接着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司法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最后提出了推进我国司法改革实现司法文明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司法改革的整体设计行为方向——司法体制的去行政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必然涉及到司法改革行为的主体以及行为方向问题。我国应以司法改革的整体设计为基础,以司法改革的去行政化为行为方向,摒弃司法行政化的弊端以及与司法本质及其运作规律的不相容性。司法体制去行政化应从外部去行政化及内部去行政化两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司法透明制度反映了国家司法对社会公众的透明程度,也反映了社会公众对司法行为和司法活动监控的程度。通过对我国司法透明的制度规范、制度实践和制度理念及其相互之间的检讨,揭示出我国司法透明制度的四个特点:(1)司法透明的环节仅限于审判公开,其他环节尚未公开;(2)司法透明的内容仅限于判决书的有限公开,其他文书尚未公开;(3)司法透明的方式基本上是被动式的审判公开,而主动的公开不常见;(4)司法透明的目的是为了“救火”,为了平息矛盾,而不是为了公正裁判本身。  相似文献   

15.
赵素萍  赵飞 《成都师专学报》2006,25(6):73-76,84
有效配置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提高司法效率,缓解司法压力,是世界各国司法界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采用了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也存在着如何将有限的司法资源高效、合理地在轻罪案件与大要案件之间进行分配这一问题。借鉴暂缓起诉制度,完善我国的相对不起诉制度,旨在提高司法效能,节约诉讼成本,推动司法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6.
司法公正是维护公民合法权利的需要,是司法主体最起码的伦理要求,是建设法制国家的迫切需要,然而现行的司法体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均不能尽如人意,必须进行改革,笔认为,司法改革应包括司法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司法程序改革等,实现司法独立工作,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干扰司法办案。  相似文献   

17.
司法改革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性问题。立足于现行宪政体制,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为价值目标,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务实思路。就我国目前而言,司法改革,除了内在体制、理念的变革外,也包括外在形式的各种符号性变化。“法官职业化”凸显了司法改革对“人的因素”的关注,它与司法外部构造上的“非地方化”和内部管理上的“非行政化”一起构成了目前和今后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程序是司法之特殊所在,故司法程序改革应当是司法改革的基础性问题。司法改革的理想是实现现代司法理念引领下的公平与正义,追求司法权的独立,然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必然是一个渐进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司法与民主的关联,就应以司法的运作过程为框架,论述民主如何体现在此过程中。在司法的运作过程中,法官的选任制度最能体现司法的民主性。因为,法官作为维护司法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担当着维护正义、实现公正的使命。法官选任制度作为一种司法制度,又如何体现出民主性?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证。  相似文献   

19.
在“法治”的实施过程中,司法的功能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由于受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司法存在着一些抑制其功能发挥的缺陷,现行的司法难以适应法治建设的需要。因此,建构合理性的司法已刻不容缓。从分析我国现行司法的主要缺陷入手,分别从司法独立、司法程序、司法文化三个方面尝试提出建构我国合理性司法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20.
《民法典》规定,离婚经济补偿范围包括夫妻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体现了对负担较多家事义务一方的救济。但仅通过一个条文规定家事义务负担较多一方有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从司法视角审视,该制度存在司法适用率低及司法适用规则不完善方面的不足。文章以实现法律功能性价值为目标,运用法解释学研究方法,根据离婚经济补偿制度的理论依据与司法适用现状,提出完善其司法适用规则,增强该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