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雅丽 《内江科技》2014,35(10):24-24
<正>近年来,一些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如2008年汶川地震、疆独事件等,让人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力量。本文从政府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地位方面着手分析政府在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管理中可采取的措施。1突发性公共事件概述突发性公共事件是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由于缺乏准确预警或有效预防而发生的,危害公共利益与公共安全的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2.
胡频伟 《科教文汇》2008,(4):120-120
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中往往伴随着各种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文章从谣言产生的条件出发,分析了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中谣言对高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带来的极其严重的影响。文中还初步探索并提出了高校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谣言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公众可以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媒体及时了解突发公共事件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当公众受他人误导时就极有可能引发网络舆情。有效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而全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能力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和网络舆情的概念及特点,分析了地方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4.
崔鹏  张巍  何毅  齐婧 《现代情报》2018,38(2):75
借助危机管理中的生命周期阶段论,研究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演化规律,构建了由酝酿阶段、爆发阶段、扩散阶段、反复阶段、消退阶段、长尾阶段构成的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发展生命周期"六阶段"模型。基于该模型,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典型案例分析,探究了政府应对能力指标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中的演化态势,为政府提升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提供了理论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6,(10)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舆情由于双重背景媒介化图景和风险社会的影响,使得政府更加注重对"第三空间"的管理。本文从微博舆情的价值构建入手,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舆情的方法、原因及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形成了"第三空间"舆情机理,同时探讨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微博舆情监测与引导。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突发公共事件呈现逐步升级的趋势,给全世界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及其应急管理发展五个方面的趋势,介绍了国际社会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些经验与举措,以期能为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和人民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提供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江矞 《科教文汇》2014,(19):191-192
本文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和特性出发,结合加权小世界网络理论的前端观点,探讨了高校内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传播的特性,通过小世界网络理论中的聚类系数和特征关系长度等要素,分析并得出了通过对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介三方面的要素控制来达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控制的目的,从而为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定义和特性出发,结合加权小世界网络理论的前端观点,探讨了高校内突发公共事件中信息传播的特性,通过小世界网络理论中的聚类系数和特征关系长度等要素,分析并得出了通过对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渠道和信息传播媒介三方面的要素控制来达到高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控制的目的,从而为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提供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9.
李晚莲  蒋化  曾锋 《情报杂志》2022,(11):129-136+54
[研究目的]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反转引发舆论海啸时有发生,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探究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反转强度生成机理,有助于理清突发公共事件高强度和低强度反转的成因及两者的生成差异,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网络舆情反转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政府的舆情引导能力。[研究方法]以15个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反转案例为研究样本,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舆情反转的首发阶段、发酵阶段、反转阶段提取首发平台、事件热度、公众关注度、媒体报道量、政府干预、反转时差、反转归因7个前因变量,探究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反转强度的组态构型和生成路径。[研究结论]结果显示,网络舆情反转强度生成更倾向于是多元组态影响的结果;依据核心条件,将舆情反转高低强度生成共10条路径归纳为5种组合类型,分别为累积蓄力型、高温冲击型、官方缺位型、标签弱化型、低温平缓型。反转时期成为整个网络舆情反转过程的核心阶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对一系列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进行学理考察,从报道技巧、传播策略、传播机制等层面探讨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传播机制,并对如何组织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以产生积极的国际传播效果进行分析,为今后突发公共事件的对外报道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组织学习改进的路径机制与策略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学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但对组织学习改进的阐释则相对较弱。基于竞争力对企业再造或组织转型的要求,以及组织学习对企业获取、利用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作用。提出了组织学习改遗的路径机制与策略选择,以求对我国企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杨洲 《科教文汇》2011,(34):78-79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关键。对新课程视野中的学习理论、学习方式含义与类型的分析与探讨,有助于我们把握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The advancement in mobile technolog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cloud computing systems enable the use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on mobile devices for a location- and time-agnostic learning process. These educational materials are delivered in the form of data and compute-intensive multimedia-enabled learning objects. Given these constraints, the desired objective of 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 may not be achieved. Accordingly, a number of m-learning systems are being developed by the industry and academia to transform society into a pervasive educational institute. However, no guideline on the technical issues concerning the m-learning environment is available.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taxonomy of such technical issues that can impede the life cycle of multimedia-enabled m-learning applications. The taxonomy is devised based on the issues related to mobile device heterogeneity, network performance, content heterogeneity, content delivery, and user expectation. These issue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ir causes and measures, to achieve solutions. Furthermore, we identify several trending areas through which the adaptability and acceptability of multimedia-enabled m-learning platforms can be increased. Finally, we discuss open challenges, such as low complexity encoding, data dependency, measurement and modeling, interoperability, and security a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4.
全国大规模调查得到的982份有效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组织学习是以个体、团体、组织层和组织间学习为主线,开发式和利用式学习为内容的过程。学习类型是个体或集体层的利用式学习。企业偏重团体学习而忽视开发式学习,民营企业学习水平高于国有和三资企业,在企业发展阶段和企业规模上也有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5.
田正平 《科教文汇》2014,(18):150-151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合作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探究学习主要是增强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转变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现象。但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简单化,要全面、深刻地理解、运用。  相似文献   

16.
徐巧凤 《科教文汇》2012,(11):87-87,96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巨大优势在于开发并利用无限的教学资源,突破教材的有限性,教师要把这一优势揉入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升综合素质。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综合性学习的过程,语文知识的综合性和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综合学习的过程。语文的综合性、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决定了在语文的任何学习过程中时时都要综合性地学习,而非仅仅进行综合活动课才要强调综合性。只要是能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整体发展听说读写、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做到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样的语文学习都应属于综合性学习范畴。  相似文献   

17.
知识管理中组织学习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冰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158-159
介绍了知识管理的概念,在总结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知识管理的模型,用来阐述知识管理的定义,有助于减少概念的混淆;对知识管理中组织学习部分作了分析,指出在搞好企业知识管理、创建学习型的组织过程中,在组织稳定期内,企业应该尽可能使用单环学习机制,而在富于竞争的环境下使用双环学习机制。  相似文献   

18.
郭冰  吕巍  黄长胤 《软科学》2012,26(2):34-40
围绕内部学习、组织间学习和观测式学习,以及同质化和差异化经验对战略决策影响,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系统的评述,并分析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在内容和方法的趋势,以期为今后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顾新  蔡兵  李久平 《软科学》2004,18(2):5-7,11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奋斗目标。本文在界定了个体学习、组织学习和社会学习等三种学习过程的基础上,从国家创新系统的视角,分析了学习型社会的概念和特征,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知识与学习”视角下的中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国内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及不足入手,以“知识与学习”为视角,研究中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的思路和架构,它由基于国内市场的互动型学习战略和基于国外市场的本土化学习战略构成。从这两个方向展开,系统地设计互动型学习战略与本土化学习战略的层次、内涵以及动态实施流程。并提出构建全球学习机制、实现内外向战略协同与全球知识共享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