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育运动项目教科书中大量存在功能特点相互混淆,以一般功能替代独有特点的现实问题,其原因在于缺乏"娱人致趣原理"的研究。足球、篮球等同场对抗球类运动是具有全球化影响力的体育运动项目,其娱人致趣的核心要素是"拼抢与命中争分";拼抢与命中争分是该类运动得以社会存在的价值观形式,其内在的逻辑发生于起源时刻,并主宰其历史进化,是运动过程中致人乐趣的源泉。对该类项目娱人致趣原理在教学训练中运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运动项目娱人致趣原理,结合篮球运动"拼抢夺球与投中争分"的项目特点和致趣规律,构建以"学会打球和爱上打球"为目标的篮球教学。这种教学不再把篮球技术动作等同于运动技能,把比赛能力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培养打球实战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篮球运动技能。通过教学实验与现行教学进行对比研究,以"会打球、爱打球"为目标的篮球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比赛实战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篮球运动兴趣。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篮球运动员核心稳定性与跳投命中率的关系,其目的旨在提高竞技篮球体能训练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使体能训练方法、手段和特点更加符合世界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从而提高我国竞技篮球训练的整体水平.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对两个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篮球运动员跳投命中率的高低与核心稳定性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两者总体上成显著性差异,核心稳定性(八级腹桥实验)得分较高的运动员其跳投命中率相对也高.  相似文献   

4.
目前,功能性力量训练理论逐渐被我国运动训练方面的专家所接受。但关于篮球项目功能性力量训练的研究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本文通过论述功能性力量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同时结合篮球运动的项目特征,阐明功能性力量一核心力量训练在篮球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篮球运动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方法,以期为当前我国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及从事此方面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由于篮球运动本身所具有的高空争夺特征,拼抢激烈凶悍,攻防转换速度快,使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受伤概率升高。如何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或降低运动创伤的发病率,确保学生运动员身体健康,对促进篮球运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运用观察法、比较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分析比较发现第25届男篮亚锦赛中国男篮在三分远投、抢断这两方面高于伊朗队,在篮下禁区、近距离投篮、篮板拼抢和体能与对抗等方面与伊朗男篮存在明显差距,这与姚明缺战有很大关系.中国男篮应加强投篮技术训练和提高战术训练强度,提高投篮命中率,并增强篮板拼抢能力和体能及身体对抗训练.  相似文献   

7.
依据运动训练学相关理论及实践,在对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影响篮球运动员成长与水平提升的核心素质特征及其具体训练方法进行探究。认为: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训练既要符合篮球运动项目特征,也要符合篮球运动中运动员肌肉收缩、神经控制、能量代谢特点;篮球运动员核心素质训练在不同阶段发展的重点应有所侧重,应充分考虑内容、形式、负荷强度和量、时间顺序上等不同层次的结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5—2006赛季NBA总决赛中小牛和热火6场比赛的2分投篮次数、2分命中次数、2分投篮命中率、3分投篮次数、3分命中次数、3分投篮命中率、罚球次数、罚球命中次数、罚球命中率、防守篮板、进攻篮板、总篮板以及助攻、犯规、抢断、失误、盖帽17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两队成败所在,并以此探究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探讨拓展训练和篮球运动的共性以及拓展训练中团队项目对篮球运动集体性的补充和延伸,来寻求一条提高训练效果和整体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可为提高该项群训练的质量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篮球运动员的注意品质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前言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篮球运动属于运动速度快、身体对抗程度高、拼抢激烈、攻守转换迅速的集体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把握复杂的运动情景以及迅速审时度势地获取大量外部信息,还需要运动员掌握自己、同伴、对手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及竞技状态,并把这些内、外部因素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综合。所以,具有较高的注意技巧是成为一个优秀篮球运动员的首要条件。 二、篮球运动中的注意品质及其训练 (一)注意的选择性 1、注意的选择性品质分析 注意的核心技能之一就是选择适宜的刺激或线索的能力。运动员应将自己的注意从数不胜数的无关刺激和对抗性刺激中指向适宜的刺激或线索。在篮球比赛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字典、词典都未将"孃"字单独列出,而是将"孃"、"娘"二字并提解释,不加区分地把"孃"当作"娘"的异体字或繁体字,忽视了二者的使用范围,抹杀了二者的区别.文章对<敦煌变文集>中的"孃"和"娘"二字进行了语义分析,并且在词语组合上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浅谈"时机"与"时机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良好的时机和时机感是比赛获胜的保证,阐述了什么是时机与时机感以及时机和时机感在训练、比赛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量恢复理论是指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由负荷后暂时下降和减少的状态恢复到负荷前水平的过程中,能源物质的补偿在一段时间内超过原有水平的现象.“爆胎”训练理论描述负荷刺激超过运动员机体极限承受能力时机体能力突然为零的现象.把爆胎训练理论与超量恢复理论进行组合,必将弥补超量恢复理论的不足,并且填补了训练学一理论空缺,使机体机能能力的动态发展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对应,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武术是以人的身体活动来完成的,所以武术在具有技击作用的同时还具有健身作用,武术从来就兼有健身和技击实战的社会职能,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有所侧重。文章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技击实战、表演竞赛、养生保健进行研究分析,以使我们能以科学的、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中的"打、练、养"及他们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并由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5.
孔子在文学上有不少独到的认识,形成了他颇具个性的文艺思想,成为我国古代文论的发端.文章着重探讨了其"文质观",在阐释其内涵的基础上,试图结合孔子的经历思想进行分析,力图打破就"论"而论,零碎散乱的思维模式,从而全面、准确地认识、评价孔子的"文质观".  相似文献   

16.
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一书出版发行。在该书中作者阐明,社会分工既能导致生产效率的极大提高,也是职业形成的缘由。"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像我们所感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  相似文献   

17.
"增强体质"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差异试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体质和健康的内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分析,对“增强体质”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形成背景、包含范畴、实现途径等的深入认识,指出“健康第一”是整个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应在“健康第一”的指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增强体质”指导思想的内涵,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角抵”和“手搏”相关资料的研究,发现在部分文献资料中还存在有相关“角力”、“角抵”、“角抵戏”、“手搏”等词语混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对古代武术典籍的研究。对此,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古代的竞技活动“角抵”和“手搏”的起源及其发展演变情况进行了研究论述。认为“角抵”与“手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并且对研究古代武艺至关重要,不能将其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9.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吸收和发展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养生和气功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整套锻炼方法,具有保健、养生、增强体质和开发潜能的效果,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但初学者对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很难理解,文章针对这一问题从太极拳中的“力”与“劲”的关系、力学简析和强身作用几个方面谈了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论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冲突”与“互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论和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冲突"与"互动",并得出结论体育教学中"冲突"主要来源于师生间和学生间,"互动"是心理和信息的沟通,在教学中应加强"互动",减少"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