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8 毫秒
1.
审前羁押制度是刑事诉讼过程中保障诉讼顺利进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强制措施,虽然我国强制措施体系中并未确立与之直接对应的措施,但有中国特色的拘留与逮捕在某种意义上被认为就是中国的审前羁押制度。在分析审前羁押制度的基础理论之后,提出了修正中国审前羁押制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以及廉租房制度等保障措施。住房保障制度在城镇居民购买住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保障力度不足、覆盖面不够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关于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需要从法学、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着手,在立法、资金以及保障范围等方面完善中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党委领导制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制度以及政治辅导员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制度保障,也是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的制度成果。总结这一时期的历史经验,把握其规律,对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发展中存在三大问题。即发言人制度的法律保障监督体系;新闻发言人是信息公开还是言论垄断;新闻发言人的素质、选拔和培训。通过对美国发言人制度的对比研究和传播学理论意义的探讨,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更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制度是最能体现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之一,它主要是指向中小学立德树人目标如何落到实处的一系列规定上.与中国特色教育制度之教育内容选择制度、教研制度和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制度等有较完备的支持系统保证落实的不同之处在于,班主任工作制度的支持系统很不健全,这就使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制度在贯彻过程中产生了缺陷.就保障班主任制度的有效落实而言,当下亟待建立健全班主任制度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保障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科学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开辟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中定位思政教育 吴自斌 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原副书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鲜明特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依托现代大学制度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和机制应当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中定位,在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和深化校内管理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城乡二元制土地制度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关键。本文主张:政府应当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为国家所有制,实现城乡土地一体化;建立农村建设用地交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而耕地免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制度;保障农民获得长久的土地使用权,并允许自由买卖。由于农村土地对农民具有生活保障作用,所以城乡土地一体化改革须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之后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全国各族人民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保障,也是确保我们行动自觉、理想坚定、立场坚定的力量来源。那么,何为制度自信?中国的制度自信从何而来?怎样解决中国在取得制度自信时出现的种种问题?如何看待中国的话语自信?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特聘教授,瑞士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客座教授张维为。  相似文献   

11.
421家庭已成为我国城镇典型的家庭结构模式。这样的家庭模式面临加速的养老、住房、医疗、教育等突出问题。以社会保障和家庭保障规划奠定家庭生活保障的基础,以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弥补社会保障的不足,以储蓄和房产、证券等投资促进家庭生活保障的增长性,从而构建起具有安全、稳定、增长等特点的421家庭生活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合肥应以底线公平为基本理念,以社会保障建设与经济发展相促进、确保经济增长的活力和效率为原则,建立城乡统筹、统一而非人为割裂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合肥市社会救助体系,建立覆盖全市城易人口的基本养老和大病统筹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而基本建成“底线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努力使全市城乡居民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扶、少有所学、住有所居”的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个合理的城镇社会保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先要把城镇社会保障水平分成社会效益、适度规模和基金运营三个目标层,然后再选用相应的指标来构建体系。同时,应重视城镇社会保障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尽量使社会保障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兼顾基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发展水平近些年有所提高,但仍存在诸多困境。构建城乡统筹社会保障法制已经具备良好的制度运行保障和法制环境,是推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应然要求,也是社会公平和平等理念的现实需求。应从养老、医疗、最低生活、失地农民保障制度及社会救助制度等五个方面重塑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从产生“民工荒”的直接原因入手,分析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体制。而社会保障制度在这个问题上并未能体现出公平性来,从而影响了社会经济效率。在社会保障制度不能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它的保障功能也就无从体现。只有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做到“非歧视性原则”才能提高社会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侧重于城市贫困人口,而忽视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关注。近几年,“三农”问题不断涌现,其中关于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问题目益重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必须走城乡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农民工缺少社会保障的现状,部分学提出了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进城”方案:一是把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制中来,享受与城镇职工完全一样的社会保障项目;二是参照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这两种保障模式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具备可行性。要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还乡”更具操作性,即把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改革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终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过渡。  相似文献   

18.
完善四川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农村传统保障功能减弱、与城镇社会保障的差距拉大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四川的需要的角度分析建立完善四川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进而揭示出存在主要问题和原因,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建立完善四川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城乡统筹的关键在于城市化的进程,而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在城市中就业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的速度。2008年底大量农民工返乡的现象说明,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传统农业以外的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不是户籍制度而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否健全。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应该是秉持一个健全的社保体系的价值取向,立足现实,逐渐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充分发挥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建立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为最终统一的社保体系的推行营造有利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发展非常迅速,这对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和构建社会和谐社会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社会因素影响,农村社会保障构建还存在众多问题,这对于保障农村社会成员基本权利,统筹城乡社会发展极为不利。有鉴于此,笔者从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实际发展情况出发,对于如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