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5家主流报纸关于5·1 2地震新闻报道的主题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灾难性新闻报道在不同时期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中国5·12地震发生后,国内各大报纸本着透明,高效、快速的特点,对地震进行了报道。本论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上海5家主流报纸的地震报道进行内容从主题词角度的追踪分析,拟从中探索我国报纸媒体在灾难报道上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与以往灾难、灾情报道不同的是.这次四川汶川地震的报道,作为国家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信息发布非常及时.信息的透明度很高,内容丰富和全面。本文主要从信息公开的角度,分析央视这次灾难报道的特点与效果,以及汶川地震报道对今后灾难新闻报道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今年9号台风“麦莎”已渐渐淡出老百姓的视线,但总结、回顾抗击“麦莎”的报道仍是浙江媒体和同仁关注的热点。本文试从报道的内容、形式等多个角度,对我省报纸媒体这次抗台报道的特点作一分析。一、从报道内容看,倡导以人为本,增强了服务性,弘扬了人间真情  相似文献   

4.
由于信息传播技术的提高和灾难性事件的极高新闻价值,灾难报道成为受众关注的热点以及各类媒体抢占市场的关键。和其他媒体相比,报纸在时效性上处于劣势,但是报纸具有长期树立起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以及属于更能引起受众思考的静观的视觉范式,因此报纸在灾难报道中依然独具优势。本文通过总结和分析多家报纸对灾难性事件的报道,从整合、理性以及深度三个报道角度来阐述报纸如何在灾难报道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5.
汶川大地震之后,笔者一直关注每天的网络新闻、电视直播、本地的报纸以及四川当地的报纸。尽管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但回过头从5月13日这天起开始看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是怎么报道地震的,发现有很多在其他媒体所没见到的新闻报道视角、内容和形式。这些特别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6.
2013年的"4·20"芦山地震发生后,全国媒体开始跟进报道,形成了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的一次灾难报道高峰.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从2008年至2013年,中国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不断观察和积累报道经验,形成报道规范,完善报道理念,有了值得我们更进一步观察和总结的地方. 灾难报道,既无先兆又无脉络,却是公众知情权、媒体报道能力、社会责任、政府信息公开等内容在媒体层面上的一次集中体现,也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媒体成熟度的表现.在芦山地震后,我国媒体展现了在专业性、人性化和公益讨论等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南方都市报在大地震报道中的作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之后,笔者一直关注每天的网络新闻、电视直播、本地的报纸以及四川当地的报纸.尽管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信息,但回过头从5月13日这天起开始看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是怎么报道地震的,发现有很多在其他媒体所没见到的新闻报道视角,内容和形式.这些特别的东西让人眼前一亮.  相似文献   

8.
沈可可 《青年记者》2008,(12):34-35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猝然降临,国人丝毫没有心理准备。在这场猝不及防的8.0级地震面前,成都媒体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准确地报道地震信息,打破了以往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作为地震灾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成都商报》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品格、公信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猝然降临,国人丝毫没有心理准备.在这场猝不及防的8.0级地震面前,成都媒体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准确地报道地震信息,打破了以往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报道模式.作为地震灾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成都商报>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品格、公信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0.
李悦 《采.写.编》2023,(12):28-30
现阶段,传媒形式越来越丰富,其中报纸便占据了尤为重要的位置。过去,报纸以文字叙述方式为主,虽然能够从非常细致的角度去解说体育赛事以及体育信息,但却让人产生一种枯燥乏味之感。媒体行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迫切地要求对媒体新闻报道形式做进一步优化,并就报纸的编排方式以及页面内容予以积极创新,丰富体育新闻内容。对此,本文主要阐述了报纸体育新闻的报道特点,同时对新形势下做好报纸体育新闻报道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尝试将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引入传播研究,通过对汶川地震电视报道收视数据的分析,从公众对危机信息的需求特征入手,总结和研究媒体与政府两级信息调控机制,在市场基础下所能形成的信息满足、控制、调节与管理等危机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查阅国内近10年关于研究新闻媒体对图书馆报道内容的文献,并结合其他有关文献,着重分析新闻报纸对图书馆相关活动和图书馆事业的报道内容,从社会舆论的角度,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从中归纳出图书馆发展的变化以及媒体对图书馆关注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张蓉 《东南传播》2010,(12):20-23
针对短时间内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公众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质疑,本文以报纸为取样对象,选择《人民日报》、《华商报》和《南方周末》,以校园暴力事件有关的报道为研究样本,从报道体裁、报道题材两方面进行内容分析,呈现报纸媒体对事件报道的总体构建。通过分析看出,媒体报道加速校园暴力事件的连续发生,并冠之以"示范效应"的观点有待商榷。不同类型的报纸媒体对此类事件的报道遵循不同的报道理念,除了为社会提供迅速准确的信息,以及对信息全面深入的阐释和分析外,还需告知公众,理性的社会和公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负面新闻,从不同角度发挥着报纸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付识睿 《今传媒》2012,(4):136-137
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新闻传播,运用语言的任意性、谎言性来解释不同的报纸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报道不尽相同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较不同报纸媒体在同一时间对同一件事情报道的差异性,指出新闻传播并非是客观性的而是主观性的,并且通过分析在新闻传播领域,语言的特性对报纸新闻语言的影响,试图给新闻传播者和信息接收者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众传播媒体是我国公众获得科学技术信息的重要渠道.在现代形式多样的大众传媒中,报纸以其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递及时、可供反复阅读和思考、报道翔实深入等特点脱颖而出,成为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的重要媒体.2005年进行的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通过报纸所获取的科技知识和信息的比例为44.9%,仅次于电视媒体.其中立足于都市、面向普通市民的都市类报纸,具有版面多、信息量大、价格低、报道内容广、报道角度多等优势,更是在面向公众的科学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石倩 《东南传播》2010,(9):166-168
本文以《人民日报》和《新疆日报》对玉树地震的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的主要是内容分析法,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选取了从2010年4月15日到4月21日一周内两份报纸中玉树地震的相关报道。从报道数量、版面安排、报道体裁、报道内容等四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两份报纸的报道特色和需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报纸、电视从媒介自身特点出发,形成了各自的深度报道样式,出现了一些品牌栏目,在受众中产生广泛影响。媒体网站要想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稳固发展。只有在新闻信息的深、专、广、全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信息来源丰富的特点,整合传统媒体的优势以及网络媒介的长项,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实力。因此我以为,深度报道是媒体网站发展的一个竞争着力点。  相似文献   

18.
政治、经济和传媒方面存在文化差异导致京沪报纸对突发性事件报道的差异.本文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为例,从媒体选择、时段安排、新闻来源、报道内容等方面对京派和海派报纸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地域文化差异对其报道的影响,以期为地方纸质媒体的公共传播报道提出地域文化导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可以说.这次全国各级媒体关于四川汶川强烈地震的大型新闻报道,堪称近年来,甚至是新中国电视新闻报道有史以来.对突发事件反应最快速、报道最及时、内容最全面、最客观、信息最公开的一次大型战役性报道。笔者不断总结和反思:新闻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的时候,应该把握好什么样的原则呢?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影响着媒体行业的发展,给媒体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变革,媒介融合成了目前报纸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面对已经到来的融媒体时代,新闻报纸的编辑们也需要不断地对工作进行优化转型,从而提升报纸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如此,还需要认识到目前市场的发展,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保证其在融媒体环境下的竞争力。本文从融媒体环境下报纸编辑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融媒体时代对报纸编辑工作的新要求,融媒体环境下新闻编辑的创新策略等方面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