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王献贞  武姗 《亚太教育》2019,(11):156-156
对高职生进行工匠精神教育,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职业道德认知。对此,本文从养成教育、产教融合、主题活动等方面,对用工匠精神构筑高职生的职业道德认知的策略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道德和国学教育概念的界定,在全面分析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厘清传统文化中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以《论语》为例,确立国学教育在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进而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用人单位认可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杨娉 《考试周刊》2014,(80):162-163
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性是职业道德教育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发展的体现和保证,其重要性在于直接关系高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和谐稳定。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增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问题,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质量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即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转变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方式;引入企业文化营造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精神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不合理,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认知模糊,职业道德教育手段单一、内容单调,缺乏科学的职业道德考评机制,是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学生对职业道德教育意义认识不到位,学校缺乏对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视,消极价值观念的影响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只有正确认识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问题和原因,才能探索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是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关乎着人才输出的质量。因此,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意义重大。本文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涵、意义以及途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推进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利于更好地开展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利于合理进行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完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让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变得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新增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职业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从业人员队伍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安定和文明。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滞后于社会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对策,利于更好地开展高职学生的德育教育,利于合理进行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设置,完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让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变得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提出了新要求,而高职院校存在"重智轻德"、"重技能训练轻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改变其缺乏实效性的现状.不仅要加强职业观的教育,乐业、勤业、敬业和创业的职业精神的教育,服务意识的教育,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就业教育等,还要对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重专业教育,轻职业道德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体系,轻实际等问题。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进一步明确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向性、彰显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职业性、提升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情感性。通过开展劳模访谈、劳模进校园、建立劳模育人基地和开通劳模育人微博等形式可以改善当前高职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社会就业的竞争对整个社会的职业道德的建设要求更高,相应地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对高职学校如何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职业道德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职业道德教育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对于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体系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教育的师德培养也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变。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与标志,它推动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专业道德培养现状令人堪忧,积极探索新时期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途径已成为教师教育紧急而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它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师范生专业道德的培养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因为传统的师范生专业道德培养存在着困顿,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培养方式,在师范生专业道德课程开发、专业道德实践和反思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产物,它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师范生专业道德的培养需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因为传统的师范生专业道德培养存在着困顿,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培养方式,在师范生专业道德课程开发、专业道德实践和反思等方面有着自身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会计系在校学生进行的有关安然事件的获知及影响程度、会计人员社会信任度、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及会计教育的认知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会计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认知程度的影响客观存在,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事关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形成与提高。为此.应明确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学历教育中的目标、内容,并探索有效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6.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高校师德建设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水平提升的前提,是我国高等教育成功的关键要素。高校师德如何建设才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着重分析了新时期下高校师德所应具备的内涵及要求,希望对我国高校师德建设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从规约到自律:教师专业道德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道德须从传统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教师专业道德蕴涵着教师的专业责任、道德品性和专业精神.教师的专业责任是一种规约下的承诺,教师以承诺规范自己并逐渐形成专业责任感;教师的道德品性是教师个体对道德的理解与诠释,通过实践活动中的道德行为体现出来;教师的专业精神以自律为核心,推动着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  相似文献   

18.
对加强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操守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职业道德教育应遵循知行统一、学生为主体、职业道德教育与行业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等原则,通过发挥“两课”教育的主体地位、把职业道德课与各门课程有机结合、职业道德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等来加强高职院学生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9.
作为职业道德的师德,在性质上属于公德,是师德的底线。作为教师道德的师德,超越了公德和私德的区分,凸显了师德的主体性与崇高性,但却存在着将师德抽象化和僭越教师私人生活领域的倾向。从教师专业道德的角度理解,师德是一个有着特殊主体性要求的公德范畴,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并应具备的自觉的内在的品质,是教师人格的体现。如何实现主体的善良品德,需要从其产生的伦理生活出发,完善其所依赖的具体的伦理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0.
师德是师范生未来从事教师工作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将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提前到师范生学习期间进行,对于帮助师范生较好较快地向教师角色转化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应以教师职业理想和教师职业荣誉教育为重点和出发点。职业理想培养使师范生的专业学习有明确的目标,是师范生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是培养其他师德要素的内在动力;教师职业荣誉感是师范生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基础,是师范生幸福感的源泉,是师范生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的内在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