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先决条件,是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基层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县级图书馆要在广大农村积极营造科普环境、培养科普队伍、强化科普手段、增强农村科普能力,从提升科学意识和基本技能着眼,树立农民科学发展的观念,通过县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2.
农村的发展,需要知识,需要人才。而图书正是提供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无论是党和国家的政策制定与引导,还是现实农民致富乃至素质的提升,无不预示着农村孕育着巨大的图书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农民信息素质的含义及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给予了阐述,在对当前农民信息素质现状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被调查者的差异性需求特征,提出了高校图书馆提升农民信息素质培养的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4.
刘九如 《中国出版》2017,(15):34-3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全民阅读,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要超过10%"。实现这一目标,促进全民科技素质普遍提升,需要大力推动科技出版,促进科技阅读。文章基于提升公民科技素质的现实问题,分析了我国科技出版与公民科技阅读现状,提出了加强科技出版、推动科技阅读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发展一直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环节。在当前新时代的新农村建设当中,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备要素,也是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人力保障。那么如何广泛地提升农民素质呢,除了开展农民培训之外,还可以依靠农业电视节目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对农业知识的积累,让农民以更专业的知识和态度来发展农业生产,促进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本文就基于农业电视节目对农民的普遍性,结合广大农村农民的发展需求,对如何实现农业电视节目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进行了分析探索。  相似文献   

6.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提高农民的素质是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当前形势下,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日趋强烈,图书馆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的职能,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服务手段以及优秀的专业人才等优势,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农家书屋是农村实实在在的文化阵地,不仅需要有优秀的阅读产品,服务农民阅读,解决看书看报难的问题;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人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培养阅读兴趣、提升文化科学素质。农家书屋工程注重提供读书条件,更要注重真正发挥  相似文献   

8.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而如何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农民的政治民主素质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众传媒是实现中央提出的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最直接、最有效、最便利、涉及面广、影响最持久的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进步,传媒对农民素质的影响作用日益显现出来。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农村的调查研究,本文将着重探讨电视媒介对农民政治民主素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靖 《新闻世界》2009,(11):187-188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要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就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0.
柳斌杰 《出版参考》2008,(10):I0002
农家书屋是农村实实在在的文化阵地,不仅需要有优秀的阅读产品,服务农民阅读,解决看书看报难的问题;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人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培养阅读兴趣、提升文化科学素质。农家书屋工程注重提供读书条件,更要注重真正发挥先进文化阵地的作用。工程实施以来,各地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开展与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文化活动,通过组织专家讲解农技图书,开展农技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  相似文献   

11.
李仁硕 《新闻世界》2009,(11):189-189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导力、凝聚力、生产力、提升力、愉悦力等作用,积极利用先进文化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科学文明乡风,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笔者以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农家书屋是农村实实在在的文化阵地,不仅需要有优秀的阅读产品,服务农民阅读,解决看书看报难的问题;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氖围,吸引人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培养阅读兴趣、提升文化科学素质.农家书屋工程注重提供读书条件,更要注重真正发挥先进文化阵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已经日益为大众所认识,大众传媒在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进一步发挥大众传媒的科技传播功能,强化传播效果,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要求。①农民工作为在城镇长期或短期务工的农民,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所针对的重点人群之一,是我国公众科学素养提升较为薄弱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2021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21—2035年)》,计划到203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25%。本文以旧纲要(2006—2010—2020年)执行期间历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为基础,从科学教育视角分析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现状和阻碍,试图为新纲要的实施和公民科学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借鉴。数据分析表明,旧纲要执行期间公民科学素质持续提升,2020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已达到10.56%。其中受教育程度越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越高。互联网逐渐成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科技场馆的参观人数虽有增加但依旧有限。长期文理分科、应试教育、城乡教育的不均衡等因素影响了正规科学教育的效果。而非正规学习以单向传播和知识主导型为特征,缺乏公众参与。未来应该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社会科普激励机制,以及推进精准化的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5.
陈丹 《陕西档案》2021,(1):26-28
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使其不断致力于人类物质社会的改造,以及科学、艺术文学等精神文明的探索和提升。2015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高等教育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建立两者相结合的培养制度,为高等教育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1]通识教育是对自由教育的现代化改造,通过以素质文化教育为主的通识课培养,提高学生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和弹性,打通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形而上”的沟通桥梁,协助学生们开阔视野,更好地发挥自身专业特长,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关注个体内在全方位的成长。档案通识课对提升大学生的档案意识及文化修养,促进档案文化宣传,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均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等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学习好宣传好《中国农民基本常识读本》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普及与农民有关的经济、技术、社会、科学基本常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做好这套读物的学习宣传工作。通知提出,为了使乡镇干部能够尽快看到这套读物,由中宣部、财政部、农业部购书15万套,免费发送到全国所有乡镇,这体现了中央对广大农民的关心。  相似文献   

17.
葛璟璐 《传媒》2021,(23):35-37
科普期刊一方面积极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普及方面成效显著;另一方面对青少年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的培养上尚显薄弱.本文从青少年科学素质内涵定义出发,围绕科普期刊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进行研究与讨论,在肯定科普期刊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的同时,指出依然存在表现形式单一、精品栏目凤毛麟角、服务科学素质提升意识薄弱等问题,建议科普期刊从提升阅读理解度、加强媒体融合、联系生活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开展"走转改"活动,既是中央的部署,也是报纸提高报道水平、办出特色、扩大社会影响力的内在需要;既是培养队伍、提升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深化对新闻传播规律的认识、坚持和实践新闻传播规律、实现新闻本质回归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在举国上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当下,"三农"媒体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本文提出"三农"媒体的四大使命与担当——促进农民增收、提升农民素质、培育文明乡风、营造社会和谐,为"三农"媒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20.
韩秀娟 《兰台世界》2006,(21):22-2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档案部门拓展服务功能的新领域。加强新农村建设中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是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为农民在生产、生活及自治管理中建立和提供档案服务,不仅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要求和提升农民素质的手段,也是构建法制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的需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档案工作的长期任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北票市档案局把加强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探索档案工作服务“三农”的有效机制和方法,作为新时期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历史任务,积极部署,抓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