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文心 《出版参考》2008,(10):8-10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多家出版发行集团都公开声称打算采用各种方式上市,还有许多出版集团在默默运作,暗中发力,为能早日上市做准备。另一方面各种对出版集团上市的议论风生水起。有人认为出版集团并不缺钱没必要上市;有人认为出版产业利润增长乏力,是微利企业,上市后无法回报股民;有人认为出版业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文化而不是一味地赚钱,有人认为出版集团要做大做强就必须上市;有人认为并不一定做大做强才能赢利,小而强照样能赢利;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市场主体,改变当前出版集团政企不分的现状;还有人认为出版集团上市是好吃难消化,出版集团融来的资金只能用于主业发展,而且财务必须透明,这对出版集团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到底哪种说法更有道理?出版集团该不该上市,出版集团上市需要做哪些准备,出版集团上市后该干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请教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董事长陈昕。  相似文献   

2.
出版集团上市是当前出版业的热点,热得能让人听到开水沸腾的声音。一方面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成功,成为出版业内的首家上市公司,四川新华文轩紧随其后在香港上市,成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发行集团,辽宁出版传媒则公开上市,开了内容与经营整体上市的先河。中国出版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凤凰出版集团等十  相似文献   

3.
新闻出版业融资风险分析与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本运作已渗透到各个领域,近年来新闻出版业亦开始抢滩资本市场。2004年12月22日《,北京青年报》旗下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内地传媒业海外公开上市“第一股”。2006年的10月17日,上海新华发行集团核心业务借壳华联超市上市成功,顺利成为国内出版发行企业中第一家A股上市的公司。  相似文献   

4.
徐升国 《出版参考》2005,(3X):12-12
我国新一轮出版集团建设从1988年开始,经过6年的摸索,在2004年开始获得突破性进展,其标志就是集团开始实质性地从事业性质向企业性质转制,其中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四川新华发行集团等还开始向多元化投资的股份制集团转型。北青传媒的上市、为试点集团的直接上市发行股票闯开了一条新赂。预计在2005—2006年,新闻出版业集团的上市公司将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5.
早在世纪之交前后,上市便在出版业内受到普遍关注.2006年.上海新华传媒成功.借壳"华联超市,成为出版发行业的"第一股";  相似文献   

6.
对于出版业而言,“资本运作”是刚刚过去的2007年的热门话题之一。这一年,出版业跨区域、跨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深圳发行集团与海天出版社、江西出版集团与和平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江苏发行集团与海南新华书店等兼并重组已经正式开始或进入战略准备。与此同时,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出版传媒先后挂牌上市。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出版单位正在通过产权多元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与社会资本的逐步融合。资本运作加速了出版资源的融合.成为大型出版集团迅速集聚实力的重要手段。我国著名的战略咨询专家王明夫先生认为,资本运作将左右出版业未来发展趋势。资本运作的本质在于企业自身的市场化和用市场化的手段发展企业。那么,资本运作对于出版业的意义是什么,我国出版业资本运作的特点和问题是什么,如何规避资本运作的风险,本刊诚邀出版界、金融界、理论界专家学者,为我们开启思路。  相似文献   

7.
毋庸讳言,上市似乎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改革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的甚至最主要的标准。继上海新华传媒、四川新华文轩成功上市、安徽发行集团上市在即之后,江苏新华发行集团股改上市方案也于10月中  相似文献   

8.
聚焦"十二五",出版集团肩负着出版业跨越发展、自身超越发展和实现新目标的使命,出版集团应托起中国的出版盛世,成为一流的出版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9.
从报纸出版到图书出版——思考报业集团的跨媒体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出版总署对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和发行集团提出:“试点集团要着重在多种媒体兼营方面取得进展。多种媒体兼营是国外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发展的普遍现象,也是现代的内在规律。多种媒体兼营,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出版资源的多种价值,实现综合效益。要支持出版集团试点单位进行出版媒体的结构调整和创办新的媒体,但目前,一要注意选择与出版业较为相近的媒体和相关产业作为发展方向,二要注意创办新媒体应主要通过并购和资产重组的方式。”随着报业集团的快速成长,报业集团要做强做大,跨地区、跨媒体、多元化经营成为发展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出版集团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童菲 《编辑之友》2002,(4):21-23
我国出版业现有各类集团约50家,其中国家试点出版集团6家,发行集团3家,报业集团16家,非试点各类集团20余家.集团组建后的发展问题是出版业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出版集团建设已取得不小的成绩。目前已批准的出版集团有9个,期刊出版集团1个,发行集团5个,报业集团38个。集团建设是我国出版业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今后出版集团的运作还将是我国出版业的发展重点。但是,由于我国进入市场经济的时间还很短,企业集团的运作还不够规范,就出版集团来说,运作规范更欠缺。因此,出版集团的管理问题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出版集团的管理必须从宏观管理、中观管理、微观管理三个层次进行研究,重点探讨各个管理层次中存在的问题、管理的重点以及可能采取的措施。第一层次:宏观管理出版集团…  相似文献   

12.
辽宁出版传媒成功上市,江苏凤凰出版传媒及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也将陆续上市,深圳发行集团进入上游出版领域,江西出版集团、吉林出版集团兼并重组中央级出版社等消息不断传来,回首近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近日,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湖北出版业开启了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是以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印制、发行、版权贸易为主业的大型文化产业集团,将按"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模式运行,实行母子公司体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出版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地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发行集团、印刷集团纷纷应运而生,集团成立前后,虽然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但总体进展尚属正常.不过,据笔者所知,也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误与实践上的问题需要纠正,需要解决,"政企分开"似为一例.  相似文献   

15.
是不是出版改革非要走"集团化"之路? 出版业这几年的改革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表征,就是成立集团.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几年来,我们已成立出版集团二十多个,除了西藏、陕西、宁夏、青海和新疆外,其他地区基本上都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出版或发行集团.这似乎给人一个错觉--改革=集团.  相似文献   

16.
我国出版集团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多,多的可能超过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出版业发达国家,但是组建出版集团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滞,出版业发达的省市组建了集团,出版业还不够发达的省市也要组建集团,出版集团已经被赋予了更多的身外之意,已经被看作改革的标志.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已上市的多数传媒集团业绩表现乏善可陈,有的还弊案缠身.我们认为,这种状况源于中国出版业的特殊性,出版集团在寻求上市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一些内生矛盾的困扰,包括宏观政策目标与微观企业目标的矛盾、内容管理与公司制运作的矛盾、上市公司的普遍要求与出版集团自身素质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继辽宁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之后,资本市场上将迎来第二家上市的"出版业新军"安徽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而与前者方式不同的是,安徽出版集团将以借壳的方式来征战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9.
出版业集团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做大做强,而做大做强的实质就是外延做大,内涵做强.组建集团是做大企业规模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经营规模并不一定是规模经营,更不一定是规模经济,做大并不等于做强.做强实际上是做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集团化发展应该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规模扩张行为.因此,出版集团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必须着重把核心竞争力做强,避免出现"翻牌集团",尽快产生"化学反应".为此,出版集团重组之后要努力实现五大转变,大力实施五项战略: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加快新闻出版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组建新型的新闻出版集团在国内兴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拥有包括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报业集团在内的新闻出版集团60多家。探析并推进新管理模式下的集团化改革进程,建立并健全各项运行机制,进而建立现代出版企业制度已成为当前业内人士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