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郭沫若新诗的艺术风格,论甚众,莫衷一是。郭沫若诗歌艺术风格受其艺术个性、诗歌主张、化修养及所处时代思潮的影响,其诗的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挥洒自如,其情感方式为“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两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最具独特性格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艺术风格是以自然为宗,飘逸豪放,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他的诗裁体多样,题材广泛,并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生,把禀赋所具有的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等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自如,同代诗人不可与之相比.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目标】1.识记重点字词,熟读成诵,把握作品的感情;2.掌握作品描写的蜀道雄奇险峻的特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3.品味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学习重点】诵读。【学习难点】诗歌内容理解。【知识导学】4.背景介绍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们乐不思  相似文献   

4.
文本解读: 李白,作为唐代诗坛上的代表人物,把浪漫主义诗歌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诗豪放飘逸,雄奇壮丽,特别是古乐府诗尤为人称道,《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想象奇特、丰富,气势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强烈情感。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并有所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善于陶铸经史子集语言,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形成了以豪放为主又兼有沉郁悲壮、婉约含蓄、缠绵妩媚、闲雅祥和、清丽飘逸的多姿多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最具独特性格的伟大诗人之一,他的诗艺术风格是以自然为宗,飘逸豪放,修辞手法的运用更是独具特色。他的诗裁体多样,题材广泛,并且都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的一生,把禀赋所具有的自信、天真、狂傲、仗义等情性发挥得淋漓尽致,酣畅自如,同代诗人不可与之相比。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的诗评家们,在评论诗人的艺术风格时,往往使用诸如雄浑、豪放、飘逸、绮丽、纤秩、幽婉、婉约、清新、典雅、古淡之类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凡是论及李白的诗歌,几乎都认为它具有“特有的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艺术风格”(《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以致对其悲怆面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统计,在他可编年的943首诗中,悲怆诗473首,豪放诗57首.比例是8:1强。他的悲怆诗不仅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内容之丰富.艺术价值之高,也是极为引人注目的,例如《将进酒》《北风行》《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月下独酌四首》《丁都护歌》《登金陵凤凰台》  相似文献   

9.
冯凌云 《中学文科》2007,(6):100-100
从《诗经》开始,我国古典诗歌成就辉煌,优秀诗人浩若繁星,诗人由于各自的生活时代不同,经历各异,因而在创作中就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形成了各自诗歌的不同风格,例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苏轼的豪迈、清照的婉约……可以说,成熟的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了解古典诗歌常见的艺术风格,对我们鉴赏古诗有重要意义。古典诗歌常见的风格有以下10类:  相似文献   

10.
<正>【教学创意】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把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龙腾虎掷的稼轩词单列为四个专题,可见,李杜苏辛四人是唐诗宋词史上四座并峙的高峰,他们都爱诗、爱酒,都是"国家不幸诗家幸"的代表。李白的《将进酒》是苏教版选修课本《唐诗宋词》"豪放飘逸的李白诗"专题最后一首诗,它既是李白豪放诗风的代表,又很好地阐释了中国古典诗词的酒文化和儒家文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成就《将进酒》的原动力是孔子早已给中国古代文  相似文献   

11.
豪放飘逸、率真洒脱是李白诗歌的风格特点。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用富有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用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浓烈情感,用不吐不快、酣畅淋漓、慷慨激昂的艺术风格,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永恒。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这一专题的最后选取的是《将进酒》这首诗。明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价道:“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切体味诗中的豪放与才气,除了诵读这一主要方式外,教师在教学中又该扮演何种角色,怎样合理引导呢,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在"豪放飘逸的李白诗"这一专题的最后选取的是《将进酒》这首诗。明人徐增在《而庵说唐诗》中评价道:"太白此歌,最为豪放,才气千古无双。"那么,如何让学生真切体味诗中的豪放与才气,除了诵读这一主要方式外,教师在教学中又该扮演何种角色,怎样合理引导呢,为此,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14.
张九钺生于文学世家,其诗合学人之诗与诗人之诗之所长,学问与性情兼备,思想内容深厚广博,艺术风格以雄奇豪放为主,尤长于七言歌行,在清代湖湘诗坛独树一帜,成就颇著。  相似文献   

15.
周湘林 《考试》2003,(4):46-47
我国是诗的国度,我国古代成功的诗人都能在自己的诗中充分张扬其个性,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而使自已在诗坛上卓然而立、超然不群。如拿白清俊飘逸,杜甫沉郁雄浑,陆游激昂悲壮,苏轼豪放,柳永婉约等。  相似文献   

16.
豪放飘逸的诗风是李白诗歌的显著特色,他豪放飘逸诗风的形成有其客观基础、思想内核和艺术载体。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诗的国度,我国古代成功的诗人都能在自己的诗中充分张扬其个性,形成独特的风格,从而使自己存诗坛上卓然而立,超然不群。如李白清俊飘逸、杜甫沉郁雄浑,陆游激昂悲壮,苏轼豪放,柳永婉约等。  相似文献   

18.
诗仙李白,一生豪放飘逸,洒脱不羁,他的诗作更是想象奇伟,境界壮阔,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在李白的诗中,诗人的奇思妙想往往借助夸张手法展现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的一生是矢志抗金的一生,他的充满斗争的生活道路使他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他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并有所发展,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善于陶铸经史子集语言,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与语言技巧,形成了以豪放为主又兼有沉郁悲壮、婉约含蓄、缠绵妩媚、闲雅祥和、清丽飘逸的多姿多彩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对众诗词名家的艺术承继.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3.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教学重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通过比较,把握"登临诗"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