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同时也影响到文化的国际化和教育的国际化。文化教育的国际化不是文化教育的全球一体化,它不同于经济的全球化。文化教育也必然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主要是指文化教育的国际交流与融合。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教育的融合,同时也带来了冲突和焦虑。冲突表现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不和谐,不能相融合;焦虑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浸透,本土文化有被融化、被改变,甚至丧失的危险的忧虑。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要自我创新,把世界教育的优秀成果内化为我国教育传统,实现教育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与高职语文的传统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针对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阐述了高职语文课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并从设置“传统文化经典研读”课、古代文学作品教学、母语教学、语文实践活动四个方面说明了高职语文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分析了"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跨文化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内容,由此引出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4.
方莉 《考试周刊》2007,(6):61-62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跨文化教育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三方面讨论了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教育对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教育是当今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重心,它与美国政府竭力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国策相契合。全球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地球村意识、跨文化意识及人类选择意识为主旨,全球化教育的实施是美国试图向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输出其强势文化,以期建立以美国文化为首的大一统文化的过程,这种强调美国文化具有普遍性特征的全球化教育给推崇异质性的多元文化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在政治领域,全球化教育力图维护美国的全球话语霸权,与多元文化倡导的分享、平等与对话相悖;在经济领域,全球化教育充分利用了美国的优势地位,使美国教育直奔商品化主题,与多元文化教育倡导的教育应是规范化的社会科学相左;在社会文化领域,全球化教育加快了教育走向虚拟化、电子化的步伐,逐步解构着多元文化教育倡导的个体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全球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需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地方主义与全球合作、个人权利与公共责任等多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跨文化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塑造学生的理想道德人格。从学前教育阶段起,就应在道德教育中,探寻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背景下异于我国的核心道德人格标准,并结合我国的传统道德人格标准,确立一套符合全球化趋势的新的道德人格标准,以此作为教育路向,指导我们的幼儿德育,以培养既有民族文化精神又符合现代社会人才标准、既理解中国传统思想精华又具备现代人的眼光与思维方式的跨文化的世界中国人。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时代,美国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满足全球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需要,而且也是国际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因此,多元文化教育在当今美国大学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课程设置及实施途径启示我们去思考多元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以及我国大学教育的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当今世界已然形成了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社会形态。而在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的背景下,教育也正在经历着全球化的深刻变革。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跨文化教育能力成为了时代的需要。因此透过跨文化意识的内涵、分析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教育能力现状及问题、进而探究大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提高职业素养、增强职业竞争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阶段是英语学习中极其重要的提高与完善时期,此阶段的跨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节。本文从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来论述跨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跨文化教学。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球化的产物,全球文化既有趋同、一体的一面,也有差异、多元的一面,是“全球性与在地性的对立统一”。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教育,一方面要进行跨文化的国际教育,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对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民族文化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的自觉性,牢固民族文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应试教育是不科学的教育,但因种种原因,它在中国教育界仍占统治地位。新世纪,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需要培养大批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创新教育的核心是把学生当人来培养,教育过程提倡开放性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思维、学会学习,有能力创新。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正处于一场大变革当中。通过分析"大学—社会"的辩证关系,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明晰高等教育思维方式转变的内在逻辑,并由此对大学发展历史进行再思考可知,全球化将推动大学在继续满足民族国家建构根本需要的同时,由地理封闭逐步走向全面开放。这一趋势促使我们必须转变对于高等教育的传统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应以坚守大学根本作为底线。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经济、生态及社会文化等的全球化,在知识社会的推动下,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并与高等教育的知识本质和世界主义特性相契合,高等教育全球化势成必然。从操作范式来考察,高等教育过去的“象牙塔”和“科学共和国”理念正在被“民主交往中心”和“知识生产网络节点”所取代;世界公民教育、各种全球化理论和众多的全球及区域性制度等构成了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的话语空间;控制模式让位于治理模式,欧洲博洛尼亚进程样本、“全球国家地方能动模式”等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的技术已趋成熟。目前,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很不平衡,断言高等教育全球化范式已取代旧范式还为时尚早,但这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当然我们也要意识到,高等教育范式的转型并非前后不可通约,而是新旧并置,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这是人文范式与科学范式的重要区别。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新生:面向未来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90年代以来,受到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日本面对国际化、信息化、高龄化、少子化以及社会结构的调整和高等教育本身趋于普及化的社会现实,为确保21世纪的国家竞争力,开始了以追求高等教育质量、效益、大学自主、自立、个性化等为基本目标的高等教育改革。本文具体介绍并评论了这种改革的理念、背景,以及改革的主要措施,目标和改革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教育全球化:对抗还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全球化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内涵丰富的历史过程。教育服务的全球化贸易以及教育资源的全球化争夺是推动教育全球化的两个重要支柱。在1995~1996年至2002~2003年这7年中,教育全球化程度增强,但主要发达国家在教育全球化格局中的地位基本保持不变,只是彼此在全球教育资源上的争夺更加剧烈。面对这种格局,我们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将比对抗更有效。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reviews four books on globalization and education. It begins with a brief overview of theories of globalization, focusing specifically on cultural globalization. The paper then moves on to examine how each of the books deploys and develops a theory of globaliz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topic of education. It also examines the utopian vision of education outlined within the books, as well all as the methods used to undertake research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相似文献   

17.
日本高等教育中的质量保障体制和市场力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市场力量下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制的发展和变革,其中探讨了以分权和询省为导向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体制的故能和影响、经济全球化时期高等教育在全球市场力量中的变革、集权化故能的大学评价与学位授予机构进行的外部评估被引进的可能性、质量保障体制和市场力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在教育领域提出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其涵义主要有三:工农是服务的核心;工农是受教育的主体;国家经济建设是服务的方向。所以提出这一思想,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教育的状况,其中最主要的是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要求相去太远。为此在高等教育领域采取了倾斜招生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创办新型大学和改造师生思想等措施,以落实"教育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置身于世界大家庭之中。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也意味着教育要走向国际化。澳大利亚拥有较发达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明确的国际化目标及有效措施,近10年来高等教育国际化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研究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状况,对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民族团结教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乐军 《柳州师专学报》2009,24(5):82-84,74
在《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中要贯彻与渗透民族团结教育,首先应紧密联系“和平与发展”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及当今世界政治的复杂性,总结各国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毫不动摇地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其次,《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在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时,应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实行专题式教学,并坚持以学生为本,培养其民族团结的自我践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