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孔子首创平民教育,继承、发展和传播了古代文化.他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治学态度,以及所倡导的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孔子以其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艰辛地传播他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做出了辉煌的贡献。他以“述而不作”为代表的传播表述方式,使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永不会被遏制的思维源泉,给中国文化以巨大的活力。正是由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活动,才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虽经天灾人祸,朝代更迭,仍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他们心灵中永远的家园。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了孔子通过游说、编纂史籍、兴办私学等方面传播思想、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常规手段,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功能、文化传播功能、道德教育功能等三个方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正确认识这些基本功能有助于增强红色旅游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塑造功能、文化传播功能,以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文化渗透功能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阵地,而要顺利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育人功能,必须从受教育者的特征出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孔子以其独特的、新颖的方式艰辛地传播他的思想,为中国古代文化和知识的传播做出了辉煌的贡献。他以"述而不作"为代表的传播表述方式,使中国文化有了一个永不会被遏制的思维源泉,给中国文化以巨大的活力。正是由于孔子和他弟子的传播思想和传播活动,才使得儒家思想得以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虽经天灾人祸,朝代更迭,仍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心理的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灵,成为他们心灵中永远的家园。  相似文献   

6.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为传播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治学方法等教育思想,对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值得我们继承、借鉴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孔子作为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一生在教育活动上倾注了很多心血,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中国文化经典《论语》便是孔子与其弟子对话的实录。解读孔子的教育思想,我们发现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交往理念。孔子主要是通过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的对话,使师生形成对社会现象、教育规律等方面的理解,在彼此启迪的过程中,完成对学生道德的教化和知识的传播,实现其“完人”的培养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孔子的对话教育本质上反映了他的师生交往理念,这种交往理念的核心就是“对话”。虽然孔子的教育思想存在历史的局限,但其对话的师生交…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古哲先贤,儒家思想文化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之一,在政治、宗法和教育等各方面,对历史、现代和未来都曾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其教育思想是孔子思想这座大厦顶上的明珠,在孔子整个思想文化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文化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表现在传承传统文化、孕育审美教育、传播情感价值等方面。我们可以从社会主义主流价值的节目定位、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价值的节目内容和形式、创作者的审美追求与文化情怀等角度,探讨文化综艺节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有多方面启示,即在教育内容上要渗透美育,在教育载体上需重视文艺,在教育资源上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支柱,主要功能是提升学习者的思想文化意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客观、正确的传导。目前,社会信息化的实现和互联网优势,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坚实助力,但缺乏监督的大量信息对于接收者无疑是一把双刃剑。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对学习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会为其未来发展奠定文化思维保障。本文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和社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客观的文化诉求。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英译与评论》一书中对中国古代文论进行了英译和跨文化阐释,该书反映了西方学者在西方思想背景下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认识和理解。基于此,节选该书关于《诗大序》中两段文字的翻译和阐释,讨论比较诗学视野里诗歌的功用和分类。通过详细地比较和对比,找出英译中国文论的优点与不足,继而对中西文论有更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顾颉刚"古史层累说"的形成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23年,顾颉刚提出了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这一观点的形成与顾先生特殊的学术渊源及时代环境密切相关。它一经提出,即引起中国史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客观评价这一观点并吸取其科学合理的成分对中国上古史的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诗人对古代汉诗,特别是对古代汉诗诗体特性及诗体演变特点的误解,如以为古代诗体都是相当格律化的定型诗体,古代诗体的演变总是处在由格律化向自由化转变的诗体解放历程中,因此百年间现代汉诗与古代汉诗总是多对抗少,导致了新诗诗体建设的偏激,使新诗体要么极其自由化和散化,要么极其格律化,出现了诗体自由与诗体规范之间的极端对抗。  相似文献   

14.
庄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中最善运用神话的人。《庄子》一书气势磅礴,汪洋恣肆,将其独特的道家思想蕴于神话之中,通过运用神话阐释他心中的循环变化思想。从鲲与鹏,庄周与蝶,种有几,混沌之死,瓠与瓢等5个神话可以看出庄子独特的内心世界。庄子以其特有的神话思维方式,气象万千的想象力,影响着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中,阮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后人从不同的立场出发,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和评论阮籍,往往得到迥然不同的看法。研究阮籍的思维方式能从总体上把握他的思想,并能达到拓展和提升现代人思维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以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力先生为首的一批专家、学者编写的,商务印书馆1979年出版了第一版,2005年出版了第四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和辞书学观点、方法编写的古汉语方面的字典,在汉语辞书史上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文章概述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编写经过、学术基础、主要内容、修订及版本情况、所获荣誉、有关评价和在辞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屈原骚体诗,以其瑰丽奇幻之美创造了中国古代抒情诗的艺术典范,其魂丽奇幻抒情特定之形成,在发生学意义上,源自屈原对于诗“抒情”的自觉以及诗人对民族高度活跃的情感个性的承传与超越。  相似文献   

18.
晚唐最后一位古文家孙樵在唐代古文运动中的独特地位,首先表现在对韩愈古文理论的继承和创新上。孙樵的古文理论主要包括:一、缘实求善的明道观;二、取者深,其身必穷;三、辞高、意深、尚奇;四、“立实录”、“存警训”的史学主张。孙樵的古文理论体现出鲜明而强烈的现实主义特色,对他的古文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朱志荣的中国文学观具有强烈的思辩色彩、自觉的理论意识和开放的研究视野。他从自己的文论观和美学观出发,使理论研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鉴赏和批评良性互动,强调中国文学的民族特性。他把意象视为中国文学的重要表征,认为中国文学从创作到欣赏都体现着基于感性而不滞于感性的领悟方式,从而超越了传统的表现说与再现说的对立;将古代文学研究的审美尺度具体概括为情、貌、言三个方面,指出古代文学中人、文同构的生命意识,论述了作家的个性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他认为文学史研究要在史实的基础上重视史识,肯定文学史家发现规律的主导意识;认为古代文学研究应该体现当代性,优先阐释在当代能引起共鸣的作品,合理借鉴西方理论,体现当代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帝王中,刘邦是很善于运用统御术者之一。其统御之术,归纳起来大体有神化术、封赏术、慢侮术、杀戮术四个方面。这些统御术为他夺取皇权和巩固皇权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