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高职院校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学生学业成绩普遍不良,网络成瘾现象突出。为研究高职院校网络成瘾学生的成瘾状况、心理健康水平、成就动机水平及其相关性,通过三个量表(成就动机量表(AMS)、心理健康自评量表(SCL-90)、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开展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总样本中有13.66%的高职学生为网络成瘾者,网络成瘾学生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王立高 《教育》2015,(5):68-6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经济社发展培养适应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随着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受到关注。心理亚健康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一个过渡的灰色状态,是亚健康的一个重要类型。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状态如果未能得到及时地调整,将会给其生活和学习带来严重影响。高职生因其所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其心理亚健康状态不可轻视。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发现加强高职院校大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在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各年级学生中各抽取400人为受试对象,采用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高职院校和普通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明显优于普通院校学生,高职女学生、文科生、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4.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业成绩,对于我国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种情况,本文对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投入与心理情感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期望能够对现阶段的高职院校英语专业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天津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存在考核方式单一化、考试内容教材化、评价目标偏离职业群、总评标准模式化等倾向。根据当前形势,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改革应树立“知识领域 技能领域”的评价理念,采用“3 X”的评价方式,并以综合素质考核为主要目标的总评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高职院校如何定位这门课,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并使这门课指导学生处理好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成为了心理健康课教师难以回避的一个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现状着手,结合心理健康课教学实践,简要的探索了适合高职学生心理特点、易于被高职生接受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康小华 《文教资料》2009,(8):185-187
民族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其学习、生活以及就业竞争力,影响院校的和谐、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使民族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文章使用SCL-90量表对少数民族人口比较集中的贵州省两个民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院961名学生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查,其实证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做好民族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状况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成长、发育以及学习生活均产生深刻影响.本文根据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主体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期为高职院校的心理工作提供些许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随着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这要求学校充分认识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知识技能、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而且我国高职院校针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这对高职生的就业及长远发展极为不利。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当前我国高职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阐述了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渤海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寻找影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本资料,为学校教育决策提供实证参考依据,为学生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近3年青岛市民办高校新生的心理特点,以青岛滨海学院为例,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和时间延迟设计对16459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近3年青岛市民办高校新生入学动机排在前3位的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修养水平""就职方便",且具有"为振兴中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提高修养水平"入学动机的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没有以上动机的新生;新生入校"比较满意"情绪居于首位,"非常满意"居于第2位,近3年总体满意情绪比例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入学情绪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非常满意"情绪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其他情绪水平的新生。需要积极开展新生入学动机教育、适应教育,提高其入校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学习适应性本质上是一种生活适应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西612名师专生的学习适应性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师专生学习适应性总体得分偏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师专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学习适应性优于男生;在学习态度和管理模式的适应性方面,大三学生不及低年级学生,在学习能力适应性方面,大一学生不及高年级学生;理科生学习适应性水平高于术科生和文科生。不同生源地师专生的学习适应性没有显著差异。高校需要结合师专生的学习适应性发展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适应性教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大学英语专业新生语言学习观念的问卷调查,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新生语言学习观念差异背后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当今大学生对语言学习本质的理解更全面,他们意识到语言学习不仅要学语法、词汇而且要提高综合技能,尤其是交际能力的培养;他们的工具型动机较弱而融入型动机较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只在语言学习本质、语言学习动机观念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UPI对桂西北某高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发现:(1)被试心理健康问题的首次总检出率为42.7%;(2)桂西北文科专业类型新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显著差于理科、艺术、小学教育等专业类型的学生;(3)桂西北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比男生差,且在神经症倾向上差异极显著;(4)更多的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化解头脑中无意义的想法,过分焦虑,不能很好地排解和调控不良情绪,对学习和未来前途担忧,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技能不足等问题困扰;(5)本科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比专科新生差。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生活分析咨询法对改善大一新生学习适应的有效性,将64名新生匹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被试接受连续6周的干预,对照组被试不做任何处理。然后使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和学习自主性量表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被试在后测和追踪测试的学习适应性、学习自主性总体得分,学习动机、自我调控、教学模式各维度得分上显著或边缘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生活分析咨询法能够显著改善大一新生学习适应问题,尤其对学习动机、自我调控有明显持久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习动机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和效果的重要因素。了解当前大一新生的学习动机状态和特点,对于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更好地促使其完成大学的学习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学习动机问卷对502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报答、求知、就业与生活和成绩目标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报答型动机最为强烈;动机的个人取向更强,社会属性较低;理科生的消极回避动机显著高于文科生,文科生的社会奉献动机显著高于理科生;男、女大学生在求知、报答和社会奉献的学习动机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某高师院校2006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高师院校2006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点,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全体新生进行测查.测查结果表明,有6.71%的新生存在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心理症状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化、偏执等;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市和县城的大学新生.由此认为,2006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出现的心理状况与性别、出生类别以及来源地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amined whether: (1) the non-academic construct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motivation to learn and quality of life (QOL) explained the variance i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and (2) students with a mental health disability (MHD) differed from students with other disability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on the aforementioned non-academic constructs. Eighty-three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were administered the Motivated Strategies for Learning Questionnaire,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QOL questionnaire, and the Depression Anxiety Stress Scale. Grade-point average was used as the measure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easure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self-efficacy were significant explanatory variables that could clarify the variance in academic achievement. Secondly, students with MHD differed from students with other disabilities on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physical health,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findings have consequences for learning services provided to students with disability. It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disability type on student’s cognitive and behavioural dimensions such as their motivation to learn, engagement, persistence and academic attainment.  相似文献   

19.
本调查是为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师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我们采用UPI问卷对我校新生进行测试。结果分析发现 :有明显心理障碍者和一定心理障碍者的百分比较高 ,心理健康者百分比较低。并在此基础提出提高师专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在对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新生退学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短期内退学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学校学风建设;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对贫困生的重视程度;与学生家长配合共同进行教育;做好学生退学前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