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青山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小区公建类,通过海绵城市改造达到海绵城市控制目标,同时使改造区域内景观提档升级。介绍小区海绵城市改造工程的常见类型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2018年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下达了《市建委关于老旧小区改造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通知》。要求对120个老旧小区进行提质改造,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本文所涉及的小区就是其中之一。通过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径流总量控制、居民生活要求、地下水文补充等因素,对老旧小区实施切实可行,经济适用,便于维护管理的低影响设施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城市板块逐步扩大,工程建设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城市内涝与缺水的矛盾日益突出。海绵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城市雨水径流面进行海绵体改造,使其在适应环境变化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加以"释放"。低影响海绵改造的根本就是通过低影响设施建设,在源头进行雨水的有组织收集、通过材料及生态环境的作用进行高效的渗透、地下净化及回收利用。这种开发方法在老旧小区的海绵改造中可以被采用。  相似文献   

4.
2013年12月,以习总书记为代表的第五批国家领导人,引入国际发达国家海绵工程案例实施规划,对部分雨水充足城市进行海绵化改造,提出了人类环境提高自然环境的科学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改造之后出版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2016年4月,西宁市成功申报为海绵城市建设第二批试点城市,成为西北干旱、半干旱、水资源缺乏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典型先驱之一,并且出版了《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试行)》。  相似文献   

5.
在最近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大多数地区均需要面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海绵城市理念,当下社会对海绵城市的建设给予了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以东营市为例,对基于海绵理念的城市积水点排水系统的改造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17,(20)
海绵城市强调对雨水系统平衡性的重新布局,通过对场地水文特性的改造,避免了降水过多的情况下城市出现内涝的可能性,并可以降低雨水对城市居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雨水对城市影响的排水系统包括了诸多要素,比如屋顶设施、污水弃流装备、人工湿地布局等。海绵城市建设的进行符合现代城市布局中对环保因素的要求,从理论研究上需要加强对海绵城市的重视,本文在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园林植物景观如何进行运用,更好的配合海绵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小区海绵城市的设计亮点是通过保留山体公园的设计,提高了小区的储水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老旧小区住宅环境的生态宜居要求,中央近几年来一直在倡导老旧小区改造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着重分析包头老旧住宅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拟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中伴随着城市病及水生态环境的危机,从海绵城市的特点出发,针对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非建筑与小区类的项目,提出全寿命周期建设过程中的项目管理模式,借助物联网及云平台来实现多方参与,全方位、多角度地控制海绵城市建设;系统地分析该项目管理模式,分别对全寿命周期中的概念阶段、规划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维阶段、拆除回收阶段设计各相关方因果关系,具体地分析相关方的相互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纲要的颁布,以深圳蛇口、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自贸区为重点的新型海岛地区城市建设迎来了高速度、高起点、高质量的蓬勃发展热潮,为适应新型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需求,海岛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孕育而生,其对于提高城市经济、环境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珠海横琴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对海岛地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海绵城市建设优化对策,以期为海岛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水污染、缓解城市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动力机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成熟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在对海绵城市建设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分析的基础上,类比系统动力学原理对海绵城市建设动力机制的作用原理、影响要素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河南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就是内外生要素、动力机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作用的过程。海绵城市建设动力机制是一个以内外生要素为形成基础,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动力诱因,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发展路径的良性循环动力。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海绵城市的内涵与定义,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现状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经验,提出海绵城市的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海绵城市建设是对传统城市建设中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深刻反思的成果,是现代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大型重工业城市之一,人口众多、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短缺。以建设沈阳海绵城市为例,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集蓄与利用方案以及实施重点,为沈阳市乃至国内海绵城市的设计与管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建设海绵城市的视角出发,围绕基于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的给排水设计要点展开探究。在对海绵城市相关理论以及建设需求进行详细介绍之后,针对目前城市给排水设计现实情况,在综合考量海绵城市建设需求以及现阶段给排水设计问题的基础上,对市政工程给排水设计要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能够借助以下研究和探讨,可以从理论研究层面为城市给排水设计工作的优化提供更多的合理的借鉴意见,由此来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科学合理地对海绵城市建设风险实施评价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管理、技术、环境、经济和社会五个维度建立了海绵城市建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将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两种方法结合,提出了基于灰色直觉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风险评价模型;最后,以重庆市海绵城市试点新区悦来新城为例,对其建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海绵城市建设风险评价方面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当今时代背景下,海绵城市建设成为了我国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能够良好缓解城市发展当中出现的内涝以及水资源短缺的现象。针对海绵城市的有效建设来讲,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环境实现良好有效的设计处理,这种生态选择尤为关键。文中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理念,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生态设计模式应用要点,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的生态选择策略。  相似文献   

17.
城市规划的意义在于在美化城市形象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在社会对环境以及资源问题逐渐提高重视的今天,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本篇文章主要就海绵城市的建设措施进行了分析,在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了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并重点就解决措施展开了讨论,最终得出了行之有效的海绵撑死的建设方法,希望能够为城市建设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绿色生态城区的建设中,合理、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是规划设计海绵城市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文章界定了绿色生态城区和海绵城市的定义,对海绵城市的规划思路展开了分析,以期为完善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7)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是能够在城市内涝灾害严重的时期将水分吸收或储藏起来以降低洪涝灾害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待水资源短缺时期可以将储藏的水资源释放出来,供人们使用,使城市建设能够拥有海绵般的特性,虽然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它代表了城市建设的美好愿望。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新型建设理念的支持,因此每个城市公民都有义务为城市建设提供合理的分析和设想,本文笔者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设想,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需求与自然环境之间逐渐出现了一些矛盾。而近些年频发的雨水淹没城市的情况也说明了我国城市在排水工程建设上的不足。为了打造更舒适的人居环境以及实现更友好的自然关系,建设海绵城市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以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为研究对象,说明了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内涵,论述了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的重要应用价值,最后重点探讨了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技术的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