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及整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人格理论的重要概念。自我同一性是大学生在寻求自我发展、寻求自我了解与自我追寻的必然历程。文章认为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及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会碰撞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混乱的原因,从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理想的我和现实的我,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物质的自我、社会的自我、精神的自我三个维度进行自我同一性的整合,促使大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建立的关键时期。当代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带来影响,导致自我同一性发展的过程面临危机。从社会转型、社会文化以及教育价值取向三个方面讨论造成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社会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调适方法利于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3.
埃里克森创建了以自我同一性为核心的人格发展渐成说。他认为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是一个终生的过程,但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青年面临同一性危机,处于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正处于同一性危机期,埃里克森的理论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课程内容、专业设置、教育方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处于青年期的硕士研究生,生理、心理、价值观已日渐成熟,同一性理应得到一定的发展,但面临着学业、就业、经济、感情、家庭和社会等现实和压力,研究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并不容乐观,本文结合当前研究生特点,分析研究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研究生自我同一性协调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同一性与人的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在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应根据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以促进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完善,从而实现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埃里克森的青年期人格发展理论 ,强调“自我”和情感的作用 ,又考虑到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要使青年期人格健康发展 ,就必须完成青年期的心理社会任务—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强调必须为青年提供完成心理社会任务必要的社会条件。同时 ,防止消极同一性的产生。埃里克森的青年期人格发展理论对高校的人格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应取其精华 ,去其不足 ,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7.
刘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4,(36):213-215
当前,社会正处在变迁与激烈的竞争中,大学生的生存压力逐渐增大,进而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出。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自我同一性危机是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基础原因,本文在分析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辅导员应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危机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四十年来,自我同一性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国外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领域,国内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自我同一性研究聚焦在对自我同一性测量工具的修订、影响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因素及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发展状况、自我同一性与其他心理侧面的关系方面。培养和促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积极发展,对于充分利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推动青少年的人格完善和心理成熟,具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E.H.Erikson)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为我们理解和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在概述了艾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与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介绍了马西亚(J.E.Marcia)、小柴木启吾、加藤厚、张日昇等中外心理学家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形成问题所进行的分析,探讨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始成年期个体的中心任务,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将对个体的社会适应产生不良影响。18~25岁的大学阶段正是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从内外环境因素出发,分析影响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因素,多维度分析了青年早期自我同一性建立失败的成因,并结合高校青年工作的实际,辅之以真实案例,帮助青年大学生构建自我同一性,为高校开展青年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我同一性是人格的核心,是个体成长的具有动力性的心理社会结构.当前,特殊的现实环境,使硕士研究生处于个体成熟的转折点上,其自我同一性状态呈现出发展阶段的延缓性、发展内容的不均衡性、发展过程的反复性、发展自身的终身性等特点.其根源在于个体探索经历的不足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探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使用"自我同一性测试量表"和"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问卷",随机整群抽取21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各维度显著相关;自我同一性影响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结论认为,自我同一性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密切相关,自我同一性对未来时间洞察力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自我同一性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使用自行编译的YoungK.S网络成瘾问卷,自我同一性形成度测量问卷对武汉市4所高校299名大学生进行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地位、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分量表上得分与网络成瘾问卷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网络成瘾行为会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有负面影响。②性别、现在的自我投入、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对网络成瘾问卷总分有非常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述,梳理了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有关沙盘游戏促进大学生自我整合水平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研究进行了阐述,认为沙盘游戏是一种表达性心理辅导方式,它具有绕开防御,促进无意识沟通,疏通内在能量等独特优势,个体沙盘通过无意识表达,可以缓解个体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促进个体自我和谐性;团体沙盘则通过象征游戏与成员间互动来缓解来访者人际交往方面困扰,两者都从不同层面促进了来访者的自我同一性发展,提升个案心理整合水平。因此,沙盘游戏对促进大学生自我整合具有一定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Three-hundred and eighty final year Undergraduates were classified into one of four occupational ego-identity (OEI) positions using the Student Progress Questionnaire (SPQ1). Evidence of the validity of the OEI classifications was found in that their distribution by Faculty was as predicted from previous research. Male students in the four OEI positions were shown to vary in levels of course satisfaction in directions indicated by Waterman and Waterman (1970). Equivalent results were not found for the female group. It is suggested that course satisfaction is a dubious criterion of course quality, in that such ratings may be biased by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Erikson's theory of adolescence may be biased towards a masculine psychology. A view of course satisfaction involving the parallel processes of identity resolution and identification is proposed. This view is seen to be consistent with current research in the area of job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立足字本位理论,在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各个层次作了探讨,认为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利用"字本位"这一凸显汉语特点的理论,会方便少数民族学生认识、记忆、掌握汉语,更好地促进新疆的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7.
异域教育理论需要中国化是由教育理论自身的特性所决定的.而异域教育理论中国化的目的则在于解决中国教育实践的问题,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因此,在学习、借鉴异域教育理论时,就需要确立一种中国立场,拥有一种主体意识,就需要教育研究从知识陈述转换为实践探求。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驱动主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存在的主体性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性有效发挥的规律性把握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实现自我与自我实现的逻辑关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当下全球化日趋成为现实的语境下,殷国明先生着力挖掘并适时提出的"中国文论普世价值论"是跨文化研究视野下文艺理论创建的一种新尝试.这种尝试,不仅体现为国人学者探索解决时代文化——文艺理论问题的一种实践勇气,更体现为国人学者对于"地球村时代"的一种人文胸襟和文化信仰.值得重视和进一步探讨、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共知识分子正回应微博技术的赋权,参与公共话语的表达,其微博生存存在多方面的问题和隐忧.微博“共景监狱”式的开放结构,使知识分子“虚妄的公共性”更为凸显.公共知识分子应积极介入微博空间,秉持批判与道义传统,以特殊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中观和微观政治话语的表达,彰显自身的中心话语权力,相应调整话语策略,推动公民交往理性和公民社会的建构.努力消解对其“虚妄公共性”的质疑,实现自我身份和公共价值的重新认同和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