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好学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喜欢的,都期盼的。我们恨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好学生。但是,好学生在哪里呢?在我们许多教师的心目中很难找到几个好学生,因为好学生的标准太高了,太难了。什么样的学生才能算是好学生呢?对这个问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评价一个学生是不是好学生,关键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标尺”,关键看老师用什么样的尺子去衡量学生。如果运用一个不合适的尺子去衡量,肯定找不到好学生;如果只用某一把尺子去衡量,可能就会有很多学生不是好学生;如果用各种不同的尺子去衡量,就会有很多学生是好学生。甚至有的班级全班学生都是好学生。  相似文献   

2.
如果一个学生撒谎,通常我们会用道德的尺子去衡量:如果孩子的话与事实相符,我们会夸他是好孩子、乖孩子;如果不一致,孩子就会被扣上“品德不良”的帽子。有的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样的老师是好老师?对于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核心理念的落实,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育不乏功利的今天,衡量一位教师的标准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学生的考分,有人说是教师的获奖,但是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学校的功能,思考一下教师的职责,思考一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就会逐渐清晰起来。好教师首先要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而且这爱与关怀能够拨动孩子们的心弦;好教师是在课堂上能够引领学生去自主探索不断发现学科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好教师还应该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唤醒和影响孩子,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那么,好老师,由谁说了算?校长说了不算,同事说了不算  相似文献   

4.
宋荣香 《学子》2014,(6):10-10
正教育需要评价,评价的意义不在于评价本身,而在于实现教育目标的最大化,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成功。我们需要建立与此相适应的个性化评价机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个教师。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多一批好教师。  相似文献   

5.
格鲁吉亚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阿莫那什维利认为,衡量教师好坏的一条重要标准是他的学生是不是有阅读的愿望.如果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阅读,那么这个教师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大部分学生都愿意阅读,那他就是一个好教师;如果班上全体学生都喜爱阅读、热衷于阅读,那他就不仅是一名好教师,而且是一名优秀教师.我们不妨看一看窦桂梅老师<丑小鸭>一课是如何利用阅读期待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  相似文献   

6.
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重新审视当下的教育,我们的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我认为教师应该像一名“根雕师”,能够在雕刻中发现价值、成色不同的根,并且能够因形利导,最大可能根据根的特点,雕刻出形态各异的艺术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根雕师”呢?一、善于发现“根”的特色根雕师之所以能雕刻出有价值的根雕品,关键在于他们能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看待根的价值,对待学生也应如此。一个班级由四、五十名学生组成,学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根”,存在着个性、能力和兴趣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如果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学生,一定会将学生分出三六九…  相似文献   

7.
蔡雪梅 《班主任》2006,(2):41-41
多年来的考试制度,使得用学习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学生的观念在我们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在学校里,有些班按学习成绩给学生分等,尤其是考试后要排名次,使得分数在老师、家长和学生心中,被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当我们用学习成绩这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时,能得到自信和成功喜悦的人又有几个?第一只能有一个,而大多数学生会在这种衡量中产生挫败感,渐渐失去自信.  相似文献   

8.
裤子作文     
毛老师是我们班主任,也教我们语文。他非常有趣,说自己是一个两面派。什么两面派呢?就是叫我们,如果写交给老师看的作文,写考试的作文,那么要按照老师上课教的要求写;如果是自己写作文,写了不交的,那么就按照自己的愿望写,想写成什么样就写成什么样。他问我们明白这个意思了吗?我们都说明白了。不过汪小中举手了,“那么我们自己写的不要交的作文可以交给你看吗?”毛老师说:“如果你愿意交给我看,那么当然可以交给我看。”汪小中仍旧有问题,“那么你是说我写得好,还是说我写得不好呢?”我们被弄糊涂了,他写的作文毛老师还没有看见,那么毛老师…  相似文献   

9.
差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差生肯定是必然的,哪个班没有几个差生呢。从成绩来分析。学生都是按照成绩排名的,有了第一名也就有了倒数第一名,怎么可能没有差生呢;从品性来分析,每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当教师用自己的价值标准去衡量班级学生时,有了道德优秀的学生也就有了道德不足的学生,怎么可能没有差生呢。可是,如果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谁被沦落为差生,则是非常偶然的了。哪个学生一进校门就愿意成为差生呢?可是,他们又是如何沦陷到差生这个地步的呢?  相似文献   

10.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逐渐变得优秀呢?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的正确体现将是学生学习优秀的关键!一.接受我们面对的现实一所学校招进什么样的学生,我们老师就必须面对什么样的学生!即使有老师调动到别的学校,你依然要面对该所学校所招的学生!如果我们不接受他们,言行情绪等都流露出"看不起"他们的倾向,那么学生也不会接受你这个老师,即使你是最优秀的老师,有最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法顺利让他们接受你——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接受我们面前的这群孩  相似文献   

11.
自然的数学课堂便是最好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法课上,涂荣豹老师给我们看《曲线和方程》课堂实录,要求我们针对课堂教学展开讨论。看过之后很多人就问:“这节课上得好吗?”要说这节课,我们可以罗列很多优点: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安排合理,板书流畅,教态自然等。但总觉得少了点东西,不觉得好。有的时候,一节课充满了很多内容,各种思想方法、解题技巧等,但也不觉得好。那“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好的?”这让我们多少有些迷茫。其实,对一堂课很难列出一些标准来衡量它的好坏。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评价,标准应该不是唯一的。如果用统一的模式去度量往往导致偏颇。课堂教…  相似文献   

12.
<正>当大浪淘沙,淘尽了这样那样的幻想,手中终于握住了终身的事业——教师。面对我们的终身事业,怎样经营好它呢?当然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上,做一个学生眼中的最好的老师。我曾经在班里做过一个调查: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你心目中的好老师?孩子们提出很多很多:一个好老师需要幽默,一个好老师上课轻松;一个好老师需要面带微  相似文献   

13.
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选择哪种生活方式,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人生目的。可是,教师的幸福来自哪儿呢?什么样的事情才可能增加教师的幸福感呢?很多教师说,如果我们的工作时间少一点,我们会有更多的幸福;如果我们的工资与奖金拿得再多一点,我们也会有更多的幸福;如果学校管理者能够更信任与理解我们,我们也会有更多的幸福;如果学生与  相似文献   

14.
正一、提问的准确性老师的提问语言对学生的思维有明显的导向作用。一位老师在教低年级的孩子读书时。读到词语"牛顿",老师便问:"谁知道牛顿是什么?"刚问完,好多孩子就嚷起来:"我知道,我知道,牛顿是一头牛。""牛顿是什么?"该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明确的。如果老师的提问是"牛顿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这样才会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思考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有很多问题我们都没有刻意去组织语言,而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去设置,这样的语言是否可以使学生理解,是否能够准确地表达我们想说的话?教  相似文献   

15.
“教是为了不教“,老一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如是说,此话的意思想来大家都明白,那就是通过教师的教让学生明白应当怎么去学,会积极主动地自己去学,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那么如何能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呢,也即如何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呢?笔者以为就得在学生的内心深处暗藏一位与之始终形影不离的“老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语文学科本身就是极具趣味的一门学科,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是否有心使其趣味贯穿在整个教学流程之中.如果语文课堂能让“趣“字大行其道,我们自然不愁学生上课无兴趣,又何愁学生学不好语文呢?那么语文教学中究竟有哪些“趣“字经好念呢?下面笔者就结合新教材和自身教学实践谈几条语文教学宜念的“趣“字经.……  相似文献   

16.
祝贵耀老师的课上得很感人,也很本色。我们说语文学科要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关键在渗透上。如何渗透?我们在祝贵耀老师的课上看到了一种很有创意、很有实效的做法。第一个策略就是"有创意地问"。通过"问",让学生去思考。思考什么呢?其实这节课的内容彰显的是一种价值观,一种人生观,做什么样的人才会  相似文献   

17.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 ,“作为老师 ,头脑中应该多有几把评价学生 (评价人才 )的‘尺子’或者说‘标准’ ,即要善于用不同的尺子来衡量学生 ,就会有更多的人才出现 ,假如只有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那就只有少数的优秀人才。”我们传统的教学评价却只有一个标准、一把尺子 ,那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过于重视教育的选拔功能 ,导致学生从入小学起就背上了沉重的书包 ,一切是为了升学 ,一切是为了分数。学生不得不每天完成大量的抄写作业、做大量的习题 ,没有了活动的时间、没有娱乐的空间 ,也就没有了创造的天空 ;家长为了给孩子设计一个美好的…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改走进课堂之际,笔者很荣幸地担任了课改教师.通过两年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懂得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而且还要依靠学生、保护学生,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许多好学生是教师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严师·慈母     
刘芬 《初中生》2016,(26):54-55
鱼儿离不开水.同样,作为学生的我们,又怎么离得开老师呢?有人说:“一个学生如果没有碰到一位好老师,那么他可能会成为一名潜在的罪犯.”由此可见,好老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多么重大的影响! 幸运的是,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好老师.她默默无闻却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用心血和汗水,精心地培育我们,让我们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她就是我们的班主任——陶佳红老师.  相似文献   

20.
火花     
人应该适应环境、适应社会。但不能一味去适应.因为无论哪个环境、社会中都有应该适应的一面和应该改造的一面。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而不管应不应该,一味地去迎合、去适应,那我们的环境、我们的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呢?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那样成熟,都熟透了,那我们的这个社会不是就衰老了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