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校史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史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校史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独特优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运用心理定势、利用从众心理、培养认同心理等方式,开展校史教育。  相似文献   

2.
刘青 《教育探索》2012,(1):140-141
校史教育资源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的作用.整合利用校史教育资源,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要加强校史研究,挖掘校史资源,二要整合校史教育资源,建设校史展馆;三要编写校史教育读本,设置校史教育课程;四要建设校史教育景观,开展校史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校史文化资源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的联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作用,通过深刻挖掘民大校史文化精神内涵,新形势下努力探索实现校史文化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4.
校史校情: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史校情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缩影,是高校德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校史校情教育符合德育认知、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具有独特的教育优势。高校可以通过校史校情教育构建大学生德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校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认识到校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创新校史文化传播形式,搭建校史文化的立体传播平台,推进校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6.
余友辉 《福建教育》2023,(21):43-44
<正>校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高职院校要把“校史+思政”视作育人的重要环节,切实认识立德树人视域下校史文化的价值与契机。因此,梳理校史文化与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相促的逻辑和理路,发挥校史资源的独特作用和优势,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性和亲和力,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校史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一、指向立德树人的“校史+思政”育人优势校史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有着合乎理性的价值支撑。探索以校史资源涵养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和图书馆文化的积极作用,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作用和独特优势,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与大学生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实践上应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9.
与高校其他课程相比,“大学语文”课程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拥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资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应以教育部要求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为契机,积极探索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发挥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校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优势的探讨,分析了影响校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因素,并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高校校报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1.
12.
A personal reflection from a student of Dr. Sipe showcases the power and humanity of his conversational prowess. In this reflection, a developing discussion with Dr. Sipe around Cynthia Rylant’s Missing May (1992) is connected to Roland Barthes’s concept of jouissance.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article we aim to highlight the issues we have encountered in teaching art curriculum courses on the primary BAEd degree programme. The main issues addressed are student self-confidence and the conditions which form barriers to active engagement in art activities. These we have addre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wide changes taking place since the Education Reform Act of 1988. Our concern is that students develop the confidence to implement change in accord with their own convictions. We describe how we support them in their developing autonomy through the various strategies we have developed including the recognition and transfer of prior knowledge and reflection on the process of their own learning.  相似文献   

14.
作为跨文化教育的教育:一场全球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并不是美国化或欧洲化,趋向标准化的全球化进程带来了新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困、苦难、战争、恐怖以及过度开发和毁坏自然。必须意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不可避免,并在教育体系中引入以和平与社会公正为导向的、旨在可持续性的跨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社会与自然中他者的能力。本文从多重维度对上述命题进行了探讨,并从概念与教学方式等角度分析了跨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5.
谈体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对高校人才培养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体育教育要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是同步发展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才是和谐教育。和平教育与发展教育密切相关,学校教育中的每一个课程都应当渗透和平教育。和平教育原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中,是人类共同必修的终身课程。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这一概念在我国教育界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实施 ,而体育教学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又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为此 ,着重阐述了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以及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对体育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在创新教育中,营造和谐民主的氛围,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像力,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责任心、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前题。在一切创造发明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特、新颖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联想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深化发展的产物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流思想。彼时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在同时期也进行了教育改革,并于1996年提出了"生存力教育"。作者对这两个教育理念在实施背景、内容政策以及培养目标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主权是一国处理其国内外教育事务的排他性权力.至高性是其本质特征.教育主权的至高性与绝对性相区别.当一国与他国开展教育合作时,由教育主权的至高性派生出独立性的特征.跨国教育合作中教育主权的应用有两个条件,一是合作双方存在文化和利益的冲突,另一是教育接受方做出其核心国家利益遭遇威胁的判断.后者也是教育主权的应用基础.我国的跨国教育并未损害核心国家利益,因此我们在强调、使用教育主权时必须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