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福建畲族族谱档案及其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滨 《档案学研究》2001,15(5):38-40
族谱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而对少数民族族谱的研究更有历史和现实的意义。本文拟对畲族人口占全国首位的福建省的畲族族谱档案分布情况、基本特点及其价值做一初步探讨。畲族族谱具有“谱头”保存有与本民族有关的盘瓠传说 ,除和汉族基本一致的排世外 ,还存有特殊的排行方法 ,有的畲族族谱汉化程度高等特点。畲族族谱研究有利于了解畲族族源及其迁移情况 ,是畲族人民寻根问祖、认定民族成分的重要依据 ,对研究畲族家族史、社会学、民俗学、民族学、华侨史、人口学等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火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族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在汉族有悠久的历史,后来在民族融合中,逐渐在各民族中开始出现族谱.族谱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3.
家谱族谱是中国古代宗法社会中主要记载宗族人物世系和记载宗族事迹的档案资料,它以特殊的文体形式记载着宗族的发展史,其中包括人口迁徙和繁殖史等重要内容。一、家谱族谱档案的重要作用。早在本世纪初,史学大师梁启超说:“我国乡乡家家有谱,实可谓史学瑰宝。将来有...  相似文献   

4.
陈湘 《图书馆》2023,(11):102-105
族谱记载着家族迁徙历史、家族成员血缘关系及事迹,是社会历史的缩影。由于当今族谱以民间收藏为主,其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与认可。各家族及民间姓氏、谱牒文化爱好者夸大族谱价值,并以此质疑并篡改官书。而一些学者又往往借口族谱中的一些讹误而全盘否定其价值,公藏单位亦多不予收藏,这都不利于对族谱的研究、利用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皇族谱牒,一般称之为“玉牒”。但“玉牒”一词,又有多种词义。就其指皇族谱牒而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整体上的皇族谱牒,而狭义上则仅指皇族谱牒中的一种。因而,在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时,就不能将所有资料中的玉牒与皇族谱牒完全等同起来。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须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宋代的皇族谱牒,由于立国较久,就难免前后有变;又由于宗室管理较为严密,就难免记载庞杂。加之皇族谱碟作为秘籍,宋人也极少能够亲睹,因而各种史书的记载便显得有些混乱。我们今天要想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就不得…  相似文献   

6.
谱牒作为记录性历史档案资料,以其丰富的内容承载着不同家族世代族系的繁衍、变迁的历史经过。满族谱牒形制问题研究是满族谱牒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满族谱牒的历史演进中"索罗条子"谱的分析,来确定其谱牒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皇族谱牒,一般称之为"玉牒".但"玉牒"一词,又有多种词义.就其指皇族谱牒而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整体上的皇族谱牒,而狭义上则仅指皇族谱牒中的一种.因而,在阅读和研究古代典籍时,就不能将所有资料中的玉牒与皇族谱牒完全等同起来.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须作具体分析.尤其是宋代的皇族谱牒,由于立国较久,就难免前后有变;又由于宗室管理较为严密,就难免记载庞杂.加之皇族谱牒作为秘籍,宋人也极少能够亲睹,因而各种史书的记载便显得有些混乱.我们今天要想对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就不得不首先进行一番考证.  相似文献   

8.
一张具有纪念意义的有百年历史的餐桌布,上面画的图和人名,犹如一株常青的大树,枝繁叶茂;一本发黄的线装书,破了皮的老家谱,抑或是崭新的印刷品,这就是民间流行的家谱,又名族谱.遍观字里,数百上千家姓氏都在续修族谱或存有族谱,以至于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国家谱文化景观.研究这种家谱的文化,考量这种文化的家谱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所谓农民祖传档案物,本主要指农村群众祖上流传下来的族谱、画像、诰命、字画等实物。目前,这些档案物在广大农村尚有一定数量,若能将其征集进馆,不仅可以丰富馆藏,反映地方特色,而且可以提高当地历史化品位,为经济开发或其他社会事业服务。我县档案馆从1992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此项征集工作,现在以寄存方式征集进馆的档案和物已有92件。其中族谱14套,明代圣旨6道、象牙笏板2个,手章1枚,明代官员及家人古代画像26帧,古代字画43帧。本试就征集和寄存当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谈点粗浅看法,向专家与同行请教。  相似文献   

10.
<韶山毛氏族谱>记载了毛泽东的家世,因而倍受世人瞩目.毛泽东,作为改变中国面貌的伟大历史人物,将是一个长远的研究课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早就渴望一睹<毛氏族谱>的原貌,以利于从毛泽东家世的角度,探索他的人生经历.吉林省图书馆馆藏<中湘韶山毛氏族谱>为研究毛泽东及其家世,也为研究中国家乘、族谱,研究中国社会学、民俗学,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中国社会,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实行君主世袭制与勋亲分封制。因而历代王朝对皇族(秦以前是王族)的世系支派,亲疏远近特别重视,设有专官进行管理,建立了系统完备的宗室世系簿籍,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历修不断的皇族谱牒。本文拟对历代皇族谱牒的源流演变,修纂制度和流传情况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在一般人看来,史官是写史之官,典籍是古代书籍,其实这种理解在先秦时期基本上是错误的,先秦史官不是文化官员,而是政务官,先秦典籍不是一般书籍,而是族谱和册令。先秦史官和典籍都与人口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闽台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族谱是维系闽台家族文化关系的重要纽带。文章通过分析闽台族谱概况和闽台族谱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提出闽台族谱信息资源共享云服务模式的总体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并从基本原则、基础架构、资源整合、服务标准等方面入手给出了闽台族谱信息资源共享云服务建设的具体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清代玉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碟。清代玉碟,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一般人看来,史官是写史之官,典籍是古代书籍,其实这种理解在先秦时期基本上是错误的,先秦史官不是文化官员,而是政务官,先秦典籍不是一般书籍,而是族谱和册令.先秦史官和典籍都与人口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地方重要文献之一的民间宗族家谱,它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及地方史实等信息,是研究地方历史不可多得的辅助资料,也是一笔民间的文化财富。这些族谱留存至今已属不易,如何保护好这些族谱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傅氏迁琼始祖及后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国史,县有县志,族有族谱,内容都是记载其发展的历史。族谱具有独特的意义,就是使后代明祖明宗,知道家族血脉的渊源,弘扬祖先的优良传统。我们傅氏子孙也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修好傅氏族谱.让她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一小部分,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本文将傅氏迁琼始租的有关情况作了综合性叙述。  相似文献   

18.
张卓 《天津档案》2006,(7):35-35
族谱作为某姓氏的家族史,记载了该家族历史上迁徙的过程,对于我们了解人口迁徙、人伦道德、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地方经济、宗族制度等都有很大的帮助。是不可多得的史料。目前,各地档案馆都收集了数量不等的族谱。开发利用这部分馆藏,不仅对开展学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满足海外侨胞、台湾同胞的寻根谒祖意愿也能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响 《湖北档案》2010,(3):9-12
一、中国古代谱牒档案的起源、形成与管理 (一)中国古代谱牒档案的起源 谱牒,又有族谱、家谱、宗谱、房谱、家乘、世谱、会谱、统谱等不同名称。是一种以图表书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形式。它以一姓一族的世系为纲,记述其来源、繁衍生息、婚姻状况、人物事迹等情况。谱牒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文献,  相似文献   

20.
1苍南姓氏文化现象的背景 苍南县是历史上的移民大县和姓氏大县。据了解,苍南县范围内民间现存的各种姓氏谱牒估计有200个姓氏、10000余册,而其中年代较早的有清乾隆五十三年、嘉庆二十四年纂修的陈氏族谱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