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 纵跳是排球运动员进攻和防守,争夺空中优势等最主要的基本能力。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证明,良好的弹跳能力不仅依赖于身体素质水平,而且还决定于正确的跳起动作技术。以下练习既可作为准备活动的一部分,又可作为排球教学课的一部分练习内容,还也可作为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排球运动发展进程中,无数比赛典型事例证明,排球运动员出色的弹跳在比赛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90年代,世界排球运动已呈现高空争夺的格局,空中制高点决定进攻的成功率。关于高空优势除了决定于运动员的身高外,出色的弹跳则是夺得高空优势的关键。有关运动员身高问题本暂不阐述。本就弹跳而言,哪些训练手段能够较快地提高排球运动员弹跳力。  相似文献   

3.
论排球“三跳”技术的发展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排球“三跳”技术,是指在比赛中的跳发球、后排进攻和跳二传三项技术。这三项技术是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为了组成新的战术变化形式,而派生出符合当今排球运动发展趋势的技术。“三跳”技术是排球运动中的主要技术,是比赛的主动进攻手段,是衡量优秀排球队的标志之一,取胜的有力武器。这三项技术动柞较为复杂,要求队员必须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弹跳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因素。排球比赛对抗激烈,双方队员运用各种技术组织多变战术,尽力通过有限的空间去争夺,取得比赛的优势。三项技术对控制空间内容的增加,都是运动员跳  相似文献   

4.
排球赛场运动员根据分工可分为主攻、副攻、二传、接应二传和自由人5种职责,不同职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负荷特点不同,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也不同.主要运用统计法和测试法对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点和专项身体素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认为:不同位置优秀排球运动员对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要求不同,或者说排球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具有位置特征.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在进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时,应该考虑专项身体素质的位置特征,确定不同位置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训练的针对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5.
排球专项弹跳力素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跳力是爆发力的一种 ,是指运动员的跳跃能力 ,是运动员速度、力量、协调性的综合体现。在排球运动发展过程中 ,排球运动员出色的弹跳在比赛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古巴女排独霸排坛 ,就是借助其出色的弹跳。日本排球专家研究得出弹跳力指数与扣球、拦网技术运用次数 ,成功率成正相关。尤其是现代排球的发展 ,世界排球运动呈现空中争夺的格局 ,空中制高点决定进攻的成功率。而空中优势除了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外 ,出色的弹跳是夺取空中优势的关键。因而弹跳力水平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队和一个队员水平高低的重要素质。佘敏克在排球运动研究的…  相似文献   

6.
邱金新 《山东体育科技》2005,27(2):95-96,99
弹跳素质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之一,弹跳素质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前、后排扣球、拦网、跳发球、跳传球技术的掌握和比赛的胜负,对能否成为优秀运动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中学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素质的训练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年龄阶段,合理安排训练的负荷量,把握好训练的最佳时间。探讨了弹跳力训练的具体方法及弹跳力训练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排球运动技、战术水平处于“进攻相对先进,防守相对落后”的状况。如何使后排防守水平迅速提高,始终是排坛体育科学工作者潜心探讨,教练员运动员致力深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运动心理学在体育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人们日益感到:在比赛中,排球运动员防守起动反应能力的优劣,是影响个人防守技术与全队防守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迄今为止,有关排球运动员该方向的研究资料不多,尤其是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探讨怎样使排球运动员起动反应能力提高及发挥的专题文献尚属少见,鉴于此况,本文采用“十进频率仪”和特制球场模拟板、无声启动器以及起动断电装置,从运动心理学角度设计实  相似文献   

8.
随着排球运动的飞速发展,排球运动员的弹跳能力在比赛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世界排球己经呈现出高空争夺的格局,空中制高点的控制对于比赛的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空优势除了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外,出色的弹跳能力则是取得高空优势的关键因素。影响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使弹跳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在比赛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就必须注重日常训练工作方法的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9.
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对排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排球比赛中进攻的速度越来越快,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要完成一次快速多变的战术配合。此外,攻防转换的节奏、防守反攻的节奏都明显地加快。因此,必须加强对排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训练,不断提高她们的速度素质水平,才能适应排球技术、战术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为了不断地选拔和培养具备良好的机能能力和身体素质、较高的训练程度及高难的运动技能的青少年选手充实一线队伍,我们必须注意从少年儿童抓起,对她们进行早期  相似文献   

10.
后排进攻简称为后攻,作为一项排球的新技术,现已被世界各国强队广泛运用在比赛中。伴随着运动员的身材和弹跳高度的逐渐增加,单脚起跳后攻技术已得到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成为进攻技术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单脚起跳后攻的发展趋势,单脚起跳后攻动作原理、技术特点、要点,注意的问题来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1.
软式排球与硬式排球教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软式排球和硬式排球的3项基本技术的统计以及他们之间的特点分析,认为软式排球在其掌握程度,应用效果及健身效果明显优于硬式排球,建议其今后应加强对软式排球的推广,促进软式排球的推广,促进软式排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同时,也为掌握好硬式排球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文献资料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的技术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两者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气排球的技术源于室内排球,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随意性;室内排球的技术经过多年的演变和改进比较成熟和稳定.建议对气排球技术在保持其项目特点的基础上参照室内排球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以促进该项运动更好地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4.
Volleyball     
The purpose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detect whether differences exist concerning the dynamic and kinematic parameters of vertical squat jump (SJ) on rigid (RS) and sand (SS) surface. Fifteen elite male beach volleyball players (age: 25.6±6.2 years; height: 188.0±3.5cm; body mass: 83.2±6.0 kg; mean ±SD, respectively) performed SJ. Force platform and kinematic analyses were used with paired sample T‐tests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ces. Vertical jump height was significantly smaller (p < .001) on SS than RS. Maximal force and maximal powe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RS than SS (p < .05 and p < .01 respectively). Impulse time was larger in SS but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286). Kinematic analysis reveal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s of ankle joint during starting posture (p < .01) and of hip joint at the moment of take‐off (p < .05). Ankle joint range of motion and angular velocity was larger in SS (p < .05). In conclusion, SJ height on SS was smaller than on RS because of the compliance and the instability of the sand. This resulted in a reduction in maximum force and take‐off velocity. Furthermore, the compliance of SS made it hard for the ankle to push along the vertical axis of the movement of the body and as a result it slipped behind in an attempt to maximise propulsion. As a result, the body tries to balance and equalise this movement and move the hip to larger extension.  相似文献   

15.
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竞赛规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气排球与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气排球竞赛规则的制定侧重于娱乐健身,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竞技性较强。建议对气排球规则进行一定的修改,以适应其在低年龄层次中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6.
融运动技术、健身、娱乐、观赏于一体的气排球运动,是我国自1905年引进普通竞技排球以来,国内自主创新发明的实用新型排球项目。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访谈等方法对气排球与室内排球裁判执法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气排球与室内排球裁判执法的不同之处进一步研究,并提出裁判员在执法过程中的公平性和准确性,为提高裁判工作能力和水平,推动气排球和室内排球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沙地与室内排球若干技术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追踪调研、统计比较、录像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探究沙地与室内排球若干技术的异同点,试图两者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气排球运动的健身观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永铭 《福建体育科技》2001,20(3):29-31,42
老年人参加气排球运动 ,对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影响。但是 ,若盲目性地进行锻炼 ,也会发生关 节、韧带等运动器官的损伤。原因是对老年人日益衰变的解剖生理特点认识不足。为此 ,要研究适合老年人体质和健康状况特点的锻炼方法和手段 ,使气排球运动沿着以康乐为宗旨的方向进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以及中国排球运动的自身特点,在不同时期中国制定了相应的技战术指导思想。本文阐述了不同时期技战术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其对中国女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等科学研究方法,对气排球竞赛规则与室内排球竞赛规则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气排球竞赛规则的制定更注重于健身与娱乐,这样就降低了运动员对技术的重视程度,降低了比赛的激烈性和观赏性,而室内排球的竞赛规则竞技性较强。建议通过比较分析对气排球竞赛规则进行一定的修改,这样就有利于其在大众体育运动中的推广和普及,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气排球运动的开展,提高运动参与者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