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高层建筑用耐火钢的发展和应用情况,以及耐火钢的性能和微合金元素在耐火钢中的作用,为国内进一步开展耐火钢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金相组织观察、常温和低温力学性能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X21Cr Mo V121钢显微组织和低温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回火热处理后,微观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而强度及硬度逐渐下降。为了获得较好的低温冲击韧性,此类钢较好的热处理工艺应为1 050℃加热保温1 h淬火后,在720℃加热保温2 h空冷。  相似文献   

3.
针对火电厂常用高温高压螺栓材料25Cr2Mo1V钢常由于松弛失效导致脆性断裂事故,从高温持久强度的性能研究入手,结合双对数外推法理论,用高温强度持久试验结果,对钢异质接头实现量化说明。  相似文献   

4.
添加Sn、Ni元素对热浸镀锌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EM、BSE和EDS等技术研究了在锌浴中添加Sn、Ni元素后含0.36%Si钢热浸镀锌合金镀层的生长动力学及组织变化。结果表明:Zn—Sn—Ni合金浴法能够有效抑制含硅活性钢镀层的快速生长,获得厚度适宜、组织致密的镀层。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弧炉熔炼和急冷快淬吸铸的方法制备Ni-Fe-Ga-X(X=Si, Ge, Al, Co)合金,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Si, Ge, Al, Co元素合金化对Ni-Fe-Ga合金显微组织、晶体结构和马氏体相变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 Ge, Al替代Ga元素后,室温下表现出良好的热弹性马氏体特征,随着其含量增加,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特征温度线性下降;而Co替代Ga元素,具有M+γ双相显微组织结构,其相变特征温度随Co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电子浓度和晶胞体积是影响Ni-Fe-Ga-X合金马氏体相变特征温度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随着电子浓度的增加,合金的马氏体相变特征温度升高;另一方面,晶胞体积收缩也有利于提高马氏体相变特征温度.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相观察、冲击、拉伸和硬度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二次回火温度对0Cr13Ni5Mo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二次回火后,组织以较细的板条状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强度及硬度近似直线降低。  相似文献   

7.
Gr2合金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应用于各个领域.采用金相、化学、硬度分析等方法对某Gr2合金棒材中的两处亮斑展开研究,通过对亮斑部位和基体的显微组织形貌、化学成分和硬度的研究,发现缺陷部位显微组织与基体存在本质差异,得出亮斑出现的原因是材料热处理时局部升温过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采用金相观察、冲击、拉伸和硬度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二次回火温度对0Cr13Ni5Mo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二次回火后。组织以较细的板条状回火马氏体为主;随着二次回火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冲击韧性呈上升趋势,强度及硬度近似直线降低。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蔓延焊接技术进行紫铜T2和Q235钢强磁场条件下焊接工艺研究,通过焊缝组织形貌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利用自蔓延焊接工艺可克服异种金属之间性能差异,通过合金元素扩散可使焊缝形成良好的冶金熔合,其平均强度达275.8MPa。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各种不同作用,使钢的各种性能得到了改善,说明了合金钢与非合金钢的不同之处,特别是合金钢的力学性能比非合金钢好.以及合金钢具备的一些特殊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Ti-15V-10Al合金。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对合金的组织与成分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各组织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粉末冶金法制备Ti-15V-10Al合金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 450℃。该合金主要由Ti3Al的基体相和Ti0.8V0.2析出相组成。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析出相呈先细化后粗大、总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合金的密度逐渐增加,显微硬度先增加后减小,在1 450℃时达到峰值451.6 HV。  相似文献   

12.
运用热模拟技术,硬度测量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简单成分的含Mo微合金钢的析出行为。结果表明:含Mo0.33%时,Mo在奥氏体变形后弛豫没有析出产生;在525℃时效过程中形成硬度峰,Mo在Δ基体中发生沉淀。Mo与微合金元素Nb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Al-Zn-In-Si-Mg系合金牺牲阳极的金相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金相显微技术、能谱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 ,研究了合金中元素Mg的含量对牺牲阳极Al Zn In Si Mg系合金的晶粒尺寸、偏析相等微观组织的影响 .结果表明 :添加 1.6 %~2 .0 %Mg的晶粒细化明显 ,偏析相MgZn2 在含 1.0 %Mg的合金中开始出现 ,含 1.6 %Mg时分布均匀 ,并随Mg的不断增加而增加 .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变焊接工艺参数,在不同的焊接热输入条件下对3 mm厚TC4钛合金进行钨极氩弧焊焊接,焊后观察了接头组织,测试了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并结合断口形貌特征分析了接头的断裂方式和焊缝元素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在四种焊接热输入条件下,焊缝组织均为单一的针状α′马氏体编织而成的网篮状组织;焊缝中心部位的显微硬度值最大,在热影响区存在一个明显的软化区;焊接接头的抗拉性能良好,弯曲性能普遍不佳,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值偏低,接头塑韧性较差,接头断裂方式以脆性断裂为主;焊缝区的主要元素成分为Al、Ti、V,无其他元素的出现,表明焊接过程中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金属材料是冷、热加工的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在讲授要给学生一个清楚的脉络:明确钢的元素组成、各组织元素对其性能的影响、热处理工艺对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其他元素对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多种合金元素在改善镁合金流动性能方面的作用与机理,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添加合金元素提高镁合金流动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总结展望了合金元素在改善镁合金流动性能方面的积极作用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王子瑜 《考试周刊》2015,(4):194+84
本文设计了三种含铌量不同的微合金试验钢,采用热处理模拟方法研究了900℃奥氏体化550℃等温处理后试验钢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低铌钢热处理后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加少量板条贝氏体铁素体,随着铌含量增加,试验钢组织中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含量明显增加,且组织细化,同时随着铌含量的增加强度提高,中高铌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可达到400MPa水平,且屈强比较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干湿交替腐蚀增重实验测定了Q345钢和耐候钢09CuPCrNi的耐腐蚀性能,并用扫描电镜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观察,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耐蚀机理。结果表明,耐候钢09CuPCrNi的耐腐蚀性能优于Q345钢;发现两种钢均存在由Fe+30(0H),Fe0(0H)和Fe3O4组成的锈层,但二者锈层的致密程度有明显区别,Cu、P、Cr和Ni合金元素在锈层和锈层—钢基体界面均不存在富集现象。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国内外相关资料,介绍了钢铁材料耐蚀研究方法,阐述了钢中合金元素、夹杂物对耐蚀性的影响。指出了通过冶炼轧制工艺控制钢中夹杂的形态与分布,进行低生产成本耐蚀钢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S25C与SUS405钢的真空扩散焊接的变形率、抗拉强度及硬度.金相及显微分析可见,在焊接接头的结合界面上,S25C钢一侧存在脱碳层,SUS405钢一侧存在增碳层,这是造成接头组织分布及硬度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还采用电子探针进行了微区分析,研究了碳、铬元素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