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作为城市休闲、游憩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城市旅游开发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RBD的发展对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丽江花马街RBD为典型案例,分析了花马街RBD在丽江城市发展中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从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经济、政策环境、游客身心健康需求市场前景和亚运场馆旅游资源开发、游客客源市场开发及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开发趋势等方面分析了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条件与趋势,并针对性提出广州应抓住后亚运时期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经济、政策环境和游客身心健康需求市场前景优势条件,以及亚运场馆旅游资源、游客客源市场和特色体育旅游产业开发的趋势,通过实施建设广州现代体育旅游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构建亚运城市体育旅游公共游憩空间系统和城市体育旅游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等开发策略的落实,实现后亚运时期广州城市体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城市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采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2003—2023年中国知网(CNKI)及Web of Science核心合辑收录的期刊文章,梳理国内外公园游憩空间的相关研究发展脉络。结果表明:(1)公园游憩空间发展经过了初步发展、波动发展、快速发展三个阶段。(2)国内外公园游憩空间主要研究内容有差异:国外研究热点集中在游憩行为与偏好、游憩服务、游憩空间分布与功能提升,而国内研究视角关注于游憩需求及偏好、游憩空间景观策略、游憩空间利用与管理。(3)就研究趋势而言,国外倾向运用新型技术的量化分析,国内倾向研究游憩服务评价与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4.
摘要:体育旅游空间结构是体育旅游活动在区域投影及空间表现形式,既揭示了体育旅游的空间布局,也反映了体育旅游的发展规模与发展程度。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对日照市“水上运动之都”的空间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分析大型体育赛事对日照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日照市打造“水上运动之都”城市名片,对城市体育旅游空间节点、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流、旅游空间布局和旅游空间影响力等旅游空间结构要素产生影响,促进了城市旅游空间布局和优化。分析日照市体育旅游空间结构发展停滞的致因,认为采取培育特色水上运动旅游空间、完善赛事旅游空间活动体系、扩大赛事旅游空间影响力、拓展水上运动文化空间、建立智慧体育旅游空间等措施,可为优化水上运动体育旅游空间布局,促进日照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乡村拥有丰富的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针对国内家庭(亲子)游旅游儿童教育动机,在学界具身认知视域研究范畴基础上,探讨了浙江省乡村旅游儿童个人发展策略,在乡村旅游游憩空间内鼓励亲子动手协作,微习惯拓展逻辑思维,具身化的旅游体验提升儿童教育效能,既使亲子关系更加和谐,又满足了乡村旅游家庭(亲子)旅游儿童教育动机。  相似文献   

6.
将TOWS矩阵分析法借鉴到西宁城市旅游发展战略制定中。首先对西宁城市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四组不同的战略组合,即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利用这些战略组合,结合西宁城市旅游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旅游发展战略即产业融合战略、城市特色战略、形象提升战略、比较优势战略、空间分区战略。对西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水运港站从单一客运功能向旅游复合功能转变,在借鉴国内外典型水运港站复合功能转型及滨水区旅游功能改造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水运港站旅游功能转型的方向和基础条件,提出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房地产开发、创意产业集聚、邮船经济发展、公共景观空间以及港站社区和游憩商业区(Recreation Business District,R...  相似文献   

8.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舟山海上花园城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相辅相成,在全域旅游理念指导下建设海上花园城,旅游业成为城市区域空间内产业融合的纽带。文章界定了全域旅游下海上花园城的内涵、海上花园城旅游休闲空间结构的内涵、外延与构成,通过旅游休闲资源空间分布结构、旅游休闲交通线空间结构、对外通道空间结构、客源地市场空间结构、旅游休闲网络空间结构五个构成要素的实证分析确定了旅游休闲空间结构优化的应然性,最后依据"地理空间—产业空间—网络空间"的脉络提出旅游休闲空间结构优化的具体路径,使舟山海上花园城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同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东北亚旅游经济合作的现状与旅游合作发展的良好势头的基础上,检视了有碍该地区旅游合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的基本构想:建立合作的机制和制度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要保证;应加强东北亚旅游比较优势的研究;区域旅游跨国交流的平台应当首先定位于城市的层面;积极拓展各国旅游企业跨国经营的空间,为最终建立东北亚大旅游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南明区位于贵州省中部,是贵阳市两个主城区之一。全区林业用地面积7387.6公顷,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38.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8.73%。近年来,南明区林业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对林业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发展思路不清晰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大力发展城市生态公益林、巩固发展种苗花卉业、重点发展精深加工业、提升城市森林旅游品牌、辐射发展乡村游憩业、健全管理机构、提高科技含量等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广场是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城市精神的最佳载体,亦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全方位体现.位于今西安市南北轴线上的朱雀广场和南门广场在布局上不大合理,今后在对其进行改造中应从心理学、美学、建筑学等角度进行综合考虑,使其充分发挥城市广场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体育场馆与城市功能及形象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指出体育场馆对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的作用和意义,同时对体育场馆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区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问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湖南省当前城市社区体育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依据湖南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和特点,湖南经济与小康社会时期"全民健身计划"总目标,找出了影响湖南社区体育发展的因素,提出了湖南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体育场馆设施与城市功能及形象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首先指出体育场馆设施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后分别就其增加和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和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体育场馆设施与城市本身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古都西安的发展变迁及其与历史文化嬗变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安在从西周初被建为国都迄今3000余年的发展历史中,在其前2000年作为周、秦、汉、唐等16个王朝与政权的都城,对国内外历史与都邑营建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其后的由唐末至清末的1000年间,虽不再为都,仍是中国西北,乃至西部的重要都会;在近100年之民国与共和国时期,经历了向近代化转化,现正向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目标迈进。推进这一历史演变过程的思想、精神要素是内涵丰富传存不绝的中华文化。今后仍需要借重中华文化中保护历史文脉、实现人与自然及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存等理念来建成既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又具有国际化都市品位的新西安。  相似文献   

16.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从大型体育赛事概念入手,总结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城市发展的范围、特征,并从作用过程和作用方式两方面对其机制进行探析。结果表明,经济是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城市发展的动力源泉;社会是大型体育赛事影响城市发展的核心内容;生态环境是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大型体育赛事是以触媒的方式作用于城市发展的。  相似文献   

17.
城市文化软实力是在软实力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它涵盖了城市文化和软实力两个内容,但并不是两者的简单叠加.文化软实力与城市综合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城市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城市之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研究、探讨和认知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一个城市及其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理论探索、古都研究、其他历史城市研究和历史城市地图编纂等四个方面,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的发展脉络和研究状况。在综述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发展中存在的三点不足。  相似文献   

19.
以社会学为研究视角,对"城市体育符号"的内涵和维度等基本内容进行探索和分析,指出,城市体育符号可以分为人、事、物三个维度,并以北京和上海为例进行具体阐释.进而对城市体育符号的打造进行研究,认为城市体育符号打造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为理念,与城市发展同向同步;应坚持与城市文化气质相吻合、与城市居民主体感受相适应、与城市文化生态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在具体操作上,要纳入城市整体规划,植根于城市本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旨在通过城市体育符号的打造勾勒城市性格、展现城市魅力,为创造独特的城市品牌和美好的城市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镇空间结构演化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以西北干旱区内蒙古巴彦浩特为例,重点分析其城镇规模、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动力机制。20世纪80年代以前,巴彦浩特城镇空间扩展缓慢,新着新区的建设,城市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其用地扩张主要表现为新区用地的不断蔓延,老城区则由于受到地形条件限制及经济中心的转移影响,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从总体上看,巴彦浩特城区空间遵循“先主要道路两侧发展,后地块内部建设”的发展规律。城镇空间演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政府层次、经济层次与社会层次3个方面。在不同发展阶段,各种动力的作用效果是存在差异的。经济发展是最基本的动力,政府调控是重要的因素,对巴彦浩特而言,有时甚至是最重要的。交通因素的影响效果目前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