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信息资源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网络环境对馆藏信息资源的结构、获取方式、经费分配、质量评价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要运用现代的、系统的、“大图书馆”的新思雏来加强馆藏信息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2.
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馆藏中的使用性馆藏将逐渐超过物质性馆藏,形成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将引发图书馆的变革,使图书馆从文献为中心的模式转向以服务为中心的模式,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机遇也提出新的挑战。国内外的网络技术研究将是数字图书馆一体化发展的技术基础与动力。上海教育网络图书馆将开发的“智能化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推播技术”、“个人数字图书馆”是面向用户的信息一体化主动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高校馆藏建设特点剖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通过与传统馆藏建设的对比研究,从文献采访工作流程、信息资源结构与获取方式、馆藏的动态管理三方面揭示了新的信息环境下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的虚拟馆藏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数字化时代使图书馆馆藏的概念发生了变化,虚拟馆藏将成为现代化图书馆馆藏发展的方向。介绍限虚拟馆藏的概念、特点、信息组织的方法,并就建设虚拟馆藏应遵循的原则,它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文献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传播分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类。图书馆的传播活动主要是文献传播,但它离不开人际沟通。进入20世纪90年代,网络信息成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信息资源,网络已成为电子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使图书馆的馆藏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藏书建设是图书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关系到图书馆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文献资源体系。新的信息环境下,电子信息资源急剧增加,信息服务网络迅速发展,用户信息需求多元化,使图书馆馆藏内涵、资源结构、资源获取方式,馆藏质量评价标准、文献资源保障方式等,都显示出与传统图书馆的不同,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馆藏”局限,为图书馆拓展信息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论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王科 《图书馆》2003,(3):42-44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读者的需求、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方式、方法也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以及网络时代图书馆的特征、图书馆服务的特点,提出网络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马竹君 《兰台世界》2006,(16):42-43
网络环境下,人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选择、获取和使用在行为、方式和能力上出现了质和量的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图书馆不能只局限于向用户提供文献,而应提供包括“实体”馆藏在内的所有网络上的可得信息。  相似文献   

9.
OCLC开发一项名为Publisher Collection Analysis(出版商收集分析)的新服务,此服务是针对与图书馆有业务往来的出版商。“出版商收集分析”使出版商能通过Woridcat获取采购该出版商出版物的图书馆馆藏信息。这项服务已于2007年7月推出,图书馆也能通过Firstsearch获取出版商的出版信息,以作为图书馆年度采购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周恒伟  胡石娇 《大观周刊》2012,(33):189-189
传统观念里人们习惯从图书馆获取信息资源,图书馆也曾以自己的纸本书的馆藏量的巨大而引以为豪,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馆不再是能够获取信息资源的唯一场所,纸质图书终将无汝抵挡数字化的车轮,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当前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地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挑战。所以图书馆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加犬网络信息服务力度,更新理念,增强信息管理和开发项目的力度,为读者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馆藏资源组织的变革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转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馆藏资源数字化”与“网络资源馆藏化”两个方面分析了目前图书馆资源组织发生的变革。指出图书馆服务工作直接的依托是馆馆资源的建设,服务工作必然随着馆藏资源的变化而变化,并结合实际阐述了现今图书馆服务工作转型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在网络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信息源的时代,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获取技能的现状,讨论了高校图书馆应把网络信息获取技能培训作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利用在线调查平台“调查派”,针对中科院科研人员进行数字环境下科技信息查询利用行为的调查分析,勾勒出科研用户在新形势下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以及对图书馆提供的“一站式”检索等服务的了解与利用情况,试图反映出当前用户对科技信息获取与利用的主要方式与特点.针对调研结果,提出图书馆应发展和完善“一站式”检索、嵌入用户界面的服务系统等应对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有了较强的兼容性、使信息用户具有了集聚性和吸引性,但是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服务理念落后、馆藏结构体系不能适应“互联网+”的要求、图书馆日常工作管理制度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树立“互联网+”服务理念、调整馆藏结构、更新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的观点,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网络环境下的馆藏信息资源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络环境对馆藏结构、读概念、馆藏资源获取方式、馆藏质量评价变化的影响入手分析,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馆藏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资源采集与利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息资源的产生与发展,网上信息资源的剧增,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结构、获取、管理馆藏资源的方式及图书馆人员的知识结构等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新形势下如何采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界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7.
e时代图书馆外文书刊建设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e时代,国外信息资源的出版、发行和推广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本文略举一些外文书刊采访人员应该关注的具体变化实例与采访方式,旨在使国内图书馆的藏书建设与发展能够符合时代潮流,并能充分利用e时代的技术和优势,使图书馆可以节省更多的经费并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芬兰学者萨佛雷连提出的“ELIS”相关理论和模型,对海珠区图书馆的读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读者的日常信息需求、阅读目的和兴趣均呈多样化特点,电脑和网络已成为读者获取信息和开展阅读的重要途径,读者对图书馆满意度很高,但仍希望图书馆可以在馆藏、活动、服务、宣传和管理等方面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文献资源存在形式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读者的信息行为,也弱化了资源对图书馆意义的构建。在此背景下,提出图书馆应对上述变化的策略,为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通过理论和案例分析,重新审视资源对图书馆存在的意义,重视读者获取信息资源的自主性,探讨图书馆资源和读者信息行为的相互影响,指出图书馆应该重点在馆藏方案、建筑空间和存在形式上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以加快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高校图书馆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保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校图书馆应该而且能够承担网络学术信息资源保存的重任。目前,高校图书馆通过学科资源导航、学科信息门户、特色馆藏建设等方式选择、获取并保存网络学术信息资源,增加充实馆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