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个词、一句话只有进入了某个具体的语言环境,才具备某种确定的意义,产生一定的表达效果,这些不是词典中所能查得到的静态意义,也不是读者直截了当就能看得出的平常内涵。如果断章取义,或者望文生义,甚至凭空臆断,就势必蹈入阅读理解的误区。因此,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依据语言环境,捕捉有效信息,通过解读把脉,推敲揣摩,听弦外之音,悟言外之意,品个中真味。  相似文献   

2.
诗歌语言的审美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语言的意义而言,普通语言学的语义与语言美学中的语义并不是同一概念,后者比前者的外延和内涵都要大得多。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考察,语言“所表”和“能表”的“意”有符号意义、语境意义、审美意义、文化意义等,诗歌语言所展现的就常常是符指意蕴之外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运用语境理论,论析语境对语言意义理解的影响,揭示语言交际环境中语义的理解依赖于语境及语境对语义的影响与作用这一相互关系。在语言交际中,注意纵横结合和与之相关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就能准确地把握和区别语言意义的外延和内涵,获得无误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一位英语教学专家说:“把英语课变成一个磁场,磁场中的一切就会变得顺其自然,也就会有自然的开口、自然的交流、自然的思考。”我想到了情境,情境是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语言环境。在适当的情境暗示下,语言的建构习得就能像母语习得一样自然生成。因此,新课标也强调指出,要创设良好的语言情境,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习得语言。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具有真实意义,使教学无痕自然发生的情境是有效情境;  相似文献   

5.
黄桂林 《河北教育》2005,(17):16-17
词语是汉语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它具有组合灵活、内涵丰富、运用方便等特点。文章中词语的性质和意义,不是借助外表形态的变化来显示,而是在上下文具体的语境之中,让读者去灵活地感悟的。同一词语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意义不同,不同的读者对词义的领悟不同。因此,重视词语学习的研究,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感受其内在形象,体会其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6.
1.儿童是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学会语言的。儿 童的语言获得是环境与儿童自身相互作用的结果。 虽然几乎所有的儿童都能自然地获得语言,但如果 没有相应的语言环境,语言获得便是不可能的。这 种语言环境是整体式的。所以,早期抚养者(多为 母亲)的语言能力和沟通特点往往影响儿童的语言 发展。 2.儿童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的。儿 童不是为了储备而学习的,也不是先学会基本功再 进行实际演习而逐渐掌握的,而是一开始就在听, 在试着理解,试着表达。经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 不断试用,他出现突然的进步。因此,在做中学、 在…  相似文献   

7.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能像“数学”、“物理”等学科用逻辑去推理,它是一种“技能”或“活动”,就像学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泡在水中(环境中)去游,才能学会,并不是通过教授有关英语的知识,就能学会说英语,所以语言教师最有害的缺点就是讲得太多,试图以教代学,而结果往往是教师满堂讲,学  相似文献   

8.
用课堂教学语言营造英语语言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课堂教学是英语学习者所需要的最便捷的语言环境,这一语言环境是通过英语教学语言来实现的.英语教学语言是英语学习者能获得的重要语言环境之一。本文就用课堂教学语言营造英语语言环境的必要性、英语教学语言的概念、特点及其作用作简浅论述。  相似文献   

9.
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体现在英语教学中,就是要着力“培养学生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传授语言知识,过多的做语言形式的练习。因此,增加语言实践的量就成了外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笔者以为,“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作为基本教学要求,必须以“创设语言情境、创造良好气氛、创建良好师生关系”为前提,“三创”围绕“一增”,成为有机的整体,就能增强学生的内在求知动力,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良好的口感、语感,学到“活”的英语。  一创设语言情境,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激…  相似文献   

10.
英语副词too和连词but有时带有否定意义,能使短语或句子结构否定形式。但是,当它们出现在某些带有否定意义的形容词,动词,短语或句子中时,则构成双重否定,从而该结构句子呈现肯定意义。这是许多英语初学容易忽视或经常感到困惑的语言现象之一。本拟分别就too和but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作一简要的规纳和阐述。  相似文献   

11.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这就表示,我们要在对课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多角度切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环境,是指人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于人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作为地球上最聪明的生物——人类,我们有责任去创设一个优质的环境。由于3~6岁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期也是关键期,这时的语言环境对幼儿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阶段幼儿发音器官成熟,发音能力提高很快,对任何语言都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这时幼儿的语言能力就在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习而得之的。习得,就需要有一定的条件,总结起来有三点:(1)Environment:养育于说该语言的环境中(2)Repetition:不断重复聆听同样的事物(3)Response说同样的话而获得反响。而由于生活的局限,我们不是都可以享有如此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在我们这样一个以说汉语为中心的地方,要学习好英语,就需要我们努力的创设语言情景以贯彻以上的第二点和第三点来弥补第一点.这样才能让学习者有一个说英语,听英语和写英语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英语口语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的运用,在缺乏语言习得环境的情况下,如果不具备相当的听力及阅读能力就很难谈及提高英语口语这一问题。英语口语能力不是教出来的,它随着英语阅读及听力能力的提高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5.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常常没有产生兴趣,从而影响阅读效果,特别是在做阅读理解题时。这与阅读的方法有关,方法不对,阅读的效果就差,自然也就产生不了兴趣。这种情况推而广之,社会上许多人读书都有这类毛病,离开语言环境来理解句子,那么,理解的都是字词的表面意义。如果能用恰当的方法将这一问题解决,教学和其他学习活动的效果将会更好。语言是抽象的,能把抽象的语言文字读得形象生动、丰满有趣,要有正确的阅读理解方法。把一个词、一个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理解就可以到位,更加准确和全面,能产生对人生有益的阅读兴趣。下面以古典诗词中的名词、动词的理解为例,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一、充分应用多媒体 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儿童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而多媒体的出现为英语课堂提供了便利。首先,和传统的一些图片或是简笔画比起来,多媒体的声音、图像、动画很明显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其次,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教学变得活泼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字千金,一句话里一个恰到好处的字或词往往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学会正确理解并运用常用词语,学会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我们需要积累和培养的能力。下面就通过一些例子,一同体会用词精妙的学问。  相似文献   

18.
培养幼儿的语言要从小抓起,越小越好,因为这样幼儿对语言的认知才能深刻,能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声音、语言的魅力。但是幼儿不是一出生就会发声,就会说话的。所以,让幼儿处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语言环境中对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一、幼儿园语言环境的概况幼儿园语言环境,其实不难理解,它的作用就是为了让幼儿在某一个特殊的环境内,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幼儿们慢慢地提高自身语言能力表达。对于这一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中,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文章中的某些词语极富表现力,而这种表现力又不是翻翻字典或词典所能了解和掌握的。因此,我认为,中学生要提高阅读能力,就必须懂得怎样根据语言环境去揣摩词语。一、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因为词语在文章中的地位是固定的,它的具体含义与语言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必须把词语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放在句子和语段中去理解它的具体含义。有些词语的含义不能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否则就可能与作者的本意相悖。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叙述日本学生写给作者一封匿名信,信中的第一句话是:“你改悔罢!”托尔斯泰曾…  相似文献   

20.
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甘肃联合大学马晓晴自我设置语言环境学习一种语言,需要在自己大脑里建立这种语言的意识,用这种语言思考和表达,而不是用中文思考,再转换成外文。自我设置一种语言环境,就是自我充当由自己设定的语言环境中的某一角色,有声地完成其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