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英国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摇篮。作为世界最早的宪政模式,英国宪政模式对世界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文章从英国宪政的形成与发展着手,进而分析宪政文化的成因,阐述对英国宪政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之核心,其丰富的宪政思想对我国宪政建设无疑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两代伟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不同,他们对宪政的认识和实践也不尽相同。对他们宪政思想的研究,有利于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国宪政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一代、第二代领导集体之核心, 他们丰富的宪政思想对我国宪政建设无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于两代伟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身经历不同,他们对宪政的认识和实践,也不尽相同.对两代伟人宪政思想进行研究,有利于加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国宪政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关于宪政,研究者共识较多;关于宪法的司法化,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存在较多争论。文章分别阐述了对宪法的司法化和宪政的认识,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宪法的适用,宪法的司法化是走向宪政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5.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早期宪政思想是20世纪初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产物。它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民主宪政的理解、认识和向往,另一方面也深刻说明了封建传统政治及其文化观念对中国民主进程的严重影响。李大钊的早期宪政思想顺应了中国民主发展的潮流,为后来的民主宪政运动提供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思想素材,但是也留下了一些值得后人继续深思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法律文化传统对宪政的形成与发展有极为深刻的影响,在英国,法律文化传统为宪政提供了四个支撑性的法律观念,即法律至上观念、限权观念、契约观念和自由观念。对这四个法律观念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英国宪政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人权保障使得全球化与宪政发展走到了一起,作为最基本人权的思想自由权更为我们认识二者互动的关系提供了绝佳视角。全球化语境的需求唤起了我们对思想自由权中国宪政制度保护体系的构建,并由此预示着中国宪政制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宪政与民主政治的共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政与近现代民主政治紧密相联,它以民主政治为前提、为基础、为内容,是民主政治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一种历史形态,宪政与民主政治有着共同的特性。社会契约论是民主思想和宪政思想的共同理论支撑,保障人权是宪政制度和民主制度的共同价值目标,宪政运动使民主政治的内涵得到提升,宪政与民主已成为互相依存、不可分离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9.
宪政是以良宪为依据,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充分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宪政建设呈现出阶段性特征。30年来,宪政实践表明:制定一部良好的宪法并适时修改是推动宪政建设的基础,渐进展开、稳步推进是宪政建设取得成功的关键,坚持党的领导、实现党的理论创新是宪政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观顺应了可持续发展观下的世界宪政发展新趋势,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要求符合现阶段我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国情,因而应当成为新时期宪政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宪政建设的条件: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加强宪政文化建设、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社会资本传统厚重的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的宪政文明逃不开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有些社会资本可以促进现代宪政文明建设,有些却不可以,甚至会阻碍它,因此对社会资本传统既要继承,更要超越。以自由主义为思路的宪政设计路向不符合中国的社会资本形态,中国的宪政之路在于社会主义民主宪政,这种宪政的建设方案允许精英民主甚至威权成分的残留,当然这是一种过程性质的。中国民主宪政函数中的民主将从中国的“重民”和人们之间的互惠、信任、自治传统中生发。  相似文献   

11.
本论述了宪政和政治明的关系,阐明实施宪政是建设政治明的核心,并提出了实施宪政的几个措施,如加强宣传、理论研究、制度建设和宪法司法化等。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但政治文明的发展和实现要依靠宪政文明来保障。宪政是政治文明的逻辑前提,没有宪政就没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就是政治由暴力的政治、野蛮的政治转向文明的、对话的、理性辩论的政治。宪政文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13.
政党作为当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存在与运行深刻影响着一国的政治效能。宪法作为一国的根本大法,理应对政党加以规范。这不仅是宪政发展的要求,更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西方政党入宪历经几个世纪的漫漫长路,与之相比,中国的政党入宪却疾风劲雨似的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完成",独具特色。中西政党入宪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时间间隔上,更体现在宪法文本之中。考察中西宪法文本中有关"政党条款"的差异,可以理清制度建构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其在宪政建设中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实施宪法才是宪政的实质内容。当谈到宪法实施的问题时,宪法监督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广义上的宪法监督对象是很广泛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政党。要想早日步入宪政国家的行列,必须加强对政党特别是对执政党的监督。文章深入分析了政党运行的内在规律以及政党与国家权力的关系,指出了我国政党制度存在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政治发展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国家与公民关系的框架中构造了中国政治发展的两个重要制度变量:政府制度与宪政民主,而政府制度建设优先于宪政民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渐进改革和增量民主的重要体现。本文接着分析了这种次序安排的原因和局限性,认为政府制度的过密化经营是进行政治性内部化从而引入宪政民主制度的契机,如果不能适时地进行政治性内部化改革,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就可能违背这种次序安排的初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宪政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对于宪政理念的整体把握乏力,对于西方党政的历史及其意义缺乏足够了解和体悟。经过对作为范本的西方宪政进行文化的历史考察,可以认为,保障人权、限制国家权力、政治容纳性、自由、民主和法治,是西方宪政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历史品格。西方宪政的历史道路给我们的启示是:宪政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根植于不同文化土壤的宪政,可以具备不同的形式、价值内涵和国家政治形式;缺乏法治和权利文化资源的中国,需要寻找一个更高层次的价值,以统摄文化交融时代的宪政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17.
刑事赔偿程序的法治化是法治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法治化的程度直接反映一国法治文明与政治文明的状况。从我国现行的刑事赔偿程序的考察来看,其法制化程度还存在明显不足,突出表现在该程序法理价值的茫然性与法治定位的欠缺性两方面,结合我国现行刑事赔偿程序的实际运作,在今后刑事赔偿程序的法治化必须以其法律属性的确定为基点,具体设计刑事赔偿程序的法治化内容:即刑事赔偿程序的法律形式法典化,刑事赔偿程序的实施监督完善化,刑事赔偿程序的私权救济充分化,刑事赔偿程序的责任追偿具体化,以及刑事赔偿程序与其他程序协调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社会的政治文明在产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中,不仅基本的政治制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宪政制度的确立为美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制度基础,而且美国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政德推动、新闻舆论、学术自由等,都在美国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共同为美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道德和社会基础。宪政制度、平民文化、宗教信仰、政德推动、舆论监督、学术自由,共同构成了美国政治文明的政治的、道德的和社会的六大支柱。  相似文献   

19.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宪法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非常严肃的大事。宪法的适时修改与维护宪法的稳定并不矛盾。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宪法哲学为指导 ,分析宪法变化发展的一般原因 ,并对我国宪法修改的原因进行研究 ,且对如何处理好宪法修改与宪法稳定的关系及完善我国宪法进行必要探讨  相似文献   

20.
杨平 《西北师大学报》2004,41(5):128-132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民主政治 ,政治文明的基础是法治。民主和法治的必然要求是实行宪政 ,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宪政的实现必须具备良好的宪法、完善的宪法保障制度、分权与限权的国家体制等基本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