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研究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阐述了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心理健康的标准及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因素,阐述了体育运动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雅丽 《考试周刊》2014,(41):100-100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自觉锻炼的习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扫除其心理障碍。本文针对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分析,针对其不同表现形式,提出扫除大学生运动心理障碍的不同手段和方法,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校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已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本文通过对在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指出了体育运动对学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锻炼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情感与情绪的调节;体育运动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体育运动有助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体育运动有助于削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体育运动有助于削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通过学校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以促进在校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分别对选修篮球、健美操、乒乓球运动项目课程的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旨在检验三项体育运动项目课程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产生的差异,为选项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依据.结果显示:选修集体运动项目与个人运动项目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明显差异;篮球课程比另外两个项目课程更能消除女大学生焦虑、敌对、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障碍.在教学中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教学内容来激励和引导女大学生,使她们的心理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挥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显示,20.23%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的心理障碍,因心理问题导致人格出现偏差乃至引发犯罪的事例正呈上升趋势。如何真正解决好大学生们的心理问题、造就大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已经成为我国高校的重要课题。体育可以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其独特功能。一高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1、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健康的心理有赖于健康的身体,尤其是正常发育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体育运动可以促使学生身体健康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2、提高认知能力。坚持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改善一个人的智力和提高学…  相似文献   

7.
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对体育运动队女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为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心理健康工作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体育运动队队员与普通学生一样有发生心理问题的可能性;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作用;体育运动队学生较之非体育运动队学生在应对方式更多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8.
响应国家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运动"号召,为学校制定大学生健康教育方针提供参考。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各方面的问题比较分析,就大学生健康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作用,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机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思路,文章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及"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 L-90)",对1263名体育院校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结果: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自我概念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高自我概念水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体育对大学生自我概念发展有积极影响;个体自我概念水平能较好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能促进自我概念发展,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加强体育运动改善自我概念是大学生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负效应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分析了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负效应,认为应通过加强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指导,消除其学习心理矛盾与困惑;切实加强学科建设,消除教源性学习心理障碍;建构"四位一体"的社会支持系统,实现学习心理品质的良性发展;实现与中学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保持健康学习心理品质的可持续发展等措施,促进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意义、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对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应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为咨询者提供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高校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红 《教育探索》2008,(11):120-121
成教大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较有不一样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困惑,但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至今没能引起必要的关注,其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心理咨询边缘化,日常管理程序化。重视成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索有效的心理咨询方式,实行人本化的管理,是帮助成教大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咨询活动存在多方面误区,致使咨询效果较差,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我们在长期的咨询实践中,探索出的以"他助、互助、自助"为机制的大学生社团心理咨询模式,突出了"本土化"特色,对疏导学生心理障碍,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为主要的测量工具,分析商洛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而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体系及模式。调查结果发现:心理障碍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强迫症、抑郁、人际敏感、焦虑、饮食与睡眠和敌对等障碍,不同类型障碍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67.27%的学生仅患有1-2种障碍;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存在显著的性别、独生状况差异,但无生源和学历差异;个体知觉因素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没有显著影响,但学校因素是产生心理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学校心理学家应构建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及其教育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以及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作用等方面,阐述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推动高校体育更好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谭润芳 《考试周刊》2014,(87):124-125
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已不是单纯的象牙塔,大学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通过挖掘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作用,针对大学生普遍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提出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运动不仅能锻炼身体 ,而且能促进心理健康。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心理疾病进行分析 ,运用体育调节与治疗心理疾病的原理和手段 ,提出利用体育运动促进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节和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和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一个心理问题高发的群体,据调查近年来高校中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逐年提高。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多发与日趋严重的趋势,本文在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寻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对策和解决途径,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比较与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异同,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如普通高校大学生,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自卑感,失落感,焦虑,抑郁感等,同时对如何提高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中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它严重困扰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对体育运动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了分析,认为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因运动类型和强度等因素的不同而有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