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转移难度加大,是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针对这一特点,根据《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流动状况调查分析》的有关数据。在对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剩余状况、特点、制约因素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上的盲目性、急功近利以及人们的资源、环境意识淡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与日俱增,已严重地制约着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在许多地区仍然是采取粗放低效、以资源超耗甚至破坏为代价来取利。这已给农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与科学合理地搞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构建已成为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本文以农村社会为基础,提出了利益问题是影响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核心问题,进而指出建立不同利益问题的解决机制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学校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经费紧张等诸多因素,学校的体育设施和师资队伍匮乏已成为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瓶颈”。通过对吉林省部分农村学校的调查、分析,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试图为农村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点滴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但是,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影响到农村和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合理性研究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的广泛的城市现代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挑战,实际上它排斥了对农村发展问题的关注。农村教育问题实质上不但是教育自身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在城市现代化的浪潮中忽视了农村社会不同于城市的需求,漠视了农村教育发展的需要,使农村教育处于艰难状况,这意味着也威胁到城市的发展。而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其中的一部分。如何使农村的义务教育更加适合农村的实际与发展,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农村的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的内容是一个解决农村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种种问题的一个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7.
豫东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地区远离城市、经济相对薄弱、发展很不均衡。从整个教育发展的大环境看,农村学校体育仍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尤其是在经济欠发达的豫东南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课教学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广泛开展的瓶颈,而广泛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豫东南这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找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有关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试图为同类型地区的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环境污染开始转型,农村环境保护已变得刻不容缓.本文主要在分析了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农村环境问题的战略地位、对影响农村环境的因素进行了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村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远程开放教育与“跨世纪园丁工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小学教师大专化已成为“跨世纪园丁工程”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梧州市电大提出并实施了“ VCD为主,网络为辅”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梧州模式”。本文论述了这一模式的由来,并探讨其在更新学习和教学观念、抓住素质教育的历史性机遇、对农村的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田径,作为各项运动的基础,奥运会金牌的大户,已被世界各国和全国各省市所重视。本文通过大量调查研究,从我市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运动训练的现状入手,剖析萍乡市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领导对培养人才理解不全面,训练目标不明确,无规范、无根据;体育经费短缺,场地器材不足;体育师资队伍素质差,不稳定,以至于导致萍乡市田径运动水平上不去等问题。进而提出发展萍乡市农村中学课余田径训练的对策,以迅速提高萍乡市的田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以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农村中学的住校生越来越多。这为学校实行统一管理打下了基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生活能力。但在住校生的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住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和农村大量劳动力的闲置,我省农民工进城人数也在大量增加。他们的到来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经济发展,而且也大大增长了农村经济收入,改变了农民收入偏低的状况。但这一弱势群体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也紧跟着时代的步伐逐渐增多,如:“留守农民”、医疗保障、失业保障、拖欠工资、子女教育、农民工的再教育及农村妇女进入城市卖淫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行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县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缺乏,尚有39%的乡小没有配备专职体育教师,有的即使配备了,也往往由于缺乏专业训练,体育基础差,不能胜任教学,直接影响到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农村小学培养合格的体育教师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协助解决这一问题是中等师范学校责无旁贷的任务。从1981年起,我们着重对学生进行了体育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到1984年,学生的体育专业能力显著提高,从而为农村小学输送了一大批专、兼职体育教师。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下发至今已两年有余,我省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体育现状如何?能否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了制约的相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关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问题、粮食问题、农业的发展方向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农业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乡镇企业的作用问题、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这一理论,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民增收缓慢,已严重困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改变这一局面,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直接、有力的政策措施,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但是,由于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的局面并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农民增收也不稳定。本文针对当前农民增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建立增加农民收入长效机制的政策。它对今后稳定而持久地增加农民收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以来,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一条主线是"多予、少取、放活"。目前,农村税费改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巨大成功,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正向农村地区倾斜,"三农"问题初步得到了缓解,我国在总体上进入到了"后农业税时代"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新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难点是,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所造成的瓶颈制约,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最大的突破口选择是加快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进一步做好"放活"这篇大文章,充分发挥9亿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激发农民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巨大潜能,不断提高和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部活力。这是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大量农村儿童,少年的父母离开家乡进城打工或经商,“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的特殊群体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西南地区农村改革与发展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等,解决好这几个问题,关系到农村进一步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面临教学设施陈旧,学生眼界没有城市学生开阔等具体问题,但2007年,多媒体教室的建成,改变了这一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