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自知”)的内核为“用理性去指导实践”和“对人类有限性的体认”。然而在历史发展中,这种告诫逐渐被人遗忘,现在,人类在因失去它而带来的沉痛教训面前,应重识“认识你自己”,并把它诠释为:自我反省、自我创造、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是一个动态的运动过程。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经济、政治、文化背景有差异,决定了整个社会主义世界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各国走向现代化必然有各自的独立性和特点。不会也不能只有一个统一的式样。本文作者受《大国的兴衰》思维逻辑的启迪,从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剖析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当代中国走向繁荣昌盛的噍一正确道路”命题。並从“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前提”、“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须条件”、“中国人民的愿望和根本利益”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和阐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必须遵循从民族实际出发,依靠本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走适宜于自已发展的道路,才是成功之路。本文对深化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20世纪留给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历史难题”。本文从思想、理论、政治、组织等方面阐述了邓小平是如何破解这个“历史难题”的。  相似文献   

4.
曾丽雅在《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撰文指出,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是在建立政治独立的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后才开始的。现代化又是一个多层次、多元素的发展过程,它没有固定的模式,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不同,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也不同。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中国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武器。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他们的头脑是历史拨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沿着正确航向前进的动力和保证。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并推动着人格现代化,人格现代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又有着重要的保障和制约作用,邓小平科学地解决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人格理想之间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理论难题,创造性地将“四有”新人人格模式建立在市场经济与人格现代化互动统一的基础之上。同时,“四有”新人思想的产生是邓小平对中华民族人格传统,尤其是“五四”以后中国革命时期人格理想继承和转换的结果。“四有”新人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体系结构,它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格的新模式,找到了通向社会主义人格现代化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追求是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形成的,但西方社会的矛盾又使近代启蒙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相联系,形成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命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扫除了现代化的政治障碍,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联系起来,但计划经济又使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不相兼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改革开放启动了现代化,实现了社会主义思维方式转变;把社会主义发展与传统理想创新相结合,使之扎根于中国现代化实践中;以人为本超越了传统社会主义,实现了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8.
“两个确立”是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取得的辉煌成就而形成的新经验上提出的最重要政治成果。将“两个确立”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要以党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依托,抓住“三个历史决议”形成的三大历史关节点,引导大学生从党由弱变强的历史逻辑中感知“两个确立”的基本内涵及其具有的决定性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自觉做“两个确立”的维护者和践行者。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必须弘扬“民魂”精神,增强民族凝聚意识、民族使命感、责任感,“励精图治”勇于创新,才能以高昂的士气、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才能不断地推动我们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才能让中国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的进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从总体谋划布局到具体运作进行了全新的战略设计,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历史方位,并对我国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战略重点、战略途径和战略保障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作了系统的科学规划,形成了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战略布局的现代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当知识经济到来之际,党中央作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部署,教育事业也将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用现代化的思想育人,用瞄准世界现代化的科学化知识育人是教育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2.
“三个务必”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长远的全局意识和饱满的政治智慧对“两个务必”论述的接续继承和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的深刻研判以及建党百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三个务必”重要论述蕴含着党的使命和担当,彰显了党的优良作风和品质,坚定了党勇毅前行的勇气和锐气,极具创新特色和时代亮色,有助于党在新时代加强作风建设,夯实理想信念,进而激扬我党踔厉奋发,对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0世纪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总体性思想,八十年代散文的时间叙事在意识形态叙述、历史批判精神、哲学探索意识等方面,都包含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性追求。首先,八十年代散文无论是对特定时间的隐喻与讴歌,还是厚今薄古意识,都是放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进行考察。其次,八十年代散文的历史精神超越了十七年散文,十七年散文的历史精神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思维模式,八十年代散文的历史叙述是一个由事件填充的完整的时空体,八十年代散文的反思意识、比较意识和整体意识集中体现了历史批判精神。再次,八十年代散文虽然继承了十七年散文的经验方式,但在对时间的哲学思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对时间的本源追问以及对时间规律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伦理思想是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回答和解决在中国“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而进行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对鼓舞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为争取社会主义最终胜利的信心,推动我国胜利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挫败国际反动势力“和平演变”阴谋,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扬弃传统,构建适应现代化进程的价值理念,倡导“为已利他”的价值观及行为,这本身就是服务和贡献社会的体现。生命的价值比生命本身更重要,价值的真谛在于自我超越,只有把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才能既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又实现他人的和社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历史方位、指导原则、鲜明主题与战略部署,是贯彻落实二十大关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飞跃主要体现在,对新时代中国经济形势进行科学研判,通过在七大经济领域的重点施策,确保并取得了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新跃升;习近平经济思想的13个方面,体系完整、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可以概括为:将“党的领导、人民为中心、基本经济制度”贯彻始终,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以贯之,以“一个主题、一个主线、一个基点”为支撑,以“三重底线”防范化解经济风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与时代化新境界;在新时代新征程历史节点上,坚持把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推动新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科学行动指南,在经济领域就是突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鲜明主题,明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共享共富,谱写习近平经济思想与...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命”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与核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党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丰富精深,其中最基本的是:加强“法制”,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加强“立法”,完备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思想;严格“执法”,保障社会主义法律有效实施的思想;加强“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思想;坚持“统一”,允许“一国两法”并存的思想。邓小平的法制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它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长远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建设的时代主题 ,决定了“三个代表”形成的历史必然。“三个代表”的理论创新 ,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党性原则的逻辑重心 ,从阶级性向先进性和民族性的双向位移。“三个代表”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学说的理论创新 ,而且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论2010年亚运会对广州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广州承办2010年亚运会为跨入新世纪的广州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加速发展的机遇。亚运会对广州政治、经济、文化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促进广州“全国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向国际大都市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