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主要阵地。"争鸣课堂"教学模式是浙江省龙游县桥下小学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它以"学"为本,以"争"论教,以"做"促学,以"三单"("导学单"、"共学单"、"反馈单")为载体,以"小组捆绑评价"为推进机制,以"三段五环"为形态特征,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展示能力、研究能力为目标,进行轻负高质课堂的打造。  相似文献   

2.
正"自主合作"和谐高效课堂——实现学生与教师两个成长的绿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轴、以练习为主线、以"导学案"和"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深入开展"自主合作"和谐高效课堂建设研究。百花齐放的学生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的田园。以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课程开发为抓手,先后组建了"金百灵"、"轻舞飞扬"、"水墨舫写意"、"墨雅轩"、"数之慧"、"化学与生活"、语之韵"等多个学生社团,  相似文献   

3.
陆愈华 《职教通讯》2011,(14):49-51
职业学校的教师们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尝试运用项目教学法,使学生能"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成效",项目教学法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变"以课本为中心"为"以项目为中心",变"以课堂为中心"为"以应用实际经验的实训基地或生产工场为中心"。  相似文献   

4.
学校以"孝亲"为基本点,以"励志"为起飞点,以"修身"为落脚点,以"自强"为制高点,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感悟孝、欣赏孝、学习孝,让行孝之念在学生心灵中潜滋暗长。  相似文献   

5.
"四标"模式以"目标教学"为抓手,以"落实目标教学"为纲、为红线统领整节课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原则,以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合作、展示、训练,检测"为核心,最终达到快捷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6.
在课堂教学呼唤对话精神的大趋势下,本文在学习大量前沿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引,以"情境"为手段,以"对话"为核心,以"发现"为目的的"互动——对话"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加以阐释、探析。  相似文献   

7.
在课堂教学呼唤对话精神的大趋势下,本文在学习大量前沿教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引,以"情境"为手段,以"对话"为核心,以"发现"为目的的"互动——对话"教学模式,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加以阐释、探析。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2014,(4):F0002-F0002
正北京市东城区曙光小学创建于1963年,现有30个教学班,1000多名学生。近年来,学校以生态教育为办学理念,以均衡为核心,以改善为目的,以协同为方法,以依存为基础,面向孩子的未来、社会的未来,努力构建以"绿色环保"为抓手的"绿色校园",以"心理健康"为抓手的"幸福校园",以"家校新时空"为抓手的"智慧校园"。  相似文献   

9.
文章辨析了"以学生为本"教育观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关系,阐述了当前对"以学生为本"教育观的误解,认为应该结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去解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以学生为本"不是从学生的一切需要出发,而是从学生的健康、发展、成长出发";以学生为本"不是对学生放任自流,教师应该始终是"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在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同时坚持"以学生为本"与"以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10.
《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4):I0015-I0016
北京市平谷区第一小学始建于1978年,2006年形成现在"一校两址"的格局。学校现有43个教学班,1604名学生,在岗教职工149人,市、区级骨干教师共22人。学校以"多彩一小美丽绽放"为办学理念,以"多彩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德行品质知识技能身心健康并行并重"为育人目标,以"大爱诚信美丽担当"为校园精神和校训,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校园口号,以"三力一度"为办学目标,即办一所有定力、有活力、有影响力、有温度的现代化学校。  相似文献   

11.
《辽宁教育》2012,(13):2+97-98
人才的摇篮坐落于黄海之滨、鸭绿江畔的东港市第三中学建于1983年,2011年跻身于辽宁省示范高中行列。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人文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民主理校"的理念,以"关注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为主线,以"健全学生人格"为抓手,以"落实有效课堂"为手段,以"自主、探究、合作"精神培养为依托,以"广泛开展文体  相似文献   

12.
国防教育是振兴民族精神生动而有效的载体。在高校国防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应以"居安思危、防患未然"的国家意识为基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怀为核心;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为民族气节;以"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为价值取向;以"勤劳节俭、艰苦奋斗"为生活态度;以"正直善良、诚实守信"为操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描述了高校师德建设中偏离"以师为本"的种种表现,分析了"以师为本"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师为本"的师德建设路径,认为科学发展观之于高校师德建设要"以师为本",要以教师为前提、以教师为动力、以教师为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莹 《甘肃教育》2014,(19):31-31
正针对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自控能力差、依赖性强等缺点,我校提出以班级自主管理为突破口,以活动为载体,以制度作保证的自主教育构想,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三自德育体系的系列活动。一、围绕一个核心——以办学理念为灵魂学校以"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快乐发展"为办学理念,以"黄河品质水车情怀"为核心价值,以"铸润泽品牌,创陇原名校"为学校愿景,以"融合中西方优秀文化,培养具有优秀德行、人文底  相似文献   

15.
李晓玲 《甘肃教育》2020,(2):128-128
"三环节"即展示、解析"学习目标",训练、达成"学习目标",检测"学习目标"这三个环节。该模式以"目标教学"为抓手,以"落实目标教学"为纲、为红线统领整节课,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方式,以学生针对"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合作、展示、训练、检测"为核心,最终打造高效课堂。由此可见,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该模式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学生为本"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弄清"以学生为本"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明确"以学生为本"应以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学生价值为本。要实现"以学生为本",既需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又须建设以"以学生为本"为核心的大学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一、对导学案的认识"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利用"导学案"实施课堂教学就是"学案导学"。它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实现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配合教师的科学评价,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它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是师  相似文献   

18.
程超 《教育教学论坛》2012,(S5):202-204
教学以"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为主线,以"感悟、积累、内化"为主旨,以"以学定教,以教导学"为原则,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方式,通过"感知‘天窗’——扣问‘天窗’——理解‘慰藉’——感受‘神奇’——寻找‘天窗’"五个环节,构建高效扎实的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论“以学生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教育、教学思想古已有之,但由于班级教学制的提出,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国的特殊国情等原因,近代以来的教育逐渐偏离了"以学生为中心"。随着信息技术、心理和教育科学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现在人们开始重新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范式的转变,必须全面、整体、协调推进。  相似文献   

20.
以"民主效益"为前提,以"体验学习"为课堂理念,以"自主尝试、对话议论、反审体验"为路径,构建课堂的"三学"模式,打造"自主、合作、反审"为特色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开启心智,快乐自信地学习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