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影响农村学校教学质置因素的研究 1.农村教育投入严重不足 农村学校教育经费短缺,学术界已达共识,既是问题的表现.也是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各级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的短缺是造成教师工资拖欠、危险校舍出现、教育负债、辍学率反弹等各种危机出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浙江地方教育经费中非预算教育经费增长迅速,非预算教育经费中源于教育部门自筹经费快速增加.以充足、公平、效率标准衡量,浙江省现有非预算教育筹资体制其贡献和缺陷共存.化解浙江省非预算教育经费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在经济层面须增加教育经费的公共性质,在治理层面须保障地方公众教育决策权利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3.
教育财政能力的概念框架由两方面构成 :一是从中央政府、省政府、地方政府等教育投资主体入手 ,建立分析近代教育财政能力的框架 ;二是教育财政能力由教育财政汲取能力、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教育财政调控能力组成。中国近代教育财政汲取能力逐渐增强 ,近代公共教育经费主要源于地方教育经费 ,在财政中所占比例较低 ,教育财政规模小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合法化能力逐渐发展 ,但在税收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存在缺陷 ;中国近代教育财政调控能力加大 ,但由于教育财政投资逆向发展 ,使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处于不利状态  相似文献   

4.
虽然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格局,但教育经费的短缺问题始终是个顽症.因此,怎样筹措教育经费、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就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发行教育彩票,作为缓解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途径之一,不失为一种良策.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重视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力量薄弱、学生流失现象等问题,政府在增加教育经费的同时,应该加大教育的宣传与实施,加入留守儿童的教育与关怀,为国家的农村城镇化的实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针对省属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后教育成本增加、财政投入不足等致使教育经费紧缺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减少资金浪费、加强财务管理等解决教育经费紧缺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使命,合理调控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对此,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以及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0—2020年发布的相关数据,分别从“量”“质”和“平衡度”三个视角、经费总量和生均经费两个口径,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现状,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量”相对较低且不稳定;经费投入的“质”亟待提升,表现为与生产总值的偏离度较大;经费投入在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8.
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加大,教育督导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教育经费的投入,更应关注教育经费是否合理使用。因此,如何进行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的“督”与“导”,对督学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本文以深入浅出的方法,通俗易懂的语言,贴近实际的案例,对学校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现状和督导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教育经费是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和保障.通过对浙江省近四年来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数据的分析和梳理发现,高职院校经费投入存在不同类型学校之间差距较大、区域间经费投入不均衡等问题.对此,提出政府应加大对高职教育投入力度,多渠道、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关注民办高职院校,保证高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育经费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赖以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初中教育经费负担结构不合理,导致江西省初中教育,尤其是农村初中教育生均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用教育经费严重偏低,直接制约了江西省初中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包括:人们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缓慢、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因此,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促其发展的氛围;推进区域、城乡职业教育的合作;政府加强政策倾斜,地方广开校资渠道;合时调整与优化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12.
放大教育投资规模:调整高教支出负担主体与时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文标 《教育研究》2005,26(1):41-47
经测算,我国2005年入学的大学生,毕业后至65岁前,年薪中超出大专以下人员年薪的级差,贴现至毕业工作当年,保守测算,总现值超过115万元。如果让大学生提前贷取未来的一小部分预计收益,用于支付当前教育支出,政府将财政性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入到农村基础教育、大学生奖学金、科研项目,将有助于增大教育投资规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建立于传统农业之上的乡镇财政的脆弱性,是造成目前又一轮大面积拖欠农村教师工资局面的根本原因。考虑到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规律,要解决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除发展落后地区的经济外,应在提升农村教育经费统筹重心、建立教师工资直拨制度以及推进农村教育体制整体改革的同时,尤其注重加强中央和省级对贫困农村地区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在乡村教育经费问题上实际发挥作用的主要是两股力量:政府和以乡绅为主导的乡村社会。乡村教育在政府教育财政体制上的缺位和乡村社会对教育投资的冷淡,直接导致了民国乡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政府在乡村教育管理职责上的失职渎职、土豪劣绅在乡村教育管理中的腐败更进一步加剧了乡村办学经费的紧张。  相似文献   

15.
重视农村教育的公共投入,加大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力度,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国农村教育存在公共投入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公共支出的比重偏低、各级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不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我国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该加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经费总量投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建立多元主体农村教育投资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对2008-2011年高职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和投入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高职教育还存在着教育经费投入来源结构不均衡、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不足、个人受教育成本偏高、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未能有效实施,相关制度尚未健全等问题。因此,应落实政府责任、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制订优惠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入,控制学费比例、健全资助制度,增强“造血”功能、提升自我发展等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作为创新教育一部分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创新以现代教育技术为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是创新教育的桥梁,它对创新教育的很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但我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还要注意到它的两面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特殊学校教育经费来源以国家财政性经费为主,经费使用中事业性经费支出远多于基建支出,特殊学校生师比相对较高,投资效益相对较高。但经费管理存在如下问题:投入总量少、渠道窄,地方差异较大,挤占、挪用、截留问题突出,使用结构不合理、总体效益不高。因此,特殊学校教育经费管理需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特殊教育经费管理制度,调整经费支出结构,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和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教育法。教育法是调整教育关系的基本法。教育法与现代教育管理有紧密联系。现代教育管理运用教育法要确立基本目标、坚持基本原则、掌握基本内容。在运用教育法过程中要注意基本层次与补充层次、教育管理权限的范围、职权的内容、职权的过程。教育法规范现代教育管理,现代教育管理要遵守教育法。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各国总体高等教育经费日渐紧张的形势下,作为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方式之一的教育捐赠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美国是世界上教育捐赠制度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国家。多种因素致使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事业的欣欣向荣。在对宗教、税收政策和发达的高等教育三个方面进行探析后,提出宗教信仰是美国高等教育捐赠的原动力、税收政策是推动美国高等教育捐赠发展的有力杠杆、发达的高等教育是影响美国高等教育捐赠不可忽视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