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考试说明》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学生要通过文言文阅读关,首先务必过好文言词汇关与句法关,其中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它是读懂文言文的最重要一步,每年高考试题中考查的文言实词都在8—10个左右,而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不能靠死记硬背,必须结合实词所在的特定语境——上下文来推断。下面谈谈文言实词义的推断方法。一、以“文”解文法:即根据文段语句的意思来推断某些词语的意义。例如:“燕使乐毅伐破齐,尽降齐城”,这个“降”为使动用法,因为是乐毅破齐,不可能是他“…  相似文献   

2.
广东高职语文《考试大纲》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可是,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这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因此,结合语境,正确掌握实词求义的方法,就成为破译文言文不可或缺的技巧。本文就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虚词通文气,实词主文义”,正确理解文言实词是阅读古文的关键,也是高考文言阅读题的一大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掌握120个常用实词和课本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而非生僻难懂词;二要吃透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偏义复词、单音和双音词、词类活用”,学会紧扣语境推断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相似文献   

4.
文言词中一词多义现象极为普遍。高考对文言实词的考察,除了考查学生实词的积累情况以外,突出强调了判定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重点考查语言推断能力。所以考生在掌握足够量的实词以后,重点应放在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要求上,掌握理解推断实词词义的一些技巧。  相似文献   

5.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准确把握文章大意,解答试题的前提。常见的实词,需要考生根据语境确认其词义;陌生的实词,要求考生有一定的推断能力。推断能力的养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同时需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对文言实词中多义词的考查,一直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近几年来,高考语文文言部分试题几乎都考查到文言实词。这是由文言实词在文言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文章的意义主要是靠这类词传达出来,不理解它们的意思,就无法理解文章,无法跟文本进行交流。对于这类字词,很多时候,我们要通过猜测推断的方法来弄懂它的含义,但这种推断绝不是毫无根据的臆断,  相似文献   

7.
林梅桂 《海南教育》2009,(12):34-34
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需要学生根据语境确认其具体词义:非常见的实词.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推断能力。推断能力的养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也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推断文言词义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需要学生根据语境确认其具体词义:非常见的实词.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推断能力。推断能力的养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也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推断文言词义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9.
文言文的阅读障碍主要来自文言实词。对句中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除了依靠丰富的知识积累、常查工具书、向人请教外,结合语境推断其含义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特别是  相似文献   

10.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我们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推断、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 一、语境分析法 文言实词绝大多数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实词的含义,上下义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如"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中的"贾"字。  相似文献   

11.
<正>文言文阅读在学生的眼里,普遍是个难点阅读的难点来自于陌生的文言实词无法落实,因而陌生的文言实词的出现无疑是阅读路上最可怕的"拦路虎"。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固然是基础,但掌握正确的方法推断具体语境中实词的含义则是关键。现略陈数法,为学生掌握文言实词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2.
【考点解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既是考查考生对文言实词知识掌握的情况,又是考查文言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何谓“常见文言实词”?依据《考纲说明》解释:“凡中学教学中不止一次出现过的与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应当算作属于考查内容的常见实词;当然,也还应当包括一些中学生尚未直接接触到的而传世名篇中却经常出现的这类实词。”何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从高考试题来看,就是要考查考生判定多义的文言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的能力。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有:选出对词语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选出与例句中指定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判断各组句子中同一词的词义是否相同,判断古今同形词语意义是否相同等。【技巧指南】在多读文言文,积累文言词汇,切实记牢常见文言实词基本用法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比较可行的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与技巧。技法之一:以形断意。汉字是表意文字,我们可以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字的意义。例如“涉”字,左边是“水”,表明与水有关;右边是“步”,“步”字的结构实际上上半代表一只脚,下半代表一只脚,含有过河的意思。据此,我们就可推断出“七岁而能涉”(苏轼《日喻》)和“...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复习中,实词历来是重点和难点。虽然历年来高考文言文实词绝大多数来自于课本,但由于语境的变化,加上词语词义本身的丰富性,我们要准确把握文言文实词的词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推断技巧,无疑是很有作用的。下面介绍几种推断技巧。  相似文献   

14.
文言实词的推断方法,许多资料多有介绍,综合起来,常见的有从字形(造字法)、字音(通假)、语法、语境、对称结构、所学积累(成语、词语)中迁移等几个方面着手,寻求落实词义的途径。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推断者必须具备一定量的文言词汇积累,方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大量的阅读与教学实践中发现,将特定语境中那个单音节文言实词,通过联想派生出一个并列式结构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语,以此作比对,从而推导出该文言实词可能具有双音节词语中另一半词素的意义。这一做法也可算是"互训"吧,它主要借助推断者的现代汉语积累,此种做法,笔者多有使用,窃以为可以作为推断文言实词的一条可行方法。此种推导的理论依据是,古代汉语用词多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汉语词汇则以双音节为主。因此,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古汉语词汇往往借助并列式的构词方式,诞生了大量的现代汉语词汇,从而为我们运用互训法提供大量可行的素材。下面举两组  相似文献   

15.
高娟 《快乐阅读》2011,(5):121-121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把握文意。文言语句组成的要素就是实词。实词的数量较多,且用法较灵活,并且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就需要学生具有推断实词意思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命题第一题多是对文言实词进行考查:一是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解释,要求选出正确或错  相似文献   

16.
文言实词是高考文言文的必考项目,且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归纳整理了一些颇为有效的推断方法,现以2009年高考试卷为例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陈峰 《广东教育》2010,(12):7-7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实词中无处不在,要想对它们的词义进行准确界定,常常需要借助上下文的具体语境认真揣摩,仔细推断。“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文”,准确地阐释了语境推断法的内涵。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准确推断实词词义的钥匙。  相似文献   

18.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除了多用诵读、归纳、积累的方法,掌握常用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词义的解题技法。下面笔者略谈几种推断文言实词词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文言虚词相对文言实词来说比较少,与文言实词相比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文言虚词的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就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文言虚词的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三是文言虚词的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才能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  相似文献   

20.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把握文章大意,准确解答试题的前提。在教材中常见的实词,高考试题中一般需要考生根据语境确认其词义;至于非常见的实词,由于考生备考当中可能没有涉及到,那么就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推断能力。推断能力的养成,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同时也需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