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继续教育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制度建设的作用,介绍了国内外继续教育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制度建设的现状,提出了继续教育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制度建设的若干举措。  相似文献   

2.
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继续教育学习者既工作又学习,学业难以为继。从学生和办学机构角度出发,注重学习成果互认的时效性和同质等量性,对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进行互认和衔接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个模型设想以及辅助因素。  相似文献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但是,对比英国学分互认发展经验,我国学分互认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仅仅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累积了一些零星经验。总体而言,加快国民教育序列学分互认进程需要转变观念、完善立法,成立专业学分认定机构,制定转换规则,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人高等教育以高等函授教育、夜大学、广播电视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开放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等形式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专门高等人才,为社会的科学文化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学习需求的变更,现今的成人高教形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生活发展对学习的需求,难以体现个性化学习的要求,需要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为此,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和工作实践,在阐述学习成果概念、实现互认与衔接的基本条件要素的基础上,分析性地构思出成人高教学习成果互认与转换的五种不同模式,与成人高教界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简述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及互认的难题,重点提出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沟通衔接及互认的对策:1.制定两类教育制度性衔接政策;2.建立相对统一的量化标准;3.建设课程学习资源库;4.筹建课程学习和学分互认平台;5.设立扶学教育基金。明确开展高职专科与自考本科衔接及互认,需要政府、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共谋共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
资格框架作为一种资格的等级制度,在实现资格互认与转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得到广泛认可,并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在梳理分析资格框架国际实践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建立我国学习成果框架,确定框架等级、等级描述、学习成果类型及其所属领域,以此整合各级各类学习成果,为实现继续教育领域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转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相似文献   

8.
国外学分互认制度对我国中高职与开放教育衔接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体系互通及学分互认、欧洲ECTS和ECVET的学分计量与评定制度以及美国的学分互认及课程衔接模式都为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开放教育的纵向衔接提供了重要参考。我国应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通过明确学分互认的依据、对中高职与开放教育进行一体化设计、建立国家课程等措施来推动中高职与开放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成人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深化成人高教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效益与办学活力,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成人高教学习成果互认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涵义出发,从制度层面就成人高教宏观制度不完善、微观制度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实现成人高教学习成果互认的目标、内容和研究方法,对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累积和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与衔接[1]的目标和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信息化2.0计划的实施,社会信息化、学习资源颗粒化趋势明显,然而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的学习成果却不能互认。文章在探讨目前学分互认现状的基础上,对影响学分互认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构建学习成果互认机制的对策建议,为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创建学习型社会,实现终身教育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专业化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由传统教育模式向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转变。学生事务管理与学术事务管理共同成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教育的车之两轮。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专业化建构的基本思路:即宏观层面上的专门化、组织结构扁平化和执行体系垂直化的运作机制,采用服务型学生工作运行模式,并实行准市场化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12.
日本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识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多元化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日本大学教养部为载体的日本通识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重大改革,从而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通识教育的普遍关注,并产生了巨大学术效应。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应确立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理念;改革现行学科设置,构建通识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其途径是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现在课程设计上的统一和渗透。  相似文献   

13.
现代大学既是学术共同体组织,又是国家承担高等教育职能的公共机构,还是大学学术成员和行政人员的契约连结,大学内部存在双向的委托代理关系。建立大学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的双向委托代理机制,可以减少大学内部的权力冲突,降低权力运行成本,是改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4.
美国营利性大学的迅速崛起与其颇具特色的治理结构密不可分.具体而言,美国营利性大学的治理结构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政府职能的"弱势"与民间组织的"强势"、董事会决策与大学成员股东化、学术与管理分家、对共同治理的重新界定以及强大的顾客服务体系.营利性大学的这种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是革除传统大学治理结构弊端的一剂良药,希望能给我国民办高校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发展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无锡市社区教育发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及特色,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领导体制运行机制不健全,队伍建设亟待加强,资源利用不充分,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平台不完善,社区教育研究工作滞后等。结合无锡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在实践中必须建立"1+4"社区教育网络,加强专业化的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有效开发和整合教育资源,依托无锡电大建设市级层面的无锡市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社区教育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创建学习成果互认和学分银行有关制度。其目的是。建立成人各类学历、学历与证书、社区教育与开放教育之间的融通渠道;创建符合时代特征、各地特色的各级各类教育融合通达的“立交桥”,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现代金融理论对学分银行的创建具有极大借鉴作用,如,在学分银行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参照银行模式进行体系设置,参照金融工具设计运行功能,参照银行网点结构推进学分银行建设。总之,依据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借鉴现代金融理论创建学分银行,构建我国成终身教育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二战以前已形成一定的学位教育体系。二战以后,日本对其学位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现代学位教育体制,它包括本科教育和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近十年来,日本对其学位教育体制又进行深入改革,主要举措包括:本科阶段实行教养教育和专业教育贯通化;建立研究型大学,研究生院重点化;谋求学位教育的灵活化和多样化;导入自律机制和评价制度;实行教师聘任制。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条件下,我校实践教育在"创建氛围"、"打造平台"、"优化模式"、"建立机制"等方面作了探索。通过实践教育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开展自主式研究型学习,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了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促进我国高校在学生实践教育和人才培养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从组织形式与内涵上已经成为“学术共同体”与“科层制”复合共生体。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以各自不同的逻辑影响着现代大学内的组织决策。虽然中国大学的内部决策机制长期以来被诟病为强党政弱学术,但是对其校内院系与大学层面真实的组织决策互动缺乏细致而贴切的实证研究。由于衣科专业在中国的大学中是知识、学术和教育的实体性分类.是否设置某新专业背后既牵涉学科知识的发展、人才培养的知识基础等学术考虑,也涉及校内具体的经费、空间、人力、设备仪器等实际资源的分配决定.因此校内有关本科新专业的校内决策可以充分体现现代大学逻辑中的学术逻辑与行政逻辑的和谐与;中突的复杂互动关系,本研冤以两所案例大学于2004年至2006年年间的本科新专业设置为例,归纳了六类院系与大学层级间的互动粪型,并以具体的专业设置案例展现了不同类型下所产生的“顺利”与“难产”的专业设置决定。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大学评价制度建立的背景、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大学评价已成为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建立和完善大学评价制度无疑对提高大学的教学研究水平,提升日本大学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日本大学评价发展状况的考察和分析,以期作为我国大学在这方面改革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