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应对方式及其与个人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一般健康问卷、自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观问卷以及自编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对640名大学生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水平对应对方式的预测作用显著,是影响应对方式的两个重要因素.但是二者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中介效应检验表明,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观影响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变量;结论: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应对方式的重要因素;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现影响应对方式的部分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2.
针对职校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各方面因素,周围环境对职校生心理影响以及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与支持。本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各方面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了阐述,讨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价中的心理测验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显示出日益严重的趋势,各高校为科学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遍使用心理测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普查评价,并为科学管理教育大学生提供直接的方法与策略。但是由于心理测验理论与心理学理论基础的发展问题、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与评价标准问题等因素的影响,使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价出现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5.
家庭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详细分析了三种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是强迫式、放羊式和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是单亲、再婚和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家庭氛围也以三种形式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三种形式是:家庭和谐、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6.
家庭因素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详细分析了三种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首先是强迫式、放羊式和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其次是单亲、再婚和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家庭氛围也以三种形式制约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三种形式是:家庭和谐、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高职院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态的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家庭环境、个人特征及学校因素等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其中,家庭经济状况、人际关系、情绪状态、专业喜欢程度及网络依赖都显著影响在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自评较差的学生对心理课程的需求更为强烈.学校应给予贫困学生更多的心理关注,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程、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对在校生心理健康进行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根据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阐述了包括社会在内的各方面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预防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9.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述评及其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神病理学为核心的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由于过度关注心理障碍症状的消除,忽视主观幸福感等积极指标的作用,存在诊断不准确、干预难长效等缺陷.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在积极心理学运动下产生,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模型的反思和超越,代表着心理健康发展的新方向,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文章在系统介绍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基本观点及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贡献和不足进行了评述,并从模型的指标内涵、预测功能和干预指导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小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四方面,分析了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说明了小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小学生自身等诸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只要我们从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入手,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能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校园生活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自编大学生校园生活事件量表,对787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枝目因素主要包括:资源和环境、学业压力、负性事件和适应;(2)资源和环境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3)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在各因素上表现出较显著的差异,不同住址学生在各因素上差异不显著;(4)适应始终影响大学生时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对广西财经学院2004、2005级学生进行了SCL一90量表测试,同时进行了情绪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了解到:30.19%的大学生存在着轻度的心理障碍,5.7%的大学生存在着中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中男、女生之间,高年级与低年级之间在心理障碍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生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等四个方面。研究分析了产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得出了在体育教学中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课”的实验结果,并建议大学体育教学中应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着未来社会的人,他们的心理特点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归因分析,探讨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了解四川省高校学生性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学生提高性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可参考的实践依据,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提高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针对性地对四川省6所高校共1400名学生进行了性心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总的来说,学生性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其性认知心理比性态度心理健康水平高;(2)不同的性别、年级、学校、家庭关系和带养人的学生之间,其性心理健康水平有差异;(3)学生的性心理健康水平与其性别、年级和家庭关系这三个人口统计学因素相关,可以通过以上三因素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潮汕地区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以该地区城乡670名初中生为被试对象,对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体因素(共15个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农村初中学生;城乡初中学生在五个因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城乡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影响因子的相关不尽相同,且在个别因子上存在反相关;在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较好预测变量上,有较大不同。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养成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影响。文章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因素,指出要重视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习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心理咨询工作实际,通过分析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现状,探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陕西省咸阳市、延安市、宝鸡市、渭南市、铜川市、西安市、榆林市随机抽取的35个自然班1000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旨在了解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是比较好的,但在个别分量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女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男生;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最主要的因素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时提出解决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采用自编的问卷调查渝东南地区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教育观,结果发现:该地区中小学校长基本具备现代心理健康观,能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现代化人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他们对心理健康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心理健康维护的方法已有一定的认识;校长们对自己心理健康状态评价较为乐观;能够认识到学生的孤僻、违纪和攻击等行为与心理因素有关;渝东南地区基本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和领导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