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移动学习是职业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而移动学习资源是进行移动学习的重要支撑。ARCS模型强调学习者的动机水平是促进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重要因素,用ARCS模型指导移动学习资源设计,有利于引导教育者对移动学习的本质、知识建构、技术服务进行新的思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ARCS模型视觉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可从界面设计、媒体设计、内容设计和交互设计四个方面进行,促进移动学习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主题图的移动学习资源共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学习的理论和支持技术迅速发展,不同学习要素对于移动学习的影响各不相同.移动学习者需要一种结合各家之长的移动学习平台,因此基于主题图式的移动学习资源共建的模型应运而生.这种模型有效地结合了移动学习的各种资源,采用前台模型化视图设计,后台自动插入相关XML代码.在学习者对模块化内容进行编辑的时候,采用受控自然语言编辑器进行控制,使学习者编辑的内容能够被机器自动识别,以达到机器自动对编辑内容进行管理的目的.在主题图式资源共建模型中每一个小的模块都是一个移动学习元,方便移动学习者的学习使用,同时由于采用了受控自然语言编辑方式,因此可以方便学习者对学习内容进行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  相似文献   

3.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依托于移动载体与无线传输技术的学习方式,其作用于学习者的效果,受到学习者对于该技术接受因素的影响.基于技术接受与使用整合模型(UTAUT模型)的视角,分析了影响开放教育学习者移动学习的核心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移动学习支持策略.  相似文献   

4.
移动学习被称为下一代的学习方式,是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新热点,因其使用环境的多样性和便携性受到了广泛关注。为了进一步探讨移动学习的发展,本文从移动设备、移动学习行为、学习资源和认知情况四方面对190位南京市市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明:移动学习已被广泛接受。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利用手机订阅、登录SNS社交网、安装学习软件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文本和多媒体课件学习是移动学习者喜欢的方式。QQ、MSN、飞信、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是移动学习者交流的主要方式。专业资源少、使用不方便是导致用户不满意的主要因素。居民对于移动学习充满期望,认可移动学习的所有优势。对新学习模式不适应、认为移动学习只是辅助的学习手段、学习效率低是居民不愿意进行移动学习的原因。设备不合适是制约移动学习发展的主要因素。学习者的年龄、教育程度对移动学习的接受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高校普及和认可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学习者运用手机、PAD等智能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新知,使得学习更加便捷、轻松、有趣。然而,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移动学习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其直接影响移动学习效果优劣。本研究从分析移动学习资源的特点、设计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入手,提出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模型,以期为移动学习研究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基于语义网和本体构建适应性学习资源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以及个性化适应学习的需求,结合语义网、本体的概念,整合相关领域内大量学习资源,构建适应性学习资源信息系统。依据信息系统远期发展的需求,设计了适应性学习资源信息系统模型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模型,成功地实现了系统实例,达到了在合适时间,合适空间,用合适的方式将适应的学习资源呈现给学习者,为学习者提供了本体适应性和个性化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5,(8):100-106
移动学习环境下海量无序的信息资源,对学习者学习资源的选择以及学习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干扰。文章综合考虑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情景、学习者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移动学习路径研究,并结合博物馆参观学习的应用案例,探索移动学习路径的生成机制,根据移动学习情景生成个性化学习路径。该研究能为学习者推荐符合其学习需求和情景特征的学习资源序列,使学习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习理念的变革,给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全新的学习模式,其课程的教学设计受学习对象、呈现方式、传输载体等的影响,需在充分考虑认知负荷理论和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按照明确定位、界面简单、小模块呈现、随机进入、双通道、去除冗余、适当排序、情境认知等八大设计原则,设计既不增加学习者认知负荷、符合移动学习者特点和需求,又能充分发挥移动通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移动课程,实现高效的移动学习。  相似文献   

9.
移动学习作为基于学习者碎片式时间与学习经验的学习方式,其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动机。分析影响学习者移动学习的关键因素对于有效激发与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保障移动学习绩效有重要意义。本文以ARCS动机模型为框架,通过在线调查问卷的形式,对370名高校在校生展开“英语词汇移动学习动机”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学习者在移动学习中注意、相关性、自信心、满足四个维度的动机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的数字化学习,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的广泛应用,移动学习方式已逐步被学习者所接受,但是,移动学习资源的有效建设直接影响到用户对移动学习的接受程度。本文基于LTCS移动学习综合设计模型,即充分考虑地点、技术、文化和满意度四个变量的基础上,给出了程序设计类课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移动环境下的非线性学习具有非系统性、多元性、灵活性等特征,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和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培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形式。文章简要介绍了非线性学习的涵义,探讨了非线性学习所具有的几个优势,构建了移动环境下的非线性学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几点实施策略,以促进非线性学习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学习成为网络学习空间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然而移动学习效果的提升面临着复杂移动情境下空间化学习的自适应挑战。文章以云计算支持下的网络学习空间(即学习云空间)为背景,分析了移动学习的自适应因素,提出了一个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学习自适应模型,并探讨了移动学习的自适应实现机制及其应用策略。研究依托iStudy的移动学习自适应系统进行应用实践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更有利于提高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两种风格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场依存型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同知识类型学习中均使用该系统,其学习成绩没有差异;两种风格学生均认为该系统更加便捷适用,场依存型学生认为该系统更有利于促进学习。研究为促进移动学习的自适应和个性化理论与实践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移动学习资源开发平台和工具的选择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移动学习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而移动学习资源开发是开展移动学习至关重要的环节。文章详细分析了目前移动学习资源开发中流行的几种移动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并针对其是否适合移动学习资源开发而进行了评价总结。  相似文献   

14.
文章将移动学习系统环境中的终端设备和网络接入方式统称为移动学习系统装备环境,在分别详细介绍了不同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的各自分类和特点之后,构建出通用的移动学习系统装备环境模型,基于该模型对常用的移动学习装备环境进行具体说明,并对国内外现有的典型移动学习应用案例中移动学习系统装备环境的选择进行了系统地分类和归纳。最后,对未来移动学习装备环境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移动学习是移动通讯技术与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的产物,它给学习者带来了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体验。论文介绍了通讯技术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阐述了移动学习资源设计,及其设计的关键环节,并探讨几种常见的移动学习模式,最后,分析了移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普及度、便携易用的智能手持设备是能够体现增强现实价值的重要平台,增强现实创新了移动应用模式,为移动学习提供了新的学习支持。文章在概述增强现实软硬件系统的基础上,基于Hype Cycle模型与地平线报告分析,阐述了移动学习与增强现实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了基于增强现实的移动学习的已有研究与应用案例,探讨了Specht的增强现实学习模式,并构建了增强现实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模型。  相似文献   

17.
移动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又一新型学习模式,如何充分有效地使用移动通讯技术来辅助远程教学和学习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本文在对移动学习特点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学习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构建了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支持系统和移动学习中远程自主学习模型,最后对当前技术下可用的应用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为从事移动学习研究和远程教育应用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3G时代支持移动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是继电子学习(E—Learning)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是借助移动通讯技术和移动通信终端进行的随时随地的学习。本文在以3G移动通信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为基础的大环境下,探讨了基于3G技术的移动学习应用模式,并结合3G技术特点,提出了构建基于3G技术移动学习网络服务平台的初步设想。旨在为从事移动学习教学和研究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Today, the mobile technologies and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pened the door on new methods and pedagogies of learning. We are talking here about the mobile learning and the flipped classroom approaches. The flipped classroom means that the activities that have traditionally taken place inside the classroom now take place outside the classroom and vice versa. The mobile learning and as its name suggests is done in a mobile and changeable environment by mobile learners. Therefore, the context notion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is type of learning. Hence,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ntext-aware mobile learning systems. These systems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context dimensions to offer to the learners an adapted learning according to their situations. The approach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lled Smart Enhanced Context-Aware for Flipped Mobile Learning “SECA-FML” aims to provide learners with an adapted course content format based on their context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context dimensions and especially the mobile device context. The latter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multimedia content in adaptive mobile learning. The contribution was appli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flipped learning in order to manage the heterogeneity of context imposed by this approach. To validate our contribution, we have developed an Android mobile application. This application has been made available to learners to try and exploit it.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ation phase, the learner is ask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Based on this questionnaire, we measured the relia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our con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learners towards the latter.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the context dimensions and specifically the device context in adaptive mobile learning is more beneficial for learners especially in the flipped classroom.  相似文献   

20.
移动学习是继数字化学习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是教育技术领域研究的又一个新热点。本文针对移动学习目前存在的几种不同定义,提出了关于如何正确理解移动学习的几点看法,同时论述了移动学习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