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音乐欣赏活动中促进幼儿的“听”“动”能力的发展其一,音乐欣赏中教师要首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欣赏环境,建立良好的欣赏常规,让幼儿注意力集中地倾听音乐,鼓励幼儿轻松自如地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其二,激发“听”与“动”的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欣赏活动。  相似文献   

2.
整个活动给人一种“教师操控安排活动,幼儿被动参与”的感觉。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作品协调的情景与氛围,才有可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情境。教师可事先布置好音乐场景,直接导入主题:“孩子们,你们听,咚锵锵,咚锵锵,小玩具们要做游戏了,他们在玩什么游戏?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唱一唱……”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幼儿主动创编角色动作。如“谁会用动作来表现小木偶、小狗、小马、洋娃娃和小鸽子?”“看,玩具们玩得多开心,让我们也跟着玩具们一起玩吧。”教师还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对作品的…  相似文献   

3.
问题的提出 幼儿语言故事是讲给幼儿听的,它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和简洁明快的语言,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理解力和对美的感受力,陶冶幼儿的心灵。 从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发现,小班幼儿(3岁左右)对他们喜爱的语言故事可以聚精会神地听,对不符合他们兴趣的则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表现出“听不懂”、“听不进去”。幼儿园小班阶段是幼儿生活的转折点,是他们获取知识、萌发兴趣、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  相似文献   

4.
对幼儿进行听力培养,是为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因为在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听和说总是相互促进、相伴而存在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与他们乐听、会听有密切的关系。一、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为了使幼儿对听发生兴趣,我在活动中建立了“视听角”,开辟了“娃娃电台”,让幼儿多听语言优美、语句通顺的优秀儿歌、故事、童谣或谜语,以培养孩子倾听的兴趣。我还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如“拷贝不走样”,幼儿排成若干排,老师将一个词或一句话轻轻地告诉第一个幼儿,直至最后一个幼儿,并请最后一个幼儿大声说出来,以提高幼儿倾听的…  相似文献   

5.
一、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呢 ?   (一 )优化课堂教学   1 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本班幼儿具体情况的 ,具有教育性、艺术性、兴趣性的教材。如针对本班有些幼儿不大遵守纪律的情况 ,我选择了歌舞《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是幼儿熟悉的一个形象 ,我一放音乐 ,幼儿们就不由自主地动起来 ,可见这个歌舞已引起幼儿的极大兴趣。而此时 ,我又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遵守纪律的教育。我以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 ,黑猫警长要听指挥守纪律才能指挥好它的部下白猫警士。这样 ,教材的教育性已达到 ,…  相似文献   

6.
一、让幼儿“听”音乐 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听”的媒体对象即是声音,声音又是大千世界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春天,我们带幼儿外出踏青,教师边走边提醒幼儿仔细听大自然中各种声音。蜜蜂的嗡嗡声,小鸟的啾啾声,  相似文献   

7.
薛敏  任娴娴 《早期教育》2003,(11):37-37
许多教师发现:幼儿虽然喜欢音乐,但对音乐的兴趣却容易转移。如何使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保持长久而浓厚的兴趣,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下面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寻找自然的音乐 在对小班幼儿音乐启蒙之前,我们试图寻找最贴近幼儿,最易让幼儿接受的音乐。在几次碰壁后,我们发现最好听、最奇妙的音乐其实就在我们身边:鸟鸣声、刮风声、爆竹声、开门声,这些都是大自然中最活灵活现的音乐。于是《大自然奏鸣曲》成为我们音乐主题的第一节课。  相似文献   

8.
音乐是人类生活的反映,也是人们抒发情感的方式.“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它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听节奏讲故事是一种活泼、有趣、幼儿参与性很强的音乐活动形式。幼儿通过模拟自然界的某些声音和节奏,理解自然、表现自然。从而提高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陈星烨 《成才之路》2014,(20):60-60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论的三大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并指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他认为:“教育必须是生活的,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幼儿园的教学更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让生活与课程有效整合,提高教育的有效性。音乐是弥漫的艺术,源于大自然。幼儿对音乐的渴望和需要也不仅仅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就能够满足的,这就可以将音乐活动中的各个内容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得幼儿生活音乐化。但生活音乐化有什么意义,又如何使得幼儿生活音乐化,本文将进行简要分析。一、“幼儿生活音乐化”的重要性(1)幼儿生理的需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活动领域里明确提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因此,在音乐活动中应该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而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是幼儿积极参加音乐活动的原动力。为此,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特殊的活动环节,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普遍采用“三步模式”:倾听音乐作品——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式——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学生在整节课中只能被动地“听”音乐,“听”教师对音乐的介绍,逐渐地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了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了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2.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汉字教学要从小抓起,这一认识,近年来已逐渐被幼儿园所接受,“幼儿听读游戏,科学识字”,在市区各所幼儿园已风靡开来,并日益受到师生和家长们的欢迎.“识字游戏”的目标之一,便是要培养幼儿朗读能力,提高幼儿朗读水平,使幼儿感受汉字的魁力.为较好实现这一目标,我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的:一、选择使幼儿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可选择贴近幼儿生活,以小动物、童话人物等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再与音乐、美术、“偶像”效应等相结合,使幼儿对文学作品充满兴趣.如:儿歌《颠倒歌》,以唐僧师徒为主人公,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接触儿歌前还可以借孙悟空之口,告诉幼儿:“今天,俺老孙想给大家讲个笑话.”通过“偶像”效应,使幼儿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特殊的活动环节,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普遍采用“三步模式”:倾听音乐作品——介绍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内容形式——分析作品的题材、曲式结构。学生在整节课中只能被动地“听”音乐,“听”教师对音乐的介绍,逐渐地学生对教材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失去了兴趣,对音乐教师失去了兴趣,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制订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有关音乐教育部分中指出:“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能力等。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教给幼儿歌唱、舞蹈粗浅的知识和技能”。这里的“粗浅”,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2008,(3):32-33
在大班音乐活动《狮王进行曲》中,为了鼓励幼儿积极表达,提高幼儿兴趣,王老师精心“包装”了活动,设置抢答环节,让幼儿按规则自由抢答问题,并代表小组得分,若猜错,可由其他组幼儿抢答。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抢答”的形式,回答同题很积极,但也有幼儿还没弄明白问题就抢答。活动后,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参与积极、勇于表达,兴趣很高;也有不少教师认为,孩子把太多精力放在了抢答、得分上,少了对音乐的专注,带班教师过于注重“包装”而忽略了幼儿应获得的“关键经验”,是“假兴趣”。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您对活动“包装”怎么看?  相似文献   

16.
一次,我让幼儿欣赏一首欢快的乐曲。我预计幼儿能将欣赏的曲子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体验快乐、高兴等情绪,于是,在欣赏一遍乐曲后,我问幼儿:“听完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想做哪些事情?”没想到源源说:“我听了音乐有点想睡觉。”这个答案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听了这么欢快的曲子怎么会有想睡觉的感觉呢?我一时不知如何回应,就重复道:“哦,你听了想睡觉。”不料这引来了许多幼儿的模仿,这个说:“我听了音乐也很想睡觉。”那个说:“我现在就想睡觉了。”这时,为了避免尴尬,我赶紧打开录音机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跟着我做动作,转移幼儿的注意,转…  相似文献   

17.
小班音乐教学的点滴体会杨化冰如何引导幼儿步入奇妙的音乐世界?怎样利用“音乐”这门独特的教育工具,使幼儿获取多方面的艺术感染和启迪?围绕这个问题,我在小班中进行了音乐教育的连续活动。1.引导幼儿学习听和唱音乐是听赏的艺术。小班幼儿都是第一次入园过集体生...  相似文献   

18.
幼儿时期进行的音乐教育叫做音乐启蒙教育,通常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以此来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唱歌,我认为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通过歌唱教学的探索实践活动,我发现培养幼儿对唱歌活动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要逐步引导幼儿从乐听一爱唱一会唱,才能唱好歌曲.  相似文献   

19.
计算教学的本身往往引不起幼儿的兴趣。而智力方面的工作,却依赖于兴趣。兴趣往往是幼儿学习计算的精神支柱。因此,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通过“谈奇”、游戏,寻找、比赛和动手操作这些趣事来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一) 乐在“奇”中。幼儿欢喜听故事,越新奇越爱听。教三、四岁的幼儿区别“1”与“许多”,形成初步的集合概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确定教学目的后需要组织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因为生动有趣的活动本身会刺激幼儿的大脑,形成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影响集合概念对幼儿大脑的刺激。为  相似文献   

20.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前提,也是帮助幼儿走上音乐之路的奠基石。作为幼儿音乐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视,将幼儿兴趣教育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不断地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让幼儿徜徉在音乐的海洋中,爱上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