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伴随着武术运动和民族传统化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中华武德与社会主义道德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已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内容中重要的有机成分,而不再是过去狭义的“开德”。新的历史时期,武术社会里更加需要“武德”,但提高武德修养与思想政治,品德,纪委,法制及武术教育紧密相关,而不单一地存在于专门的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的价值进行研究。分析了武术教学中武德教育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武术教学中要加强武德教育,要通过开设武德教育课程,构建德育环境,创设武德教育情境,加强武德与其他思想品德课程的合作教育,多渠道齐抓共管,以形成"教育合力",加强武师自身修养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武术史为线索,综合考察传统武德存在的价值。研究认为:传统武德发展到今天必须摒弃封建的宗派思想,如门户之见、宗派之争等;继承优秀的民族道德,如厚德载物、忠孝仁义等;改造不合时宜的提法,如江湖义气、拔刀相助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武德内容,共包括十个方面:武德高尚、武旨明确、武纪严明、武风正派、武礼谦逊、武志坚强、武学勤奋、武技精湛、武仪端庄、武境优美。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传统武德的影响。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仁爱思想、修身思想和义利思想对中华武术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体系、价值标准,尤其是习武者的动机和行为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儒家的中和、仁爱、修身和义利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视和肯定,促进了传统武德思想观念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文本分析、逻辑归纳等方法对学校体育如何弘扬中华武德展开研究。中华武术在我国学校体育中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有助于大德维度“民族气节”的熏陶,公德维度“见义勇为”的培育,私德维度“谦逊和善”的养成。鉴于学校武术弘扬中华武德的实然困境,基于具身认知理论, 汲取“具身德育”思想,提出了“具身武德”概念。“具身武德”主张武之本在攻防,武之体在竞赛,强调立德树人,以武育人,将功法、套路、拆招、喂手、散手以及产生心理的客观现实,与攻防展演和攻防竞赛的情景有机结合起来,目的是让中华武德融入学生身心深处,融入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细处。实践要求: 确保学校体育武术课时是“具身武德”的前提要求;推动学校体育武术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具身武德”的重点要求;提升体育教师的“具身武德”意识与能力是基本要求;重视课内外武术攻防展演与攻防对抗竞赛相互联动是“具身武德”的核心要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跆拳道"礼仪"文化及武德内涵的比较阐释,认为学校武术中武德礼仪教育存在着多种"缺位",是学校武术武德礼仪教育改革的羁绊。制订一套武德礼仪规范并在学校武术武德教育中严格施行,是当代武术武德教育改革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释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对武术领域中武德下堕和"德艺双馨"之一体格局被拆分的局面进行的批评,提出了重塑武德的途径以及武德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积极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8.
武德在武术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武德在武术发展中的作用、意义的分析,指出对大学生进行武德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武术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武德。  相似文献   

9.
重构现代武德内涵的必要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武德的发展也是武术发展的一个写照。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其部分内涵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步伐,甚至有些内涵正阻碍着武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分析探讨了重构现代武德内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武德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进行梳理,发掘了武德文化中的爱国思想、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创新等课程思政教育资源,提出以武术课程教学实践为基础、以武术社团实践和宣传为重点、以各类媒体的武德宣传为辅助,将武德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以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武德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建设的重要目标,而中华武术中武德精神所弘扬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精神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统一的、一脉相承的.武德通过弘扬民族的道德规范,以其独特的社会控制功能弥补法制控制的空缺和不足.因此,探索武德精神中和谐因素与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的内在一致性,宣扬发展武德精神,民族精神,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独特贡献,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历史文化视野审视武德思想的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南资料法对武德的含义、内容及形式与发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武德也在与时俱进,与社会主义的发展同步;在此基础上提出武德的发展要与现代化进程同步;要与现代社会道德相结合;要与爱国主义精神相结合;并要重视现代武礼、武德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高校武术教学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是全民健身、终身健身的主要环节,然而大多数教学过程偏重了技术的提高而忽视了武德的教育。为了使武术能向良性的方向发展,文章从健身明德、学艺明理、立志为仁重义几个方面阐述在武术教学与训练中如何加强武德教育。  相似文献   

14.
武术已成为大学的必修课程,尤其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群体中,更是开设了武德修养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武德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与预期相距甚远。通过对这个群体中武德修养教育现状的研究,总结武德教育的方法、内容以及武德教育的运行机制,探讨武德教育与精神文化建设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一些特点,提出在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过程中应当重视武德教育,以期在继承和弘扬武德文化的基础上,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安全、文明的育人场所。  相似文献   

15.
武术具有其独立的价值体系,武术的价值核心在于武德,重武德培养是武术发展的先决条件,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文武双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型建设人才的先决条件,也是武术文化、武术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国学校武术教学中课堂行为规范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教学中构建课堂行为规范是落实武德、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武术发展的需要,也是规范武术课堂教学的需要;同时,结合现代社会和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初步构建出武术教学中的课堂行为规范体系,具体包括服装及用具规范、语言规范、集合规范、练习行为规范等。  相似文献   

17.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为探索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在传统社会,民间武术组织以武德传承强化乡村德治机制,以门规戒约规范乡村法治秩序,以家长制参与乡村自治实践。而进入现代社会,民间武术组织服务于乡村治理面临着传统德治弱化、法治建设不完善、参与自治机制不健全三方面的困境。提出,民间武术组织要建立新的道德体系,营造乡村治理的德治氛围;加强组织治理,强化乡村治理的法治理念;深化自治实践,主动承担乡村治理职责功能,旨在为更好促进民间武术组织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论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自身失范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伦理学角度对奥林匹克道德及其规范体系自身失范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奥林匹克道德是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调控系统来维系和调整所有参与者的行为,然而奥林匹克道德规范体系自身却存在着规范不明确和不自洽的失范现象,这必然会造成个体对规范理解上的迷惑和误差,导致个体对道德价值观、道德评价标准和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最终造成道德失范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中华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博大精深、饮誉天下。中华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技法、功法,而且有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武德”。本文试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华武术德与艺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构建新伦理学体系,其首要任务是全面清理各种异化的伦理观念,开辟优良道德制定的整合认知理路,审查优良道德制定的五大条件.在此基础上,确立"增进全社会和每个人利益总量"之道德终极标准和效用主义价值原则.由此,新伦理学所要努力创构的优良道德体系,必以社会主体论之伦理思想为基石,以全面追求集体主义为价值导向,伦理的个性主义认知和道德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则事实被排除于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