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文化责任与使命,对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呈现出武术文化内涵淡化、教育功能弱化、教育地位边缘化以及教育内容标准化等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对学校教育对武术文化的选择性、武术教育时空的有限性、武术教育传承主体的有限性,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迟效性等症结问题进行学理分析。最后,在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提升武术文化价值意蕴,重构武术教育体系;整合传统武术文化精髓,更新武术教育内容;把握传统武术转型特点,构建长效教育机制;完善学校武术教育文化政策,加强学校武术教育有效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
文化政策视野下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通过制定文化政策对文化发展的相关行为做出选择性的指导和约束以促进文化发展,是当今许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普遍选择.从国家文化政策的视角,立足文化全球化时代,对中国武术文化发展进行探讨.分析了武术文化的历史生成与发展,并从国家文化安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武术文化产业发展与武术文化传播等层面论证了武术文化发展与文化政策结合的必要性.研究认为,中国武术文化发展不应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体系,必须与国家的宏观文化政策衔接,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同步,应该在政府的主导下培育具有中国文化独立品格的武术特质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回顾武术现代化发展变迁的基础上,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了武术现代化与西方体育的关系.研究认为,武术现代化实质上是一种与武术生存相关的文化选择与适应过程;中国武术对西方体育文化的过度模仿加剧了其自身的文化认同危机,进而导致了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相互抵牾,学术资源与民间智慧难以沟通.指出当代武术的发展需要强化文化自觉意识,通过文化自信、文化整合、文化创造,在传统与未来的结合和拓展之中,增强武术现代转型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分析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文化责任与使命,对当前学校武术教育呈现出武术文化内涵淡化、教育功能弱化、教育地位边缘化以及教育内容标准化等瓶颈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对学校教育对武术文化的选择性、武术教育时空的有限性、武术教育传承主体的有限性,以及学校武术教育的迟效性等症结问题进行学理分析。最后,在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需要从提升武术文化价值意蕴,重构武术教育体系;整合传统武术文化精髓,更新武术教育内容;把握传统武术转型特点,构建长效教育机制;完善学校武术教育文化政策,加强学校武术教育有效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化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5.
自我谈话对动作表现的影响是体育运动领域中自我谈话研究的主流方向。以往围绕自我谈话与动作表现关系的研究主要考察自我谈话功能类型与动作技能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较少关注自我谈话表述形式对动作技能表现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在任务匹配假说的基础上,引入自我谈话显隐性(表述形式)这一维度,探讨自我谈话功能类型和表述形式与动作技能类型之间的匹配关系。基于此,本研究设计了2个实验,实验1考察自我谈话功能类型与表述形式对精细类动作技能(飞镖投掷)表现的影响,实验2考察自我谈话功能类型与表述形式对粗放类动作技能(握力)表现的影响。2个实验均为2因素混合设计,实验对象为80名男性本科生。实验结果表明,不发声指导型自我谈话有利于飞镖投掷任务表现,而发声指导型自我谈话有利于握力测试任务表现。本研究表明,指导型自我谈话有利于精细类动作技能表现,尤其是新手;发声自我谈话有利于粗放类动作技能表现,不发声自我谈话有利于精细类动作技能表现。  相似文献   
6.
体育竞赛规则的文化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竞赛规则是人们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形成的决定体育参与主体行为的一种规范性文化现象,它包含着顺应社会文明化进程要求的价值标准.本文正是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体育竞赛规则,从而揭示其丰富的人文旨趣.研究认为,竞赛规则对树立"公平竞争"与创造共生的人生理念、构建共同尊重的社会规范标准及生成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运动态身体”是克里斯·希林身体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希林以“肉身实在论”为理论基础对体育运动中身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质考察,提出身体是体育运动的源泉,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体育运动产生社会效应的定位场所.“运动态身体”也是一个未完成的概念,希林指出,现代东方体育运动的兴起无疑会丰富“运动态身体”的内涵.“运动态身体”为重新审视体育社会学的合理性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自成体系的传统武德,它的生成与发展遵循着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以习武者人性善恶的可能、实然与应然为预设的道德行为规范,分别向着仁爱情怀的社会伦理观念与道德自律的个人道德品质两个维度发展,使习武者的内在和社会活动趋向"致中和"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儒家思想对传统武德的影响。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中和思想、仁爱思想、修身思想和义利思想对中华武术传统武德思想的内容体系、价值标准,尤其是习武者的动机和行为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儒家的中和、仁爱、修身和义利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人对于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视和肯定,促进了传统武德思想观念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