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图书馆员一直被认为是心理压力较轻的职业之一.以图书馆员为对象的有关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也比较少。随着信息技术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冲击,加之业务流程重组、职称评定改革、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岗位工资改革等举措的实行,使大部分馆员都面临着心理、岗位、待遇等方面的适应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关注和研究馆员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的策略减少馆员对改革的焦虑心理,对馆员个人的职业生涯及推进图书馆领域的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焦虑理论进行了梳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对兰州部分高校图书馆员焦虑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及测评结果的统计分析后,发现馆员与读者间的关系是引起高校图书馆员焦虑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员焦虑的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3.
井水 《图书馆建设》2012,(11):61-65
图书馆2.0时代馆员心理契约有了新的内涵。通过对陕西省高校图书馆员的实证调研可知,影响馆员心理契约违背的变量包括组织支持感、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组织政治行为和个体认知差异。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构建馆员心理契约违背的嵌套模型,有助于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组织支持感,合理利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减少组织公民政治行为,满足馆员个性化心理需求,重建馆员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4.
重视馆员心理 稳定图书馆队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素芬 《图书馆》2001,(4):70-71
文章论述了重视图书馆员心理的必要性,并通过树立“馆员是核心”,理解并重视馆员“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等方法来激发馆员工作热情,稳定图书馆队伍,提高图书馆凝聚力。  相似文献   

5.
新服务模式下,高校图书馆员面临各种心理问题。分析了新服务模式给高校图书馆员带来的转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馆员心理调适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危机和预防策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自杀、凶杀这些悲剧性的事件在高校图书馆员中频发,折射出图书馆员心理危机严重。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图书馆员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诱因,分析了这些悲剧行为内在的复杂性。探讨了图书馆如何在馆员心理危机的疏导中发挥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枯竭问题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勇 《图书馆论坛》2006,26(2):64-66
职业枯竭是一种职业性的心理疾病。图书馆员职业枯竭是馆员长期从事助人职业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文章通过对职业枯竭的认知,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枯竭的表现、原因,提出了馆员职业枯竭的心理调适对策。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心理疲劳的概念,对导致图书馆员心理疲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以人为本的温馨关怀是调理馆员心理疲劳的良药。  相似文献   

9.
试论图书馆员对数字图书馆的心理调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数字化条件下图书馆员所存在的多种心理障碍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数字化图书馆环境下图书馆员如何调适自身心理,以及营造适合馆员心理调适的环境和氛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从"霍桑效应"谈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调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图书馆员的职业心态稳定与否直接影响服务质量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 86 .9%的馆员自觉心理有压力。本文试图通过“霍桑效应”的启示 ,提出馆员心理调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龙梅英 《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27(5):93-94,F0003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图书馆员充满激烈的竞争并面临挑战,任重而道远,在前进中存在多种心理障碍方面的不利因素,本文对新世纪图书馆员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图书馆员的心理变化,就图书馆员如何面对新环境中的自我,以及营造适合馆员心理调适的环境和氛围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从心理学的角度阐明了图书馆员的心理调适与健康的重要观点.参考文献5.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人文关怀不应只注重对读者的关怀,满足读者需求,更应该重视对图书馆员的关怀,激励馆员、满足馆员的心理需求,设计合理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保障图书馆员的权益,进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芳 《图书馆》2011,(2):70-72
为探究中学图书馆员职业承诺与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关系,本研究综合《中学图书馆员职业承诺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馆员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中学图书馆员职业承诺和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较高。(2)馆员的职业承诺和心理健康在不同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职业承诺整体趋势是馆龄0~5年的馆员职业承诺水平较低,馆龄6年以上的馆员随着馆龄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并趋于稳定。心理健康整体趋势是馆员的年龄越小,偏执程度越高。(3)相关分析表明:焦虑与继续承诺存在正相关,强迫、抑郁分别与情感承诺呈负相关。(4)回归分析表明:焦虑是继续承诺的有效预测因素;抑郁对情感承诺没有显著影响,而情感承诺会随着强迫症状分值的增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女图书馆员心理不健康的现状入手,分析引发女馆员心理不健康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详细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年轻馆员流失的现象,剖析了年轻图书馆员的心理,并指出了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契约是分析员工与组织间责任的重要概念。通过分析图书馆2.0时代高校图书馆员心理契约的内容和心理契约违背现象的发生,提出若干改善馆员心理契约的具体举措,以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的组织归属感,推进高校图书馆2.0业务实践。  相似文献   

17.
以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心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的心理现状,并根据"霍桑效应",提出了调节馆员心理状态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吴秀珍 《图书馆》2007,(1):78-80
在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技术环境的变化推动了传统工作模式的变化,也给馆员的观念带来了一定冲击,尤其是中年女性馆员,其心理反映更大,在一定程度上给工作带来了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年女性馆员心理焦虑问题的分析,探讨中年女性馆员在信息化工作环境下的心理焦虑成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探讨工作资源对高校图书馆员敬业度的影响与机制,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和提升图书馆员的敬业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选取湖南各高校图书馆的358名馆员为研究对象,考察工作资源对高校图书馆员敬业度的预测作用以及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结论]描述性统计与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高校图书馆员在组织承诺量表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馆员组织承诺得分显著高于女性,不同性别馆员在其余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婚姻、年龄、学历、职位、职称者在各量表得分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高校图书馆员工作资源、心理资本、组织承诺与敬业度的两两相关都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工作资源对高校图书馆员的敬业度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心理资本和组织承诺能够在工作资源对高校图书馆员敬业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丰富高校图书馆员工作资源,增进其组织支持感,增强其心理资本和组织承诺,是促进高校图书馆员敬业度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心理契约的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设计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提出的心理契约概念出发,分析了基于图书馆文化层面的馆员忠诚度,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提出了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