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出发,提出了专业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两个能力基础;建议研究型大学改革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教学范式,处理好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研究者与实践者的关系,在学科教育中整合职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以跨学科教育和“领域的专业通识教育”的原则改革课程体系,推进知识与能力、课程与实践和研究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探索专业学位针对职业领域方面,提出了三个相关的主题: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职业教育具有同质性,具有共同的内在逻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针对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知识生产模式2的应用情境下,更加凸显了它的职业属性与知识生产的效用;结合英美国家工程博士培养案例,分析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知识性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1998年开始设立医学专业学位,并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试点。这是我国医学学位教育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改变了我国医学学位比较单一的状况,更好地适应了卫生事业发展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要。 医学学位分为“医学专业学位”和“医学科学学位”两种类型。医学专业学位又分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和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专业学位等。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及其职业背景授予不同的学位。这样区分学位类型有利于按照各种不同专业性质、特点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对专门人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TQM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参与人、培养过程、教育特点以及与未来职业匹配的关系,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循环体系,并剖析质量监控要素间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基于“知识掌握”和“职业需求”构建不同主体参与的多维教育质量保障框架。  相似文献   

5.
指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具有职业指向性、培养模式具有工程实践性、培养过程具有“产学研”协作性、培养内容具有专业领域性等培养属性,然后以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电气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培养为例,探讨了“以用为本、产学研协作、校企联合” 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6.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厚基础、宽知识、强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取向须突出“应用性”“实务性”“特色性”等特点,引入雇主评价就很有必要.无论从高等教育哲学、经济学,还是专业特性的视角,都可阐释雇主参与质量评估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但在实践中,雇主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却非常稀缺,为引导雇主科学有效参与质量评估,提出了雇主评价的“三维度”和“三向度”,以期通过雇主评价引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关注现实并提升其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哲学基础、所依托的学科基础及其知识特点的分析,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采取知行结合、注重通过实践来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方式,进而论证了在知识生产模式2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该采取工作场所学习模式,实践共同体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工作场所学习的核心载体,体现了专业教育“做中学”、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历史教学问题》2001,(3):63-63
最近 ,本刊记者获悉华东师范大学将从 2 0 0 1年起开展中学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学科教学 历史专业方向 )工作。为此 ,记者 (以下简称“记”)走访了华东师大历史系的有关负责同志 (以下简称“历”)。记 :据悉 ,华东师大今年将招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员 ,请您介绍一下这一工作的背景和设置“教育硕士学位”的意义。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我国从 1 997年起设置并开始试办的 ,这是以特定教师教育职业为背景的专业学位。国家设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根据我国基础教育现状的需要和 2 1世纪教育发展的目标 ,目的在于对基础…  相似文献   

9.
“专业职业化”视角下的专业学位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专业学位具有鲜明的职业性。专业学位英语教学必须具备“专业职业化”的视角,带上“职业教育”的色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以致用”,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0.
课程开发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转变。其开发需要放在教师的职业背景中进行,从“学问中心”向“职业实践”转向,在课程中凸显实践性知识的价值和意义,课程目标由关注知识学习向获得教育智慧拓展,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向“行动本身”转变,课程实施超越“去情景化”走向“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