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9月,在台北办了10年之久的书评杂志《书评书目》停刊了。3年后,台北的另一家知名书评杂志《新书月刊》也正式宣布倒闭了。于是,书评界哗然。1986年书评家应凤凰写了一篇题名为《现代文学的‘书评’书》的文章,台北《自由青年》第76卷,介绍了50年代至70年代在台湾出版的书评别集。这就是司徒卫(祝丰)的《书评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54年版)和《书评续集》(幼狮书店1960年版,后合集为《五十年代文学评论  相似文献   

2.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的资深编审、著名学者徐柏容先生在《现代书评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版)一书中,辟有专节讨论书评与出版工作的关系。他认为: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版年鉴》1994年版于近日由中国出版年鉴社出版,这是《中国出版年鉴》创刊15年来出版的第14本年鉴。该年鉴由概况、纪事、法规、人物、图书评介、出版工作论点摘编、书摘与史料、新报刊简目、统计、名录、广告、附录等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评史初探》,赵晓梅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6月版本书作者通过对不同时期出版文化、书评传媒、书评作者的概括及各个时期书评发展的观察与特点分析,具体论述了自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之间一个半世纪中中国书评的发展历程。作者将中国近现代书评发展史分为:中国近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书评业发达的标志之一,即在于它有比较完备的书评检索系统。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是威尔逊公司出版的《书评摘要》和盖尔公司出版的《书评索引》。《书评摘要》创刊于1905年,至今已出版了87卷。它以其出版历史悠久、实用性强而著称。为了保证所收书评的质量,它精选了94种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出版的评论性期刊作为书评的资料来源,但又并非这上面所发表的书评全数收入。《书评摘要》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我国出版界的一位资深编审和高等学校的两位讲授书评课程的学者先后出版了他们的书评理论著述,那就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徐柏容编审著的《书评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版)、北京大学孟昭晋教授编著的《书评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8月版)和安徽大学徐召勋教授主编的《书评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其特点是作者们都力图用章节式版块来构建书评学科的理论体系,进而全面探讨书评历史和发展、书评理论和方法、书评写作和工作的学问,甚至有志于奠立整个“书评学”的学科地位。这些著述的作者们各以自己的学术素养和书评实践,殊途同归,共同思考着书评的学术问题,自觉地为当代中国的书评事业添砖加瓦,其精神是可嘉的,成果则是极其可喜的。 分析这三部书的书名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三书书名分别由“书评”、“学”和“概论”这三个词排列组合而成,以致于稍一不慎即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文科统编教材的《书评概论》,经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系孟昭晋教授多年的悉心编撰,如今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市.当我展示着作者题赠给我这位责任编辑的签名本和萧乾先生多年前签赠我的《书评面面观》(人民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一书,一种学术的兴废继绝之感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建国后编制的3部大型综合性分类法之一。它于1973年3月以试用本形式印出,1975年经全面检查和重点修订后正式出版第1版,1986年6月出版第2版,1990年2月出版第3版,1999年3月出版第4版。第5版修订出版前的调研工作正在着手进行。笔者有幸参加“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目中的放射卫生及相关类项的修订,就此结合放射医学近年来的发展变化,通过分析《中图法》第4版中的放射卫生的类目设置,提出初步的修订意见,仅供专家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甘肃人民出版社与兰州晚报联合举办的“我读甘肃版图书”书评征文颁奖大会于1990年12月10日在兰州举行。省、市宣传部及新闻出版局和省版协、出版社的有关领导出席了颁奖大会。此次书评征文活动历时半年,有全国12个省市100多名各行各业的书评爱好者参加。从见报的84篇书评文章中评出获奖作品25篇,分别向作者颁发了奖状和奖金。这些获奖书评囊括了《甘肃风物志》、《读者文摘》、《金瓜银豆·小精灵》、《敦煌实录》、《中外著名敦煌学评传》、《甘肃  相似文献   

10.
版协召开经济类图书书评会 中国版协经济出版工作委员会近日在京举办经济类图书书评活动。在京的19家经济类图书出版社对厉以宁等主编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刘国光等主编的《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丛书、国家统计局编写的《’93中国发展报告》、戎殿新、罗红波等著的《意大利工业化之路》等12种图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最经济的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每期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字,长的数千字不等。《新共和》周刊每年要评介五百来本新书。出版商十分重视书评宣传,不但每有新书出版,  相似文献   

12.
笔者的英文专著Reinventing Mod-ern China : Imagination and Authenticity in Chinese Historical Writing (中译本《重构近代中国:中国历史写作中的想象与真实》,中华书局2013年版),自去年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蒙汪荣祖先生在台湾《汉学研究》上发表书评,继而又于去年12月8日在上海《东方早报》加以转发(《现代中国:“重新发明”还是“重新发现”?》)。但读过之后,  相似文献   

13.
不久以前,我的故乡——浙江的编辑同行给我寄来一本《浙版书评选(1985—1986)》,封面淡雅清新、扉页环衬色调醒目,版面设计疏朗,一时爱不释手。这是《浙版书评集(1979—1984)》一书的续编,可惜这本至今没有见到过。这几年地方省市版的图书评论集陆续出版了多种。在我的案头差不多  相似文献   

14.
盛韵 《编辑学刊》2011,(4):54-59
《东方早报》的周日文化副刊《上海书评》诞生已三年,在快速消费的时代,这份书评可谓逆流而动。在西方不少传统大报面对激烈竞争以牺牲书评版作为自救策略之时,《上海书评》的诞生体现了纸媒的一种极具远见的应对思路,并产生了相当的文化辐射效应。这三年中,上海的《Ⅰ时代报》、《上海壹周》、《申江服务导报》等媒体纷纷推出了文化书评副刊,明显受到《上海书评》风格影响的还有广州《时代周报》的"时代阅  相似文献   

15.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华盛顿邮报》即将终结其独立书评版《图书世界》,《华盛顿邮报》将把书评版内容缩减并融合进现有的其他版面。据美联社消息,网络版《图书世界》将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加强湘版图书的评论工作,鼓励专家、学者、出版发行工作人员和广大读者写出更多更好的书评文章,推动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出版质量,指导读者选购、阅读湘版图书,湖南省出版局决定举办评选湘版图书优秀评论文章活动。凡在1979年1月1日至1984年10月31日期间内,在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各类公开出版的报纸、杂志上和中央、省级《出版工作》上发表的湘版图书评论文章,均可列为评选范围。组织参加评选的文章,可以由作者自荐,也  相似文献   

17.
前几年,在《读书》杂志上看到董鼎山在“纽约通讯”专栏里介绍的美国报刊图书评介情况,真是大开眼界(至少对于我这个一向对国外情况孤陋寡闻的人而言)。在美国,由于出版书籍的众多,阅读书评是读者在百忙中获悉出版界信息的经济办法。通常受重视的高级杂志几乎都有书评栏目。除了最著名的书评刊物《纽约时报书评》(周刊)和《纽约书评》(半月刊)专门刊登图书评介外,其他一些有名的杂志,如《新共和》、《民族》、《新闻周刊》、《星期六评论》、《大西洋》月刊等,每期的书评专栏,一般都要刊登七、八篇书评,每篇书评短的几百  相似文献   

18.
现代意义上的台湾书评,始于50年代。1954年9月台北文物供应社出版了最早的一部图书评论集,即司徒卫的《书评集》,共收入书评24篇,评论对象覆盖了整个50年代的台湾文坛。《书评集》揭开了台湾现代文献评论事业的帷幕。  相似文献   

19.
《马恩全集》是中共中央编译局根据《马恩全集》俄文第2版并参考德文版翻译的,已出版了39卷(其中第26卷分三册出版);1968年,俄文第2版除了原计划39卷外,又增补了11卷,中共中央编译局准备从去年起陆续翻译出版。《列宁全集》是中共中央编译局根据《列宁全集》俄文第4版翻译的,已出版了39卷(其中第14卷另有附册一本);俄文第4版后又增补到45卷,第40-45卷中译本如何出版,尚待研究。《斯大林全集》是中共中央编译局根据俄文版翻译的,俄文版原计划出版16卷,但只出版了13卷,中译本也出  相似文献   

20.
1985年,徐召勋教授为安徽大学的图书馆学专业和出版发行专业开设《书评学概论》课程,这在全国高校中尚属首次。之后,他把讲稿的一部分整理成书,题名《书评和书评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十年来,徐召勋教授大力提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书评学,并身体力行,《书评学概论》就是他创造性地进行研究的成果。这部专著全面地系统地科学地论述了书评学的基本理论,构筑了书评学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绘制了书评学这个新兴学科的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