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奇妙的镜子     
一天,有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小镜子,孩子们照照自己,照照别人,玩得不亦乐乎。渐渐地,他们的目光集中到镜子上来了:为什么镜子能照见人?为什么用镜子能看到后面的东西……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谁能回答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探究活动“奇妙的镜子”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一天.我上一节“发现朋友有缺点.该怎么办”的五年级口语交际课。当我让孩子们用一种事物来形容朋友时.孩子们的灵感火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孩子说:“朋友像一把伞,当你在风吹雨打,感到无助时,是它给你遮风挡雨。”有的孩子画了一面镜子,说:“朋友就像镜子一样,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警惕着自己。”有的孩子说:“朋友就像一瓶酒,越陈越香醇,越陈越珍贵。”……看到孩子们智慧火光的闪烁,我立刻顺水推舟,让孩子们继续思考:“要是发现朋友有缺点,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又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一)蒙娜丽莎微笑揭秘 沈致远 近五百年来,人们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怀着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她那神秘的微笑,引起了种种猜测和议论。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之处在于:当你注视她的笑容时,先是看到微笑,既而似乎隐去,然后微笑重新出现,过一会儿再次神秘地隐去……  相似文献   

4.
正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我突然看到一段文字:假如微笑可以移植,我要移植蒙娜丽莎的微笑给我的班主任,让他板着的脸上露出甜美的微笑.我不由心里一阵叹气,现在的孩子真是难"伺候",我若不整天板着脸,能镇得住他们这些调皮鬼吗?  相似文献   

5.
笑容     
《蒙娜丽莎》曾使众人为之倾倒,蒙娜丽莎成了举世公认的“微笑之王”;但是,在我心中却有一幅不是名画却胜似名画的“微笑”之作。或许在他人眼中,它  相似文献   

6.
今天,我居然发现了我的扩音器竟还能发挥另一个巨大的功能。前段时间,我因外出参加一些教学活动,落了不少课。回校后,为了赶进度,我授课的速度比往常快了许多,而一年级的识字量又比较大,我真的很担心孩子们是在囫囵吞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如果能激发学生们的识字热情,那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望着办公桌上的“小星星”、“小红花”,有点发愁。因为上了两个多月课的孩子们对这些小礼物已经没多大兴趣了。当我无意中看到桌上的扩音器时,忽然眼前一亮,不禁想起了开学初孩子们对它无比好奇与向往的眼神。如果不是好奇与向往,他们…  相似文献   

7.
微笑,是个极其平常的面部动作,是一个只要我们稍稍牵动嘴角就能完成的简单动作。可是你们知道吗?微笑是有魔力的。当你和朋友产生矛盾、发生口角时,一个歉意的微笑就能替你换回一份友情;当你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而烦闷不安时,领导一个赞赏的微笑会让你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当你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看见家人温暖的微笑时,你会觉得再辛苦都是值得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微笑,孩子们也和我们一样,他们无时无刻不渴望拥有老师的微笑。对于他们来说,老师的微笑是友善与信任的直接表露,它让孩子们觉得我们是那么的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8.
草地上不知是谁遗落了一面镜子.甲虫小黑首先发现了。“哇哈,你好!”呵呵,镜子里有一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朋友”呢。甲虫挥挥自己的前爪,朝镜子微笑,镜子里的“他”也在挥动前爪,向他微笑……  相似文献   

9.
《小火炬》2010,(5):15-15,29
《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1506年间,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蒙娜丽莎的微笑被不少美术家称为“神秘的微笑”。这幅名画有很多的赝品,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了4幅,她说:“我实在太喜欢《案娜丽莎》了,但它是一件孤品,所以只得以赝品自娱。”下面我们分别展示真品与一幅赝品,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在生活中,除盲人外,恐怕人人都照过镜子。镜子能让人清楚地看到自己。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一面比普通的镜子更能让人认清自己的镜子,那就是别人的眼睛。通过这面特殊的“镜子”,人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赶快照照这面“酣毙了”的“镜子”呢? 从本期开始,“校园聚焦”栏目将陆续推出“照镜子”系列文章。让我们通过“照镜子”,打开彼此间封闭的心灵之窗,让理解的阳光照进来……  相似文献   

11.
俗话曰:“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的确太重要了。离开了自己心爱的爸爸妈妈,步入幼儿园这个大家庭,此时,他最需要的是老师的情感关爱。老师的微笑、亲切的一句话对孩子们一天的心情会有决定性影响。我班教室的窗口对着大门,距离大门有100多米,孩子们走进大门马上会进入我的视野,每天早晨,我很早进入教室,收拾完毕,就站在窗外等着孩子们的到来,不为别的,只为给孩子们一个好心情。“龙江,真棒!你今天是我们班来得最早的一个。”“慧琳,无论在什么地方走路,都应记住贴边走。”“周琪,今天一进大门就…  相似文献   

12.
雷蕾 《今日教育》2006,(6):26-26
案例一 艺术活动中,教师准备了许多的“燕子”头饰,每当看到这些新鲜的玩意儿孩子们都非常地兴奋,“耶!”的童音震响了整个活动室。教师简短的开场白告诉幼儿今天的活动是能唱能跳《小燕子》这首儿歌。  相似文献   

13.
微笑的力量     
微笑似火,能焚烧掉人与人心问的阻隔;微笑似水,能涤净人心上的污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微笑: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失意时朋友鼓励的微笑、跌倒时路人友善的微笑……都会成为我们心中至真至纯的美好回忆。然而,在我的眼里,最有内涵、最让我感动的微笑是来自于她的。  相似文献   

14.
1.“照镜子效应”。所谓“照镜子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反应,恰似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当我们微笑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微笑;当我们皱眉时,镜子里面的人也皱眉;当我们大喊大叫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大喊大叫…… “照镜子效应”对班主任的启示是;对待学生,只要我们付出真挚的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让他们体味到被爱和被尊重的滋味,学生才能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报。 2.“无痕迹效应”。所谓“无痕迹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  相似文献   

15.
图览世界     
《蒙娜丽莎》的微笑里含有神秘代码 据报道,意大利的研究者借助高倍显微镜在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眼中发现了神秘的“达·芬奇密码”。蒙娜丽莎右眼球上有黑色L、V字样,这是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姓名首字母,而左眼球上的字符则较难分辨,看起来是字母C、E或者是B、S。  相似文献   

16.
张景林 《教师博览》2003,(10):51-51
自公元16世纪以来,达芬奇的艺术杰作《蒙娜丽莎》的微笑便被世人认为是最为神秘、最为美丽的微笑。最近,美国的一名科学家在这幅肖像画中发现了达芬奇“巨匠慧心”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守望     
我站在学校旁的崖畔上,守望着每一轮朝阳。朝阳升起来了,雾气还没散尽,孩子们就从一条条小路上冒出来,他们背着妈妈或是姐姐缝制的书包,提着一小袋土豆奔学校来了。他们带着好奇而来,带着向往而来,带着甜蜜而来,难免也会带着苦涩和沮丧而来。我站在崖畔上等待着孩子们。孩子们走过来,叫一声“老师”,我应着,挥挥手,给孩子们一个微笑。老师的微笑可以给那些高兴的孩子鼓足劲儿,可以拂去那些沮丧的孩子脸上的阴云。这些孩子中说不定就有明天的将军、科学家、国家领导人……我是天底下最平凡的一个老师,我能不善待他们么?朝阳正…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为镜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代君王以人为镜,善于倾听大臣的意见,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其实,做教师的,更需要一面镜子。最好、最真实的镜子莫过于那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们。从这面明亮的镜子里,你可以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美丑得失。  相似文献   

19.
这几天,我很惊奇地发现,班上的孩子每次到盥洗室时总是久久不愿出来,那儿能有什么东西如此吸引他们呢?悄悄观察之后我发现,孩子在小便、洗手的时间,总喜欢抽点空到墙壁上镶的镜子旁呆一会。有的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一笑,有的则做个鬼脸,还有两个对着镜子在玩“指鼻”游戏的。看着他们那愉快的神情,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是镜子吸引了孩子们。  相似文献   

20.
章立早 《教书育人》2001,(17):37-38
一、“照镜子效应”。所谓“照镜子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行为,别人往往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和行为给予反应,恰似我们站在镜子面前:当我们微笑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微笑;当我们皱眉时,镜子里面的人也皱眉;当我们大喊大叫时,镜子里面的人也大喊大叫……“照镜子效应”对班主任的启示是:对待学生时,只要我们付出真挚的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事情,让他们体味到被爱和被尊重的滋味,学生才能以同样的方式给以回报。我们过去常提倡要“尊师爱生”,其实,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