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江力  黄文艳 《科教导刊》2023,(10):26-28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持续推进,当前新工科建设和产教融合背景下对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符合现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产业需要的应用型工程人才,文章以常州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为例,分析了当前生产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OBE理念提出了一系列产教融合改革措施,以期为应用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实践教学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应紧密围绕地方院校工科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工程教育的理念,注重实践教学的应用型和工程型。实践教学形式应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选择实验、实习和设计,在实践教学内容中引入实际工程项目,采用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和项目驱动式教学模式,将课外实践教学纳入到实践教学体系中。实践证明,该体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工程综合素质高,能快速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3.
树立“三大”教育理念 改善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学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以自身类型定位于教学主导型,人才培养规格为应用型,服务面向工程实际,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面向经济社会建设、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高级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应用型工科本科院校在我国  相似文献   

4.
基于新工科建设理念,文章结合广西地方工科高校材料类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目前高校材料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对如何建设实践类“金课”并进行有效评价提出一些设想和举措,如落实立德树人理念、重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等,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讨了在新工科建设中,通过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BIM技术运用能力、提升教学团队实践教学水平、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夯实校内实训中心及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实践教学改革途径,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从而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理念,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在《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提高工科大学生工程综合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材料力学》课程开展德育教育、工程背景教育和实践应用能力教育为主线的工程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对实现我校工科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发挥了必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校企合作的工科专业毕业设计教改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毕业设计是工科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素质具有关键性作用。利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将企业工程实践性课题融入工科院校毕业设计教学中,探索一种工科毕业设计的教学改革方案,有利于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简称过控)专业为例,按照"新工科"建设要求,以培养应用型复合人才、促进学生形成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和创新,构建了"一条主线、三个阶段"的多学科交叉、逐层递进的实验与实践教学"新结构",并详细阐述了该体系中各阶段的培养内容。这为推动新工科的实施,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善学习、懂操作、能创新"的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9.
培养应用型创业人才是普通工科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时代要求,普通工科院校要在分析应用型创业人才内涵和要求的基础上,提出普通工科院校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内容,倡导应用型创业理念,拓展产学研合作思路等,努力培养具有"工程知识、实践能力、创业意识、协作品质和探索精神"的应用型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结合工科专业特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理论教学联系生产实践,尽量穿插工程应用实例,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工程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本科院校培养学生朝着多层次方向去发展,促进我国人才结构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从事实践第一线的工程人员,这些优秀人才需要从事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或者工程施工、运营、维护等任务。因此,在工科材料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中,应以培养具有实践能力优秀人才为目标,以工程任务为中心,以工程实践环节的层层推进制定教学计划。重视实验与实践教育的紧密结合,促进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当前材料本科生教育教学方式的研究,探索出以实践为主导的教学发展新出路。  相似文献   

12.
工科创新人才是工程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既可以是复合型人才,也可以是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出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设定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完善培养模式;建设师资强伍;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教学;强化工程能力;提升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建设为应用型高校工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机遇,应用型高校自身特色发展对工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对200余家企业的调研,提出并实践了应用型高校"一纲三纵五横"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一"是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三"是工程基本技能培养、工程项目技能培养、工程岗位技能培养三个阶段递进发展;"五"是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综合实训、科技活动、能力考核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传统工科专业的培养模式与现代工业实践对高级工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为此,在对临沂师范学院部分工科专业进行深入研究与剖析的基础上,对比国际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借鉴CDIO工程教育的培养理念,提出了工科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教学,为其它工科专业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高校进行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努力做到: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好适合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搭建工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平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探索工科应用型人才多样化的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地方工科高校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已经到来,地方工科院校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本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通过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应用、自主提高的实践教学模式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在学校进行了探索性实践,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今社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基本素质。针对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的途径,拟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过程提升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培养满足当代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聚焦新工科建设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多元化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水工艺设备基础”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创新、考核方式多元化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实践教学是开放教育工科专业人才培养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远程教育工科人才培养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科因其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工程性和实践性,一直都是开放教育实践教学难点,也是开放教育教学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针对开放教育工科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模式、实践基地建设、项目化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给出应对策略,以期促进开放教育工科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对于培养新工科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工科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直接影响未来工程技术人员的素养.为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强、竞争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工科人才,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以及校企协同育人等方面探索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这些策略在衡阳师范学院传统工科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