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田径项目是所有运动的基础,素有"运动之母"的称号,但田径运动在我国学校的开展却不能令人满意,甚至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从分析中学田径课教学存在的价值入手,探讨了中学田径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全面提出了解决中学田径课教学尴尬处境的对策,希望能对田径课教学在中学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围绕思想认识不足、技战术训练方法与手段落后、专项体能训练枯燥等方面论述了中学田径教学体能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了中学田径教学体能训练的思路和途径,要加强中学学生体能的专项训练和一般训练,在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和体能训练方法下增强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为提高中学田径教学体能训练效果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田径项目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和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但目前中学田径教学却面临着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学生对田径教学不感兴趣、田径教学开展困难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五点对策:一是加大场地设施的建设力度;二是转变思想和观念;三是培养学生对田径课的兴趣;四是更新评价体系;五是健全保障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从宏观上讲,体能主要是指身体应对客观环境的适应能力,囊括抵抗疾病能力、身体机能、运动能力等,从微观上讲,体能是机体运动基本能力,能力高低与身体机能、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等因素关系紧密,可从灵敏度、耐力、柔韧性、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然而,有些中学体育教学却存在轻视田径体能训练的问题,出现理念欠佳、方法单一、体系不健全等现象,有碍中学生体能发展。基于此,为增强中学生体能,探析中学生田径体能训练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邹琳 《中华武术》2013,(10):22-23
运动教学和身体锻炼是体育学科的特点,也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中学体育教学要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就必须将运动教学与身体锻炼结合起来。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现实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比较好地运用多种方法和原则,而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笔者在此重点就中学田径教学如何增强学生体质谈几点肤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田径是中学体育课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青少年锻炼身体的主要手段。本文对大同市中学田径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并通过探讨田径运动的功能与价值,对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改革提出了身体练习与提高训练水平的设想,并且为田径教学内容的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田径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浙江省中学体育师资、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方法、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体育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符合当今体育教育的发展,但田径专业体育教师比较缺乏;2、浙江省中学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仍未转变,依然是以“体质论”与“技能论”为主要指导思想;3、田径教学内容仍然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仍不统一;4、大部分中学生对田径教材不感兴趣,甚至害怕学习田径。  相似文献   

8.
探索田径技术教改之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锦 《体育科技》2002,23(2):64-66
针对田径教学中存在的诸多模糊认识 ,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树立现代教学思想 ,探索田径技术教学改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田径是基础性的体育项目,但当今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究其根源,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对田径教学不够重视。要想改革中学田径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改变中高考对田径教学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同时还应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改革中学田径教学,以期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未来国民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安智艳  张军霞 《中华武术》2021,(2):57-59,55
随着新形势下《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建设体育强国被推向了新的浪潮,国家政策的支持对体育工作者来说增添了新的动力,在《纲要》颁布之际,体育领域的学者紧随政策潮流,结合自身所在的领域对体育强国建设进行了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解读。田径运动是各体育运动项目的基础,它包含了人体活动的基本能力,具有"运动之母"之称。田径教学从小学、中学、大学都被认为是一项基础的体育教学内容,备受广大师生的关注。本研究借助新形势下建设体育强国的大背景,旨在从中小学田径教学出发,以田径教学评价体系作为突破口,细化田径教学评价指标,进一步优化中小学田径教学评价体系,为中小学在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后备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1.
把体育游戏加入中学田径教学中能提升整个田径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为提升教学效果助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其次对中学田径教学的必要性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体育游戏在中学田径教育中的实际措施。  相似文献   

12.
许磊  王信 《体育世界》2007,(3):89-91
田径运动一直被人们誉为运动之母,但现在中学、大学的体育课程中,田径教学的课时数却在逐渐减少,这与其教学中过分重视其竞技价值而忽视其娱乐健身价值是分不开的。本文借鉴成功教育理论,分析了田径教学中成功教育的特点及其运用措施,希望能够增强田径运动的健身和娱乐价值,改变人们对田径的的传统看法,让更多的人在田径运动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田径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来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对榆林市部分城镇中学的体育课田径教学进行调研,从教师教与学生学两方面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榆林城镇中学体育课田径教学改进建议.教师应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激励学生积极参加田径运动.  相似文献   

14.
“健康第一”是体育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当前对于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的运动技能教学问题出现了很多不同的看法与观点,比如“运动技术教学是否因此而削弱”、“在这种背景下技能教学如何有效进行”。观念上的偏颇直接导致了对田径技术教学的轻视与忽略。笔者认为,中学田径应重视运动技术教学,促进学生对田径运动知识与技能有效的掌握和运用,奠定良好的终身体育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类项目竞技性再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类项目竞技性的认识现状,结合竞技运动和田径运动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特点,提出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田径类项目竞技性的再认识,以利于整个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许淑萍 《中华武术》2022,(12):18-19+15
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深度学习”,其在改革传统田径教学、创新田径教学方法、提高田径教学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依据作用。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初中田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腾笼换鸟”,在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上“爬罗剔抉”,指导学生挖掘项目本质、培养运动逻辑思维、构建任务结构化、尝试求解式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善用运动项目特点,提高学生的运动内生力,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创新提升。  相似文献   

17.
庄成 《中华武术》2022,(10):21-22
趣味田径由国际田联开发推广,分为田赛与径赛两个部分。各中学体育教学中积极纳入趣味田径,吸引学生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此研究主要探讨中学趣味田径是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8.
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享有“体育之母”的美称,它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对其他各项运动技能的掌握与提高起着良好的作用。然而目前田径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其原因主要是长期以来田径教学中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系统性,只重视项目的技术动作教学,而忽视对学生田径运动能力的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使田径教学内容狭隘,教学活动枯燥、单调,失去了田径运动应用的乐趣。因此,对中小学田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一、当前中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田径教学面临困境,不但得不到应有…  相似文献   

19.
体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是主要的教学项目之一,而田径比赛又是中学体育竞赛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类中学运动会的主要组成内容。因此,怎样组织学校田径比赛,则是中学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目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均从事中学体育教育工作。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学好田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术和各项基本技能的同时,必须重视田径裁判能力的培养,并尽力达到一定的等级水平。本文拟对此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20.
王芳 《中华武术》2022,(1):67-69
社会在不断发展,田径教学项目已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初中生面临的学习压力较大,课时安排也比较紧凑,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开展田径学习,给田径项目的学习带来较大压力。因此,中学体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田径教学,要用科学高效的田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锻炼,提升学生体质的同时,也能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当下的体育教学来说,创新中学田径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影响到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还影响田径项目的教学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学体育田径运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新中学田径教学的相关策略,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