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1 设计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能省3/4力(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至少需几个滑轮,画出该装置图。  相似文献   

2.
题1设计一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能省3/4力(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至少需几个滑轮,画出该装置图。  相似文献   

3.
例1 如图,两个滑轮组,其中半径相同的滑轮其质量也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忽略摩擦和绳重)。  相似文献   

4.
某建筑工地用滑轮组把2000牛的重物匀速拉起,已知动滑轮重100牛,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牛,在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摩擦的情况下,用该绳子把重物匀速拉起至少需绕成几段?若把绳子绕成5段承担重物,一次可拉几个500牛的物体?  相似文献   

5.
例1如图1,水平均匀杆的B端插在竖直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个光滑的小滑轮A,滑轮和杆共重60N,现有一轻绳CD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20kg的重物,重物静止时图中θ=30°,求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g取10m/s2)解析:因为滑轮光滑,且CD为轻绳,故绳CD上各处的弹力大小相等.又因为重物是静止的,所以绳AC、AD的张力大小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大小.即:FAC=FAD=G=mg=20×10N=200N.滑轮A受到轻绳的作用力就是FAC与FAD的合力F合,如图2,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出F合=20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向左下方例.2如图3,水平轻杆AB的A端通过铰链…  相似文献   

6.
刘毅 《初中生辅导》2023,(17):71-72
<正>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η=W/W×100%一、竖直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例1.如图1所示,某工人选用每个滑轮重30N的滑轮组来提升质量为60kg的重物,重物在3s内被匀速提升6m,若不计绳重和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g取10N/kg),求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相似文献   

7.
张霞 《中学生电脑》2007,(5):I0006-I0006
1.(广东省韶关市2006年)如图,两个滑轮组由每个质量相同的滑轮组成。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高度(忽略摩擦和绳重)。  相似文献   

8.
例1 如图1所示,相距4m的两根竖直柱子上不等高的两点A、B之间,拴有一根长5m的细绳,大小及重量不计的小滑轮下挂一重为180N的重物,滑轮放在细绳上,求平衡时绳中张力T的大小.(绳重及各接触面间的摩擦不计)  相似文献   

9.
题1水平轻杆的A端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个小滑轮B,轻绳的C端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个质量m=10 kg的重物,且轻绳BC与直杆间的夹角θ=30°,如图1所示。求滑轮受到轻绳作用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0.
例1如图1所示,被吊起的重物重G=20N,每个滑轮重G′=1N,用手拉住绳子的自由端,使重物在竖直方向匀速上升0.5m,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人手向下拉绳子的力F为多大?此人所做的功W_人等于多少?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相似文献   

11.
<正>滑轮组的简单计算是中考的高频考点,此类题综合考查力和运动、功和功率及机械效率的知识点,下面归纳解题思想和方法。考点精讲使用动滑轮提重物时,若忽略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以及绳重,则重物和动滑轮有几股绳子承担,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一]跨过滑轮的绳子两端挂着重物,滑轮两边绳子上的张力大小是否一定相等?[解答]中学物理习题中常有这样的题目:一根细绳跨过滑轮,两端各系一重物,在已知重物质量的条件下求系统的加速度和绳上的张力(如图1)。解答这类习题,一般把滑轮两边绳子上的张力当作是相等的。其实,这只是在理想情况下所作的一种简化假设,严格地  相似文献   

13.
1.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站在地上的拉绳者向下拉绳所用的力F不能大于拉绳者的重力例1 一根绳子最大能承受700N的拉力,现有重为200N的滑轮若干个,某体重为500N的同学想利用这些器材在地面上将一个重1200N的物体拉到高处,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若要求使用滑轮的个数最少,滑轮组的结构应怎样?画图说明,并计算此时这位同学所用力的大小.  相似文献   

14.
要想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就是要找到影响有用功和额外功大小的因素.要想计算机械效率,就是要找到有用功和总功. 1.滑轮组机械效率 决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物重(负载)、动滑轮重、绳重(一般情况下忽略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承担不同物重的情形来说,动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近似相等,因此额外功相同,所以物重越大,有用功就越大,机械效率就越高;对于不同的滑轮组承担同一物重的情形来说,有用功是相等的,而动滑轮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是不等的,因此额外功不同,导致机械效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高三一轮复习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类题:吊有重物的轻质小滑轮悬挂在绳上(滑轮及绳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绳两端分别拴在两根固定竖直杆上,求张力、角度等.这种题学生不易掌握,甚至有些资料上也出现错误分析.  相似文献   

16.
解答滑轮组问题,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滑轮是变形的杠杆,定滑轮与等臂杠杆类似;动滑轮与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类似.二、若起吊重物时(不计动滑轮重力与摩擦力),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所以若要多省力,绳子则应从动滑轮开始穿绕.例1用图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不计绳重和摩擦).(1)当物重为180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绳端拉力为多少牛?(2)当被提升的重物为240牛,重物上升3米时,绳端拉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焦?解析:(1)由图可知,动滑轮由3股绳子吊起,所以n=3,运用浊=W有用W总=GnF,即可求出F.(2)使用滑轮组…  相似文献   

17.
题某工人为使自己和一些货物提升到一个高为h的平台上去,他找来了三个滑轮和一个吊板,请你为他设计一滑轮组帮助达到目的.如果该工人重为600N,吊板重1000N,每个滑轮重100N,不计绳重与摩擦.  相似文献   

18.
力的平行四边形图解证明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是用P、Q和R三个重物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用两根线把P和Q接到R上,整个系统是借助二个滑轮垂直悬挂着,而滑轮固定在相当重的支架上。当用图解得到的R值和利用方程(1)  相似文献   

19.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求解的关键 :一是理解使用机械的目的、方法 ,二是确定有用功、额外功 .下面举例分析 .图 1例 1  用图 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 63 0N的物体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 3 0 0N ,重物被匀速提升 2m ,求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额外功 .分析与解 用竖直放置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目的是把重物提高 ,因此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克服滑轮重、绳重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拉力做的功是总功 ,则有W有用 =Gh =63 0N× 2m =1 2 60J,W总 =Fs=F× 3h=3 0 0N× 3× 2m =1 …  相似文献   

20.
有关滑轮(组)的问题,一般按滑轮(组)的特点及其作用去思考都可以求解,但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时,比如滑轮倒转问题及多绳装配问题等,往往有无从下手之感.本文介绍一种普遍适用的快速求解滑轮(组)问题的方法──受力分析法.例1 不计摩擦与动滑轮的重,求出图1,图2中a、b,图3,图4,图5中几种典型绕法的滑轮(组)绳子拉力F与物体重力G的关系,解析 在绳上分别取A、B、C、D、E点如图1至图5所示,由于各图中绳上各处受力大小相等,重物或动滑轮(组)处于平衡状态,作受力分析如下图1′至图5′所示,则:对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