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这门艺术因为智慧的存在而折射着生命的光彩。正是教师对教育智慧的执着追求和不懈探索,成就着教育事业的神圣和崇高,也使教师真正体验到“为人”的存在,从而获得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的升华。  相似文献   

2.
有幸拜读刘慧教授的《陶养生命智慧——社会转型期教育的一种价值追求》一书,书中第七章"生命智慧教育的教师"对智慧型教师的品质、教育观、教育机智进行了生动的论述。书中例举了刘彭芝、魏书生、杨瑞清等教育家的为师之道,令我敬重和向往。  相似文献   

3.
时代发展、新课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呼唤教育智慧,但教育实践中教师教育智慧处于缺失状态.文章提出通过创造教育智慧生成的外部条件:创建共同愿景、创建校本培训模式、创设终身学习的氛围,以及内部条件:认识教育智慧的价值、对学生的爱、反思、参加创造性实践,来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4.
吴昀 《文教资料》2013,(15):123-124,129
教育要尊重生命,关注个性。教育者厚积薄发的教育机智、教育智慧能够浸润学生的心田。在幼儿教育中,教师要崇尚智慧,让教育触动幼儿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象学为教育智慧的养成提供了方法论。生活世界中的生活体验是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论核心,是教育现象学研究的起点和归宿。教育智慧的养成有赖于对生活体验的探寻。教育现象学视域下教师的教育智慧养成机制包含通过“悬置”的现象学态度和诗化的语言追忆、描述“此刻”的教育生活体验,通过对教育生活体验的惊奇、教育现象学主题意义分析和洞见创造进行教育现象学“反思—还原”,教师智慧成长共同体等维度。基于教育现象学的教育智慧养成,应当成为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生命化外语课堂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因此本文将讨论教师如何运用教师智慧创造和谐课堂,处理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本文将首先讨论教师智慧的生成路径,"行动研究"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及探讨教师如何运用对话实现知识化教育向生命化教育的转化,并在课堂上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在场",讨论课堂中三种生命主体(教师生命、学生生命、知识生命)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学的载体是课堂.基点在课堂.教育教学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从某种程度上说,课堂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而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问题。课堂文化就是通过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创建、激发富有生命的、有效的课堂,从而形成一种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开放、自由、和谐、智慧的,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本文的切入点是从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和个体所经历的一切都有可能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智慧。让教育智慧又一次触摸到教育的灵魂,它能使教师放飞思想,但又以学生为本;它能使教师体验到为师的尊严与幸福,也能使学生体验到成长的烦恼与快乐。  相似文献   

9.
智慧是可以生成的,智慧需要教育的启迪与开发,丰富学生的智慧是教育的责任和教师的使命。丰富学生智慧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的唯一途径是追求自己持续的专业成长。智慧的教师应当创造智慧的课堂,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会得到同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0.
若将教育视为舒展心灵、放飞个性的完整而健康的师生生活,则呼唤智慧的加盟,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教师实践智慧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在过程上表现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具有解决教育问题、处理偶发事故、创造生命价值的卓越能力,它是出乎意料的、动态生成的,是一种教育机智;在结果上表现为教师对美好生活及存在意义这一“畅神境界”的执着追求。实践智慧作为能力“集中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  相似文献   

11.
智慧是可以生成的,智慧需要教育的启迪与开发,丰富学生的智慧是教育的责任和教师的使命。丰富学生智慧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教师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的唯一途径是追求自己持续的专业成长。智慧的教师应当创造智慧的课堂,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的智慧与教师的教学机智与教育智慧会得到同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董柯 《今日教育》2007,(5S):54-56
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那不仅仅是教师的良心.而是因为教育的真正使命是让人增长智慧。教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实际就是一种生命、智慧碰撞的历程。十多年来,我日夜兼程行走在智慧的路上.生活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氛围之中.享受着生命的激情.播撒着生命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当今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缺少教育智慧。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映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是教师多方面素质个性化的综合体现。传统的经典教学体系的束缚,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功利性取向,教师习惯工作方式等因素影响了教师教育智慧的生成。应采取如下措施走出缺乏教育智慧的困境:重新认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关注教师的实践,关注教师的个体经验淡化教育改革及科研的功利性,关注教师的职业情感、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智慧是教师良好的教学行为体现的一种品质,是教师具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意识、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的整合统一,是教师专业化的一种新境界。教师教育智慧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文精神的缺失、创造力的缺失与教育机智的缺失。树立生命创造的教育本质观,不断丰富实践性知识,是教师走出这一困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教育智慧的呼唤与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发展、教育发展、新课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呼唤教育智慧,但教育实践中教师教育智慧处于缺失状态。创造教育智慧生成的内外部条件:创建共同愿景,创建校本培训模式,创设终身学习的氛围,认识教育智慧的价值,对学生的爱,反思,参加创造性实践,可以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16.
教育智慧并不神秘与玄虚,实际上,教育智慧就是教师的言行与教学内容、学生特点与教学情境的匹配程度,是教师在特定时空中说了恰当的话、做了合适的事而已。倘若从教师成长的人生轨迹和教育价值实现的程度来看,那么教育智慧至少可分为四重境界:教育见习智慧、教育理性智慧、教育实践智慧与教育信仰智慧。对教育智慧四重境界的阐释,则可以让那些有志追寻教育智慧的教师循着教育智慧之阶梯,渐次抵达教育智慧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7.
初任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常常缺少教育实践经验,这与他们的师范教育、所在学校的文化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方面都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提高初任教师的教育实践智慧至关重要,分析初任教师教育实践智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时代发展、教育发展、新课改、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呼唤教育智慧,但教育实践中教师教育智慧处于缺失状态.创造教育智慧生成的内外部条件:创建共同愿景,创建校本培训模式,创设终身学习的氛围,认识教育智慧的价值,对学生的爱,反思,参加创造性实践,可以促进教育智慧的生成与提升.  相似文献   

19.
教师课堂教育智慧是课堂本身的原生性需求,是涵盖了教师的教育情感、知识经验体系、思维决策和课堂行动机智等因素的综合品质和境界,具有真实可感、瞬间突发、情感体验、独特创新和整体稳定等特征。教师课堂教育智慧的生成有赖于教师在课堂教育实践中升华教育情感,在不断学习中实现"转识成智",在精心的课堂设计中提高教育架构和把握能力,在课堂反思与研究中提升教育行动能力。  相似文献   

20.
刘承伦 《师道》2004,(5):20-21
近年来,尽管功利化教育根深蒂固,但新课程新理念的深情呼唤,让有追求的教师都梦想着突围,让心灵不再沉重,让事业能在平凡中多一份鲜活,让生命能在奉献中体验到一份愉悦,呼吸到教育的清新空气,成为新时代的新教师。这一切,无疑需要我们的教师具有勇气、智慧、思想和信念,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