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在这个泛娱乐化时代,由于各种媒介的强力介入,精英文化的意义逐步被消解,随着各类相亲节目的流行,爱情也被娱乐化了。娱乐化时代人类精神的缺失成了一个普遍症候,而媒介就是始作俑者,媒介时代爱情被娱乐至死。  相似文献   

2.
声音     
《中国教师》2011,(10):2-2
<正>"我们正处在‘娱乐至死’的时代,一切事物似乎都可以被娱乐化、轻松化、戏剧化,而青少年过多地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不仅对自身有害,还可能使我们民族由深刻变浅薄,影响国家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泛娱乐化时代,随着电教化的普及和大众娱乐文化对教师、学生的"训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中掺进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实践教学向娱乐的演化是否可以推动教学效果的同步改善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从高等教育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目标这一教育思想出发,在分析泛娱乐化的逻辑及其对大学实践教学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实践教学泛娱乐化没能给教学效果带来如收视率的同步提升的假设,并通过平行班的T检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提出在娱乐化的场景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乐化是广告表现的一种重要形式。文章从跨文化传播、媒介娱乐化、受众心理、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广告娱乐化的原因,从中可以窥探广告娱乐化的蛛丝马迹。  相似文献   

5.
新闻娱乐化:新的新闻存在方式的自然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娱乐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后工业社会文化的产物,在我国则是市场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是新闻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对自身作的权宜性调整。新闻娱乐化倾向本质上是对既有政治权威话语的颠覆,是对原有价值体系的解构。新闻娱乐化因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有其合理性与独特性。我们必须从新闻所处的复杂的语境来理解和看待新闻娱乐化问题,而不能只是简单地做出是与非的感性判断。  相似文献   

6.
对媒体泛娱乐倾向及其负面效应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娱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合理需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的急剧转型,社会文化中的世俗化、平民化倾向日趋明显,社会对娱乐的需求普遍增加。娱乐化新闻在信息传播中已占据重要位置,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日益突显。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媒体在娱乐化的分寸把握上走入误区,导致传媒娱乐化的过度膨胀与泛滥。从长远看,这种倾向对社会、文化及传媒自身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娱乐文化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众消费的主要精神产品。其实,电视与娱乐天生就是一对,这由电视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电视娱乐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各种因素多方作用的结果,但最重要的一点是来自受众的支持。建构多元电视文化是电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电视娱乐倾向的过度膨胀必将随着人们对电视文化的重新认识而得到调整。我们不否认电视娱乐确实有“遁世”的社会功能,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它的积极一面。  相似文献   

8.
新闻娱乐化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后工业社会文化的产物,在我国则是市场化的一种自然现象和必然现象,是新闻适应时代和市场的需要对自身作的权宜性调整。新闻娱乐化倾向本质上是对政治严肃性的反叛,是对原有价值体系的解构。新闻娱乐化因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与政治环境,有其合理性与独特性。  相似文献   

9.
在娱乐至上的今天,慈善的形式和慈善文化都不同于传统,慈善娱乐化已经势不可挡。文章通过社会学的视角,解读慈善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解析慈善娱乐化的戍因,并提出如何规范娱乐化的慈善,使其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电总局的“限娱令”正式颁布之后,在业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了学界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娱乐节目应该怎样发展,如何去理解娱乐,如何去看待娱乐化现象,怎样营造健康有益的娱乐文化,这些问题都需要去研究,本文主要从娱乐、娱乐化和娱乐文化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11.
生命·休闲·教育——兼论教育对休闲的排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命需要休闲,因为休闲是生命提升的机会。休闲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能力,教育可以提高休闲的境界、克服休闲的内在障碍,休闲需要教育。返观我们时代的教育,却发现教育对休闲采取了双重排斥的态度。这种双重排斥导致教育与儿童的双重异化,应该引起教育研究与实践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2.
在皇权至上的一元传播秩序下,娱乐形成了仪式化的传播形态,满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其实质就是用政治结构与意识形态结构相结合的强大调控能力去调控娱乐传播,将契合国家政治要求的伦理道德上升到至善真理的高度,忽视了大众的正当娱乐需要,娱乐仪式化受到政治理性的指导和控制,发生了媒介的偏向。  相似文献   

13.
平民文化即大众文化,具有平民性的品格,平民的精神,平民的世俗现代性。娱乐的平民化催生了"快乐女生"等节目的红火。本文将从"快乐女生"入手,探讨其内涵,分析其平民文化的特征,从而揭示我国娱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从2004年的“年度创意TV秀”到2005年的收视冠军再到2006年疯狂的追逐与热烈的讨论,湖南卫视的娱乐综艺节目《超级女声》由于广大电视观众积极而热情的参与,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从一个单纯的地方电视娱乐节目演变成被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内部创造并流通具有意义与快感的的大众文化文本,其文化意义在于它表征了大众文化的自由、民主对传统(精英)文化的社会规训的抵制、颠覆和反叛。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介娱乐化是当前新闻界中出现的一种不良现象。其深层原因是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经济利益最大化追求的表现。借助英国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的传播理论,从信息传播的机制来分析新闻娱乐化出现的原因。特别是探求统治阶级以意识形态进行的编码和接受大众个体的多向解码过程。同时指出利用新闻媒介的舆论干预是实现权力(Power)到权利(mght)的转变,能从媒介本体角度克服新闻媒介娱乐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The Girlfriend Guide to Life was a commercial entertainment product co-edited by an entertainment producer and an academic researcher to reach 14–17-year olds with information they wanted to know about sexual health, in language, genres and designs that they wanted. Entertainment–Education is a familiar approach to distributing information, including information about sexual health, in non-formal learning contexts. However, previous accounts of Entertainment–Education have highlighted a tension between the audience-centred approach of entertainment production and the message-centred approach of education. Using a practice-led methodology and drawing on reflective practic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if educators go deeper than asking entertainment producers to simply make cosmetic changes to content, and accept that entertainment producers have a vital understanding of what target audiences need to know about sexual health, a reciprocal working relationship can be developed that overcomes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in habitus between entertainment producers and educators that have been identified by previous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7.
时下,娱乐已成为大众媒介的宠儿。媒介的娱乐化浪潮也标志着中国媒介文化的转向。在当前的中国语境中,如何解读这一现象?本文在梳理我国媒介文化娱乐化演进历程的基础上,选取文化研究与传播政治经济学这两种理论视角,对传媒娱乐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娱乐新闻是根据现代人的某种需要而生产出来供一部分人消费的信息产品。娱乐新闻大行其道与我国的各种文化、社会因素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新闻的娱乐化在内容上偏重于软新闻,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娱乐新闻包含在新闻的娱乐化大潮中,并且是主力军。我们要认真研究新闻娱乐化,不要媚俗,要遵循新闻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19.
当前网络传媒的娱乐被许多人认为是低档或无聊,其实娱乐在本质上是审美的游戏。本文分析网络娱乐的成因并正确看待其娱乐属性,引导网络媒介去追求深层次的审美娱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