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女大学生就业之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把"弱势群体"这样的字眼用在大学生身上,无论如何心存不安.然而所谓"弱势"也有一个相对和绝对之分,看看媒体中关于女大学生就业连篇累牍的报道:"女扮男装"、"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袒胸露背拍下写真集求职",以及"不结婚恋爱、能喝酒出差"等等的求职哀语,这一话题显然已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晓静 《教育与职业》2003,(20):45-45
在大学生求职高峰来临之际,有不少应届女大学毕业生抱怨:求职时,为什么一定要问隐私呢?这些也许只是她们生活中小小的不愉快,但却反映了大家没留意到的一种意识,她们应该面对隐私“拷问”吗?“你有男朋友吗?”“你赞成婚外性行为吗?”“你跟异性同居过吗?”“如果客户对你提出性要求,你怎么回答?”“如果老板骚扰你,你怎么办?”用人单位在面试时触及隐私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据一份调查资料显示:有70%的女生在求职时被问到“有无男朋友”等与个人隐私有关的问题,大都觉得“有点儿难堪以及不太愉快”,只有个别人表示不介意回答这…  相似文献   

3.
自我推销,就业"软实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求职软肋 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求职面试中个人的考试能力、动手能力、学术研究能力是不可缩水的硬实力,自我推销能力则属于"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近日,一份"最牛面经"在网上热传.作者是去年从北京某名牌大学毕业的一名女大学生.抱着"体验不同公司面试"的态度,这位女大学生用三个月时间给60多家公司投简历,参加70多次笔试、面试,然后依据面试经历写下近3万字的"面试宝典". 如此"面试宝典",自然受到众多急于找到工作学子的热捧.但这里也有一个问题——这位女学生以参加笔试、面试获取经验为目的,因此在收到录取通知时并不做任何回应,缺乏了应试求职最基本的态度:真诚和坦率,未免有点不太厚道.  相似文献   

5.
2012年,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增速创下近十几年来的最低值,这些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增加了毕业生求职难度。在此背景下,相比于男生,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受到的影响更大,求职困难也更为突出。在今年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我们着重关注了女研究生就业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帮扶措施,与去年同期相比,女应届生求职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对于每一个面临求职的大学生来说,面试无疑是整个求职过程中最为重要、最具决定意义的一关.往往有不少大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表现都颇具竞争力,但是在应聘面试的时候,却由于不得要领而败下阵来.求职面试是一门很有讲究的学问,大学生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这一关口呢?这里,笔者收集整理了一些"师哥师姐"在求职过程中的成功做法和亲身体验,从他们成功面试的亲历中,大学生朋友将会得到不少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7.
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毕业求职季,2011年有66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加入求职大军,再加上历届没找到工作的约150万,就业市场上供求失衡,总体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近年来,在大学生求职季以及职场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名词,如"学历倒挂"、"用工荒"、"考霸"、"考碗族"、"面霸"、"职场木乃伊"等,这些名词反映了毕业生在求职路中走过的艰辛,也昭示了新的毕业生将要走过的路。作为面临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他们会有怎样的求职困惑,又将要如何调整自己去有效面对?这是每个学生的疑问,也是家长们、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海投应聘简历,为何"命中率"极低?面试时,为何得不到企业青睐?不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会遇到此类烦恼。2008年2月27日在上海师大与上海迈兹信管理公司、漕河泾开发区合作开办的大学生职前培训项目启动仪式上,企业界人士为大学生开出"药方":毕业生想在求职中胜出,应该多一些"口袋技能"。  相似文献   

9.
在高校连年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200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212万人,同时我国又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因此在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对于女大学生而言,由于受传统用人观念影响和社会用人制度的不尽完善,在就业求职中更是举步维艰.在第一个大学生就业高峰年来临之际,笔者与一个曾经积极奔波于求职之中的女大学生进行了一次交谈,从中深刻地感受到女大学生在当前就业形势下的艰难选择和他们在这场"求职战"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与理性.  相似文献   

10.
说到大学生"村官"好多人都想了解"村官"在农村是干什么的?我们采访了延庆县赵各庄村的大学生"村官"王志斌。本刊记者:毕业时为什么会选择做"村官"?王志斌:前年的这个时候,我与其他同学一样,也正处在求职的奔波与彷徨之中。奔波,是因为要不停地参加一场场的招聘会和面试;彷徨,是因为求职就是选择,选择了  相似文献   

11.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求职竞争己烽烟四起。在浩荡的求职大军中,求职者的命运千差万别,一路绿灯,顺利获取理想职业者有之;几经拼杀,勉强谋得一职位,但总觉得不尽心愿者有之;费尽心机,最终一无所获者也有之。真是几人欢乐几人愁!造成这种明显差别的原因,故然有从职大背景的缘故,也与个人在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及具体策略有关。俗话说::“谋得理想职业,才有美好人生。”那么,什么是理想职业?如何谋得?这两个问题是大学生求职过程必然碰到的。纵观近年来大学生的求职现象,对此问题的理解存在明显误区。求职者一旦误入误区,便是机关算尽,反误了锦绣…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多重压力下,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凸显.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些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深刻的道理:自我教育才是教育工作的最高境界;自我教育才是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呢?本文从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源入手,探讨自我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狄威 《教育与职业》2007,(16):92-93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求职高峰又将来临,一切与求职有关的话题再次被人们关注.工作第一个月能拿到多少钱?面试时提出自己的理想薪金是多少?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不能太高,免得让面试官生厌.却也不能太低,让我们吃亏."大学生心里七上八下,不知如何是好,他们期待能有一个权威部门发布参考数字,指导他们在面试时提出能被双方接受的合理价位.  相似文献   

14.
与2003年女大学生写真简历.断肋瘦身的求职新闻相比.2004年女大学生求职似乎平静了许多。然而这种平静并不意味着2004年的女大学生求职就能一帆风顺。在许多大学生看采,只要给一个平等的机会就足够了,“性别不是我的错!”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失范行为及其原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业求职或许是许多大学生踏上社会的第一个战场,第一次面临残酷的职业竞争,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在就业求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去规范的行为或者出现一些心理误区。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失范行为1.过度包装,华而不实。求职的大学生似乎特别看重包装二字。包装首先从自荐材料开始。现在大学毕业生的自荐材料一个比一个精美,广州杰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姚若松收到的一些毕业生的自荐材料,成本大多在20~40元。自荐材料的形式也越来越五花八门。一些学生在自荐材料中附上自己的“青春写真集”外,还有些同学将个人简历制成精…  相似文献   

16.
5月,是毕业生找工作从如火如荼到基本尘埃落定的日子.在广东省属重点工科大学建筑类专业的应届生座谈会上,一些女大学生介绍了自己的成功求职心得,同时更多的将自己求职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困惑一吐为快,从中我们也了解到了树立在当前工科女大学生求职就业路上的道道关口.  相似文献   

17.
眼下大学生求职,一方面薪酬一路走低,另一方面,求职成本却年年看涨。笔者的一位同学今年毕业,尚未落实工作已经花掉了4000多元,据说这还只是一般情况,为找一份理想工作,花费超过万元的大有人在。有人戏称这是“毕业消费”,究竟消费些啥呢?一是装点“门面”花费大。为了让用人单位“一见钟情”,毕业生求职往往要投其所好,把简历制作成多个版本,有简装的,有精装的。有的女学生还花大价钱拍摄写真集,甚至做整容手术作为求职的“敲门砖”。这里里外外、从头到脚的一身“行头”,都是靠人民币“装饰”的。二是四处“赶考”费用高。许多毕业生马不停蹄地参加多个级别的公务员考试和多家用人单位的面试,报名费、路费、住宿费、购买辅导材料的费用等,又是一大笔钱。三是“灰色成本”负担重。如今“关系”大行其道,别人帮自己找工作总得“礼尚往来”,请吃请喝,打点送礼,开销巨大。这三道“坎”大大抬高了求职成本,给许多家庭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高昂的求职成本更加剧了贫困生的弱势地位。高昂的求职成本也破坏了社会公平、公正,造成大学生应该享有的平等就业权变成了实际上的不平等,有钱有关系的能找到满意工作,贫困家庭子女找工作则是雪上加霜。过高的求职成本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  相似文献   

18.
探索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心理特点,可为就业心理指导提供依据. 运用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问卷对1 29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的特征蕴含着2个潜在变量:重要性和不可控性.女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市场需求风险和从业风险3个因素比男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1).理工科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因素比文科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1);一年级和三年级大学生对求职风险因素比四年级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认知水平(P<0.05).大学生预见就业风险认知具有高"重要性"、低"不可控性"的特征,不同群体大学生具有不同的预见就业风险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史上"最难就业季"女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梦"难圆"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分析当代女大学生的择业状况,研究她们的择业观,提出培养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现在流行在网上找工作.无论你想找什么类型的公司、想做什么职业、期望多少收入,只要你打开求职网站的网页,然后选定选项、确定、检索……适合你的求职信息立即会在你面前展现.这时,把你的简历和求职信通过E-mail发过去就是了.几天后便会有好几家公司回信.网上求职,真的这么简单吗?有过网上找工作的经历的人都知道,网络求职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么简单.要使网络求职实现快速高效,必须"搞定"一些"小窍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