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现代大学是中世纪大学的直系后代,中世纪大学面临的许多问题同样是今日大学所回避不了的。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起源、教学及特征,比较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异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西欧中世纪大学实质上是西欧特有的产物,它显然是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中世纪大学这一组织的保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中世纪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有效管理.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如学位制度)和结构(如学院和系的结构),为现代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研究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为现代大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结构及演变的历史过程,来描述和分析中世纪大学的内部运作和建构的秩序及对现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制度变迁的视角,主要从大学组织内部运作、大学组织与外界的关系两个方面考察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转型的阶段与过程,对比分析了中世纪大学与现代大学的区别,并在结论部分指出了中世纪大学制度变迁的渐进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欧中世纪大学实质上是西欧特有的产物,它显然是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中世纪大学这一组织的保存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在于中世纪大学内部组织结构的有效管理。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制度(如学位制度)和结构(如学院和系的结构),为现代大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研究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结构演变的历史过程。可以为现代大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从中世纪大学的内部组织结构及演变的历史过程,来描述和分析中世纪大学的内部运作和建构的秩序及对现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现代大学组织生发的原点,中世纪大学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与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分析不同,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剖析中世纪大学产生,可以看出,大学源自学者行会业缘关系的聚合;同乡会是学者地缘关系的结合;教授会是学者学缘关系的整合;学院则是由慈善捐建的寄宿场所发展而来.所有中世纪大学都与巴黎和波隆那这两所"母大学"存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大学在与宗教和世俗权力的博弈中,获得了丰厚资本.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不是依靠正式制度运作,而是在非正式制度影响下形成的,其中宗教信仰、组织精神、习俗惯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大学是欧洲中世纪留给世界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在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以及教学制度等方面的经验是当今大学发展的雏形,在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运作方式都受到中世纪大学的影响,为当今大学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力图对欧洲中世纪大学最为出色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以及学位授予三方面进行探析,分析中世纪大学对当今大学教学活动的影响,对当今大学教学活动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现代大学章程的源头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除了学界公认的中世纪欧洲的教权与皇权所颁发的特许状、诏书及谕旨外,中世纪大学诞生前的学者行会章程,作为地方权力当局的自治市颁布的法令,以及大学诞生后其内部的学院、同乡会等组织的章程,都是大学章程的最初源头.从中世纪大学章程最初出现到逐渐实现制度化,这一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术性因素的动因,即中世纪大学章程的生发逻辑反映了大学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的组织逻辑,即学术本位的逻辑.  相似文献   

8.
在中世纪大学发展中,从事学术职业的大学教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中世纪大学盛期,大学教师以学术为业,其专业活动具有神圣性,专业组织具有严密性,专业地位具有崇高性。然而在中世纪后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大学教师专业活动的神圣性、专业组织的严密性、专业地位的崇高性逐渐丧失,中世纪大学开始走向了冰河期。从中世纪大学的兴衰交替、大学教师的角色变化中可以看出:大学教师就是学术职业,其信仰是学术之魂,其理性是学术之光;更重要的是,学术职业是信仰与理性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世纪大学自治的兴衰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的自治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而高校的行政化日益增强也引起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热切关注。现代大学对于我国来说是舶来品,要想领会大学自治的精髓,只有回到现代大学的发源处——中世纪大学的历史沿革去寻找。中世纪大学自治的兴衰史揭示了中世纪大学行会式管理中的民主精神就是大学自治之内涵。外部世俗力量对这种组织内部的民主精神的破坏必将导致大学自治的死亡。没有独立精神的大学,便失去了追求真理的力量,沦为政治的附庸,成为国家的职业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10.
晚期中世纪大学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振海 《教育学报》2008,4(6):49-53
以14世纪末基督教“大分裂”为标志,中世纪大学进入了晚期发展阶段。在“大分裂”以及15世纪人文主义向大学渗透等因素的影响下,晚期中世纪大学发生了渐进性的变化,如大学自有建筑的出现、国际色彩的淡化和区域性的加强、教会对大学控制程度的削弱和世俗力量对大学干预程度的提高,同时大学内部组织形式和课程内容等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上述诸多变化成为中世纪大学向近代大学过渡的前奏。  相似文献   

11.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做出的独创性贡献。它的崛起既是中世纪初期几个世纪文化积淀的结果,又与输入的东方文化息息相关。新旧文化碰撞、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激活了学术复兴,为西欧中世纪大学的崛起准备了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凤梅 《培训与研究》2009,26(9):46-47,116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中世纪对人类文化做出的独创性贡献。西欧中世纪复兴城市这块沃土孕育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为大学崛起提供了物质保障、社会条件、大学师生及蓝本等。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西方大学的学位是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物。早在中世纪时,近代大学的三个主要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就已经存在于当时的各大学之中了,它们随着大学的发展演变而逐渐固定化和规范化,今天人们熟悉的获取学位的一系列过程与仪式在欧洲中世纪大学中已经相当完备。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位不但奠定了近代大学学位制度的基础,也使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术的传统能够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大学若干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国庆 《教育学报》2008,4(6):44-48
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从历史的角度对中世纪大学的自治与外部干预、国际性和区域性、职业性和非功利性、民主性和等级性、一致性和多样性、保守性和进步性等特征加以重新审视,不仅有助于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中世纪大学,而且也将为现代大学的发展提供有益参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起源、教学及其功能特征,比较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的异同,并从大学的性质和内涵、结构与职能等方面,分析大学在其现代化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异.  相似文献   

16.
李鹏 《海外英语》2014,(8):290-292
Social context is mainly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as generative context,cultural context,productive context and transportation context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functions.This essay will discuss the causes for the rise of universities in medieval Europe from the four types of the social context in the Middle Times specifically.The social contexts are all unique to the medieval Europe,functioning a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考察中世纪大学教师薪俸制度的演变.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作为学术性行会的中世纪大学形成了诸多富有创新意义的制度,教师薪俸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这些制度影响了大学的历史发展,并成为后世现代大学制度的组织基础和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18.
中世纪大学在欧洲“黑暗时代”得到发展与壮大,其过程充满了斗争,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大学发展的动力是社会需要,大学发展的保障是大学自治,大学发展的灵魂是高水平师资,大学发展的途径是私立高校,大学发展的前景是国际化.其兴起及发展为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促进高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志峰  沈红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1):72-75,80
学术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欧洲中世纪后期社会的变迁为学术职业的形成提供了基础,以思想和传授思想的学术职业成了当时的一种新的职业类型,并促进了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大学作为学术职业的工作平台和组织为其提供发展和保护。在近千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学术职业的发展和各国社会变迁相伴相随,呈现出各自不同的形态。现代学术职业秉承现代大学的使命,发生了重要的历史转型。这种现代转型继承了欧洲中世纪学术职业的精神内核,在外在表现上又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