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良好师德的养成,不仅需要科学完善的师德规范,更主要的是对师德规范的认同与超越。只有实现这一过程,才能完成从道德他律到道德自律的突破,这需要在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爱岗敬业的教育理想、保持为人师表的形象、注重自我塑造、优化师德建设的大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传统道德说教与榜样示范式的师德教育模式已经落后于时代,难以起到激励教师、引导教师的积极作用。当前开展师德建设的重点有三:一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培植师德建设的道德根基;二是超越传统师德教育模式,实现师德教育理论创新;三是以教师专业伦理精神重构师德规范,以行业自律带动教师个人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3.
养成教师德性: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分析道德与德性、教师专业道德与教师德性的内涵及其关系着手,认为教师德性是教师道德发展的自律境界,养成良好的教师德性是教师的道德追求。并从四个方面论证了养成良好教师德性的策略: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德性发展的基础;自我修养是教师德性形成的基本手段;师德教育有利于促进教师德性发展;优良的环境是良好教师德性形成的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4.
从传统文化视角阐释师德内涵与传承,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师德现状与困境。着眼于师德主体自我反思体悟,提出高校师德建设关键在于师德自修与师德自律,道德主体不断的道德自律,才能实现师德内在式提升,不断丰富高校师德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特色的高校师德体系,引领社会道德风气好转。  相似文献   

5.
德性人文关怀本质是关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旨在为社会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完整、道德高尚的人。它丰富了青少年道德情感,提升了青少年灵魂本质。德育人文关怀要求青少年实现精神上的自律,引领青少年道德生活从道德理性出发。这对于青少年德性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道德情感、启迪理性自觉、引导精神自律、完善心灵和谐。  相似文献   

6.
自我完善:师德建设的必由之路滨州四中严寅贤社会学家认为,社会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社会道德的建设,从根本上说,是唤起人们心中的道德自律;与之相结合,是道德的"他律",即依靠必要的规章制度去规范(有时甚至是强制)人们的行为。师德建设相对于社会道德...  相似文献   

7.
如同学校德育工作一样,师德建设的实效性不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什么在师德建设不断强化的情况下,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师德建设上,人们往往只注意了如何去要求、规范教师的道德行为,而忽视了教师在道德上的自律。也就是说,我们只抓了对教师的教育,而忽视了教师的自我教育。为此,非常有必要给教师的自我教育以应有的关注,充分发挥好自我教育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自我教育在师德建设中的重要性 首先,从道德的本质来看。道德关注的是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对学生自律精神的养成。而自律精神的养成是德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说:“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儒家的道德伦理也注重强调主观修养与自我完善·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因此,中学德育应重视对自律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了道德规范从他律性转化为自律性以及道德自律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表现,阐述了道德自律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出了在当前道德自律意识淡化的情况下,重振道德自律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师德建设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师德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积极作用,从把握道德的自律与他律的关系出发,论述了师德建设中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道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德是人们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应该如何的非权力规范,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在一般意义上,教育即对道德的自觉追求;在终极意义上,教育即道德。它们共同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教育的领域是道德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自律: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可从他律和自律两方面着手,在一定条件下他律可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只有转换为道德主体的自律,才有道德意义可言。由于新闻职业的特殊性,加强自律应是其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途径。加强自律既要在内心中建立正确的道德法庭,并具有正确的判断能力等。而强道德教育,理论修养等是加强自律的必要条件,与此同时还要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准则。教师专业道德表现为专门性、关怀性、自律性和策略性。在教师专业道德结构中,爱是情感层面的体现,智是理性层面的体现,自律是意志层面的体现。爱、智和自律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道德的完整内涵。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道德的主流应予以肯定,但是道德失范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内在约束力的弱化和外在约束机制的缺位。强化公务员道德调控机制,要不断提高公务员的自律能力,同时注重制度建设,构建合理机制,充分发挥外在约束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修身观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基础,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内容,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为基本模式,以君子和人民公仆为理想人格,以解决新时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问题为使命,以世界各国修身思想为借鉴、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在修身内容上,将偏重于"爱有差等"的传统私德修养转化为大德、公德与私德修养相结合;在修身模式上,将道德自律的基本模式转化为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在理想人格上,将君子人格转化为君子和人民公仆相结合,由此实现了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6.
营销道德是调整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其实质是解决企业如何承担好社会责任,妥善解决企业利益同顾客利益以及社会利益的关系,强调营利与道德的双重标准,杜绝损害社会和公众利益的营销行为,引导社会道德风尚,推动整个社会的明进步。我国营销道德的现状不容忽视,需要树立社会营销观念,开展营销道德教育,加强行业自律,形成民间压力集团,加强社会舆论的监督,加强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理解理论视野下的学校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解作为一种思维或认识过程(活动),是内在心理坐标和外在实践活动的统一,是道德社会性、实存性向个别性、自律性转化的链条,是德性形成的基础。理解的育德意义渗透于德性形成的各个侧面,理解是学校德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职业道德是一种职业行为的社会化角色道德,它与行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职业道德的基本精神包括责业守则精神、精业求实精神、创业拼搏精神、敬业爱岗精神、乐业奉献精神。这五个道德层次和道德境界形成相互联系的阶梯,是一个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专业化时代要求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也必须做到"专业化",即按照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和特点探索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策略。包括用一种专业规范的眼光和标准重新审视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思路;同时,积极推进教师职业道德的法律诠释,以法律语言表述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和标准,进而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的严肃性、神圣性和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强化教师行业规范的自律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的保护性和教育性,加强教师教育伦理课程的建构与实施,让教师教育成为具有强烈道德意识的知识领域。  相似文献   

20.
“自律”的实质就是充分认识到人的“自爱、自保”本性及“互助本能”的本质及规律;反之,“他律”就是没有认识或没有充分认识人的“自爱、自保”本性及“互助本能”的结果。通过哈贝马斯的“认识兴趣结构”理论而引申、发展出“理性的兴趣”与“认识对象”相结合的认识基本功能单位。并通过“理性的兴趣”与“认识对象”这一认识结构的构建,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从而实现道德修养的高度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