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逆调节”的表现、成因及改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社会保障制度本应起到调节和缩小收入差距,维护社会公平的职能,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很好发挥这一再分配功能,在实际中还存在“逆调节”的现象,扩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逆调节”根源于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缺漏,尤其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巨大反差和不公。要消除社会保障的“逆调节”,维护社会公平,必须通过改革构建以社会公平为首要价值取向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对我国收入差距的有效调节,必须明辨以下问题:怎样估量和对待当前我国收入差距;怎样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怎样理解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公平分配不是没有收入分配差距.效率优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且效率优先不一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不能归因于效率优先.要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必须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继续加大西部大开发,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构建公平收入分配秩序,消除不合理和非法收入;完善财税和社会保障制度,有效调节社会收入再分配.  相似文献   

4.
义务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义务教育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在我国现阶段,确保义务教育公平须在法律上明确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通过立法保证一定年限的免费义务教育;缩小义务教育资源的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保证义务教育的入学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5.
美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同样存在着收入分配差距。美国为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政府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遗产税等税收制度来调节高收入者,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施义务教育和反贫困等来调节低收入者,从而使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美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对中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主要采取了税收调节、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反贫困、农业政策补贴、工资决定机制等措施,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些措施,对中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具有诸多启示;建议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以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我国有关法规有体现教育公平的规定,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存在一些导致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的条款。义务教育财政运行的结果表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在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办学条件、经费负担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虽然政府为提升义务教育财政公平进行了努力,但力度和成效还不大。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以减少义务教育财政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8.
从教育公平原则看我国义务教育的投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是各国孜孜以求的政策目标。在我国,教育公平侧重指义务教育公平。由于投入、地区、城乡以及阶层的差距,造成了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缺失。我国要实现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投入。  相似文献   

9.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之本,已经成为各国孜孜以求的政策目标。在我国,教育公平侧重指义务教育公平。由于投入、地区、城乡以及阶层的差距,就造成了我国义务教育公平的缺失,所以我国要实现教育公平关键在于投入。  相似文献   

10.
理想·现实·策略——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领域,也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区域差距、校际差距、群体差距还普遍存在于义务教育阶段。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作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措施,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力图从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名校推动农村初级中学发展的有效策略,以期实现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  相似文献   

11.
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持续扩大。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的调整、工农产品贸易条件的改善可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财政支农抑制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因此,应重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力度,使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有效实施,积极推行各项配套经济政策的实施,建立完备的调控体系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以放大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论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事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是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历史和现实表明,义务教育的统一财政和分级管理体制、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和分级管理体制以及农村义务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都不能从根本上缩小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借鉴国外发展义务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建立相对集中型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我国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3.
加强预算管理是确保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收支合法、合规,提高经费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重要手段。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以来,仍存在预算编制不够规范、透明,预算执行不严格以及监督力度不够等诸多问题,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建立和健全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分配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但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的扩大趋势。本文从当前中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出发,对受教育程度和收入分配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的分析,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当前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上,教育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并发挥作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工资收入有着很强的相关性,最后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农村小规模学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运行中可以放大的优势与不可以放大的优势、可以避免的劣势与不可以避免的劣势,我国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合理推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保证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质量的整体提升,改进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学评价,加强义务教育的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阶段校际差距远比区域之间和区域内部教育不公平更为严重。区域间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模式、重点校政策、执法不严、社会阶层分化等诸多因素造成了这种差距。因此应采取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制定统一标准、规范化办学,均衡调配师资,扶持薄弱学校等综合措施予以缓解以逐步达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通识选修课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通识选修课设置存在目标偏离、内容肤浅、课程构成比例失调现象。本文提出应该从正确的课程设置理念、课程设置思路及注重人文科学素质教育三个方面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microeconomy of a typical underdeveloped village in southwest China and the role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in the village economy. The paper begins with a brief review of relevant theories on the economics of education and the current social conditions and state of education in the village under study, and then tabulates and summarizes the income and living expenses of the villagers. Th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of income and expenses show an enormous gap, where a large proportion of the meager income earned by the villagers is “missing.” Further analysis explained the “missing” money: first, it was largely invested in compulsory and higher education; and second, an unusually high proportion of the villagers’ income was spent outside the village. These findings at least partially explain the impoverishment of the village under study (i.e., due to overinvestment in education, a skewed orientation toward external spending, and investment in education outside of the village). This structure of investment and spending siphons off the villagers’ disposable income, smothers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village, and ultimately exacerbates the impoverishment of the village under study.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的路径依赖。这种方式在高教转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各项宏观政策的确立,强制武变迁不利于高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强制性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弊端和形成此种路径依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突破高教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即实现高教制度变迁方式由强制性向诱致性或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