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王永杰 《考试周刊》2012,(11):143-144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也就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把学和思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高效学习。然而这只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只是对于所学知识进行了必要的储备,如果将这些知识长期储存而不加以利用,它们就会转入睡眠状态从而成为死知识,这就是为学而学。那么如何让所学知识一直处于激活状态为我所用呢?对于所学知识就要及时运用。  相似文献   

2.
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它也是一个人走向成才之路的一种高效能的催化剂。可以说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长久保持,他就一定能学好这门课程。因此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一切手段,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呢?  相似文献   

3.
很多同学会问这样一个问题:"该怎么学习知识点?为什么我每天学到夜里12点成绩还是一点起色都没有?在做题的时候,如果不看解析,研究题是怎么解出来的,那还能从做题中学到什么?"显然,同学们对于课本的学习还存在误区,对知识点的学习也缺乏基本的方法.其实,课本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同学们掌握相应的学科常识,目的是为在实践中借助这些常识来解决问题.如果同学们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么在实践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不知所措这就如同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很多同学反映:"只会做  相似文献   

4.
三维动画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展示设备构造和动作方面的应用有些课程需要讲述设备的构造及设备各部件的动作情况,比如电机的构造、汽车发动机的构造、机床各部分如何动作等。要想理解这些知识需要丰富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学生接受这些知识是很困难的。虽然有些知识的讲授可以借助于实物,但有时借助于实物又有很多不便之处,比如有些实物是无法拆卸和解剖的,有些实物是无法搬到课堂的,还有些内容是无法找到实物的,等等。如果借助于三维动画技术这些问题就能很容易解决了。以讲授汽车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为例,可以用3DS或AUTOCAD给发动机的每一个零件(如活…  相似文献   

5.
<正>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深刻体现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平常我们听到“每天事情太多”“每天表很多”“三天两头活动多”等,对于写教学反思这件事则草草几行字就应付了。其实,静下心来好好反思今天上的课,我们就会有不同的见解,或许昨天的错误今天可以挽救,或许今天的失误在明天就不会再次上演,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重复做好这一件事,我们就能逐渐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相似文献   

6.
前些时候,电台连续广播《岳飞传》、《杨家将》等评书节目,吸引了广大青少年。许多小学生每天积极主动地去收听,甚至废寝忘食,听得入了迷。这不禁使人们想到,小学生如果能把这种主动性用在学习功课上,那该多好;学生如果能象听广播那样热心地对待学习,那还愁学习成绩不好吗?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代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构造“直线的斜率”、“两点问的距离”等模型来求最值.在立体几何中,也可以根据题目的特征,精心构造一个相应的特殊几何模型,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的问题.下面就来谈谈在求解立体几何题中如何构造特殊几何模型求解.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与学生心理状态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如果学生处在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时,就能对学习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反之,处于消极状态时,对学习无兴趣,被动懒散,若不积极引导,就会导致学习兴趣越来越差。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  相似文献   

9.
学写作文,从根本上讲就是学生学会用书面方式自我表达、与人交流。小学生爱不爱写作文,能不能写好作文,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力到底怎样。如果学生能自觉自发地感受每天的阴晴冷暖,会观察身边的花鸟虫鱼,能真实自如地表达彼时的喜怒哀乐,对于生活,有一双敏锐的、善于发现与捕捉的眼睛,那么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根本问题。如何培养这种感受力呢,有人说这是天生的,有人天生多愁善感,会表情达意。这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经过实践证明,这种能力是可以得到训练和强化的,而且当这种训练达到一定量时,学生  相似文献   

10.
据说夸一个姑娘,最好是夸她漂亮,如果不漂亮,可以夸她有气质,如果这也没有,可以说她善良,再不济,就说你真健康。很可惜,从小到大,这些美好的形容词都与我无关。大人们见到我,无一例外都会用非常夸张的语调对我爸妈说:“你家小孩学习真好!”“学习好”是一句魔咒,飘荡在我的整个青春期。当然“学习好”不是坏事,可一个姑娘在别人眼里如果只有“学习好”这个优点,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相似文献   

11.
如果我们想肯定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是从问题的正面人手,经过严谨的推理,从理论上判断或证明.但如果要否定命题的正确性,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就足够了.因此,能够快速举出反例,对于理解数学基本概念、法则、定理、公式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十分必要的.尽管设计判断题的方法很多,但好的判断题,总是从人们思维与认识的误区着眼,从反常规人手.我们如果抓住这一关键,就可以构造出漂亮的反例迅速解答判断题.  相似文献   

12.
实际上大多数同学都有考前适度紧张。考前适度紧张是指:面临重要的考试体验到一种紧张情绪,有一种时间上的紧迫感,复习处于兴奋状态并且不易疲劳;睡眠也许不如平时那样踏实,但醒后立即觉得精力充沛;进考场之前心跳加速,拿到试卷后仍然心绪难平,但不久就能专心致志地答题;有时一想到考试便觉得很紧张,但只要进人学习状态这些紧张情绪就消失了。这些都是属于正常范围内的紧张。一些同学总认为,正常人考前是不紧张的。其实常人恰恰是考前有适当紧张的人。心理学家曾研究了对人有重要意义的各种事件,并将它们按引起紧张情绪的重要程度打一个分值…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入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当前,在教学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文章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语言学家George W.Wilkins在其《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一文中说道:“如果没有语音和语法,人们还可以传达一点点信息;但是如果没有词汇,那就什么信息也传达不了。”可见,词汇对于英语学习是多么重要。但词汇记忆对于不少学生而言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们背了又忘,忘了又背,甚是烦恼。这也给英语教师带来困惑:如何才能让学生有效地记忆单词呢?人们逐渐认识到词汇学习并不是孤立地机械记忆单词,应该把这些词汇放在一定的语境中去消化运用,单词“串记法”就在这样的语境中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梁巧琴 《考试周刊》2015,(13):68-70
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入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当前,在教学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文章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入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当前,在教学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文章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梁巧琴 《考试周刊》2015,(19):40-41
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进入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及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当前,在教学中,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文化基础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文章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8.
品德课中的历史、地理、法制等内容,常因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积淀不多等原因,使得课堂教学难以顺畅。通过充分的课前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新知识进行提前介入学习,让学生在积极的、有准备的状态下投入课堂学习,就能较好地提高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走出考试焦虑的泥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老师 :我是一所重点高中三年级的学生 ,平时学习还可以 ,但临近高考 ,我的心很乱。学校强调要注意考试技巧 ,不要紧张 ,回到家父母给吃好喝好 ,他们为了不影响我复习 ,电视不看 ,电话掐断 ,就连说话也是小声小气。这些对于我犹如大敌压境 ,有一种快要窒息的感觉 ,反而使我更感到责任重大。每每想到自己如果考不好 ,可怎么对得起父母和老师 ,就心跳加速 ,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心 ,生怕考不好 ,学习效率明显降低 ,饭也吃不香 ,觉也睡不着 ,得靠安眠药才能入睡。裴老师 ,我该如何准备应考 ,取得理想成绩呢 ?小晶同学目前的状况是属于过度…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师”杂志的一篇文章中(Ercolano1973),作者要人们注意两个正数的调和平均值及其对这两个数的算术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的关系.他说明了如何用几何方法构造出这些平均值,但是人们仍希望对这样一个平均值能有一个解释或例子.事实上,除了 a 和b 的算术平均值外,那些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其他的平均值的学生,对这些平均值的理解看来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