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美国社区学院发展战略联盟的经验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起,战略联盟这种流行于企业间的理念和做法受到美国高等教育界的广泛重视,社区学院在参与和发展战略联盟方面表现尤其活跃。在整体战略目标和发展规范指导下,社区学院与其他联盟院校进行有序的资源共享,以降低学校经营成本,提升办学质量。本文深入分析社区学院参与联盟的实践形式及其比较优势,以期对我国职业院校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丁辉  司首婧 《继续教育》2010,24(12):62-64
社区学院是美国的独创,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并且对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美国社区学院发展也曾面临过严峻的挑战。为了提高资源共享,以降低学校经营成本、化解危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社区学院进入了大规模的调整与改革时期,其中产生深刻影响的改革措施之一是建立校际联盟。美国社区学院的校际联盟模式无疑对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对接协作机制,形成战略联盟,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协同联动,有利于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本文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美国把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广泛应用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各个领域,进行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其中,社区学院利用网站发布信息、提供学习资源;社区学院联盟在完善的组织方式下,利用ICT实现合作;企业也基于网络及其他信息传播技术实现有效率的企业内培训和企业外培训;政府也开发并且应用了功能丰富的网络平台以发展职业教育和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美国社区学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非传统学生人数的剧增、高校合并的弊端以及终身学习的要求。为整合各种资源,争取有利的竞争位置,社区学院开始建立联盟合作以化解危机。其联盟的主要模式包括垂直式合作模式、水平式合作模式以及混合式合作模式,联盟合作对各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区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学院是美国高中后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美国有社区学院1470所。美国社区学院主张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应由注重知识转为注重应用能力,这种以应用能力本位的教育观点逐渐被美国职教界所普遍认同。另外,美国社区学院与当地大中型企业关系紧密,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如在基金、教研、人力和资源共享方面。美国各县市的社区学院在许多方面都积累了成功经验,走在世界高等职业教育的前列。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发展成为区域性高校战略联盟,是我国大学城得以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常州科教城(常州高职园区)形成区域化战略联盟,为联盟高校及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为我国区域性高校战略联盟积累了成功经验.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打破体制障碍是区域性高校联盟成功的关键,坚持高水平校企间全面合作,为经济建设服务是区域性高校联盟发展的推动力,完善内部机制,促进资源共享是区域性高校联盟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美国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学院治理过程中,促进社区学院基于社区需要提供教育服务。企业与社区学院开展教育合作,社会组织监督、支持社区学院发展,公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社区学院治理,美国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学院治理的机制给中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带来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的大学与TAFE学院尽管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但二者并非分立.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两者在学分转移等方面就建立起了一定合作关系.进入21世纪,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大学面对机遇和挑战,进一步加强了与TAFE学院的合作,在教学资源共享、技术推广应用、社区服务等领域积极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为保持良好的合作态势,有的大学把与TAFE学院的合作提升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0.
眼下,不少大学正积极推进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战略,一场中国大学组建战略联盟,形成“抱团发展”的热潮正在上演:1月7日,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9所高校组成的“卓越联盟”签署《卓越研究生生源合作协议》,组建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常青藤”联盟.4月8日-9日,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8所高校组成长三角高校合作联盟(简称“E8”).4月23日,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13所具有行业特色的高校成立“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